APP下载

角色伦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与调控

2020-11-19宁夏大学中卫校区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伦理辅导员

■马 亮/宁夏大学中卫校区

在高校育人目标实现过程中,辅导员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育人工作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为辅导员所承担的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功能而必然要求其有相对应的行为要求,这实际上就是辅导员社会角色的扮演。辅导员的角色伦理就是辅导员在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道德模式和行为模式。

一、辅导员的角色伦理关系与伦理期待

(一)辅导员的角色伦理关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表明,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规定的,人在社会生产活动和交换活动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本质规定性。人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和交换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又因不同的社会角色的扮演而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形成不同的角色伦理关系。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伦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辅导员与学校的伦理关系。在这一关系模式下,辅导员既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还要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中履行工作职责。第二,辅导员和学生的伦理关系。在这一关系模式下,辅导员与学生亦师亦友,为了更好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要求辅导员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以达到育人的目的。第三,辅导员与社会的伦理关系。辅导员作为公民,理应承担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同时,辅导员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大学生的重要历史使命,更应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与未来承担责任。

(二)辅导员的角色伦理期待

1、基于教师身份的教师伦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除了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还部分承担着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遵守教师伦理。教师伦理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或职业素养,和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对道德要求要远远高于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辅导员作为人民教师,必须坚守良好的师德师风,坚守道德底线。

2、基于高校管理队伍的行政伦理

高校作为行政管理单位,其职能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包括辅导员在内的行政人员的行政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遵守高校行政管理。行政伦理是协调行政人员、行政机构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伦理准则、规范系统。[2]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队伍的一员,必须认真遵守学校行政管理规定,遵守校规校纪。

3、基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伦理

社会伦理是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标示社会伦理关系及其结构状况、社会公正及其实现条件的伦理学基本概念,其外延包括整个非个人领域的伦理关系。[3]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和社会化过程中离不开辅导员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引导、生涯规划,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辅导员同时也要履行维护校园稳定和社会安定的职责。

二、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权责定位

(一)辅导员的权利

辅导员的权利界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普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另一方面指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主体的权利,这是基于辅导员教师身份,围绕教师职业提出的权利,主要包括:从事教学工作的权利、对学生进行生活引导和学业指导的权利、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权利等等。

(二)辅导员的责任

辅导员的责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责任。辅导员要树立对学校负责的大局意识,要有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观念。同时,对学生进行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教育和普及。第二,服务责任。服务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生活体验;服务学生要求辅导员要关心学生,时刻留心特殊群体学生的需要和变化,常态化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日常。第四,育人责任。辅导员归根到底还是教师,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学生向善向上。

三、辅导员的角色伦理困境

(一)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与角色扮演水平有很大关系,所谓角色距离就是在角色扮演中个人素质、能力,与他所扮演的角色规范之间的差异。辅导员角色距离主要表现在,第一,认为自己的性格不符合辅导员的职业要求,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好。第二,对辅导员职业没有职业认同感,对于喜欢还是不喜欢辅导员的工作,模糊不清。第三,对辅导员工作没有兴趣,认为辅导员工作不能发挥其最大能力等。角色距离严重影响辅导员真正投入到角色中来,使得辅导员远离了角色期待。

(二)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角色的扮演者对于角色行为的内涵和标准不清楚,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辅导员角色不清主要表现在,第一,辅导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规范模糊不清。每个辅导员所工作的学校规定不一样,辅导员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也不清楚,自己清楚的,学校不清楚,自己清楚应该做的,学校不需要做。第二,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模糊不清。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党团组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助管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工作外,同时还在做一些教务、财务、档案、工会、组织、宣传等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定辅导员的工作界限。第三,不知道辅导员到底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每个职能部门都觉得自己的工作与辅导员有联系,辅导员的任务随着服务育人部门的实际需要而变化。可以说,辅导员工作千丝万缕,头绪繁多,角色不清成为辅导员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的最大困惑。

(三)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一个人在同时扮演多个角色时造成的矛盾与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内部冲突和角色之间的冲突两种。

角色内部冲突主要变现在:第一,不同角色期待引发的角色冲突。辅导员既要履行作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又要履行作为教师的教师职责,当站在学生角度处理问题时,又会出现可能与学校规章制度相冲突的情况,从而导致学校期望和学生期望发生矛盾。第二,对“服务育人角色”的理解不同。现实情况中,学校的众多服务育人部门的工作要求不一样,当完成不同服务育人部门的不同工作要求时,就产生了辅导员对如何服务学生和为学生服务什么的不同理解。

角色间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日常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间的冲突。现实工作中,辅导员花费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日常事务处理上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叠加在一起,导致真正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严重缩水。第二,管理者和知心朋友的冲突。当辅导员以知心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打成一片处理学生问题时,必然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和解决问题。但同时又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处分条例横在辅导员和学生的这份“亲情”之间,辅导员必须秉公办事,这两种不同角色期望就会引发角色扮演的冲突。

四、辅导员的角色伦理调控

要想解决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必须进角色调控。

(一)社会调控

角色的社会调适是指优化和调整社会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改善适合辅导员角色发展的社会环境。从宏观上来讲,社会应该加强道德建设,用良好的环境、宏观的政策为辅导员缓解和消除角色冲突的因素。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讲,应逐步明确高校内部服务育人各职能部门的分工,明晰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实现辅导员权利和义务的匹配。从高校来讲,应厘清辅导员的育人职责,给予辅导员专业化以方向性引导和政策支持;同时优化辅导员职业培训机制,让辅导员在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上有上升空间。

(二)自我调控

角色自我调控主要是指个人通过职业培训和业务学习,提升角色技能,化解角色冲突的能力。从辅导员自身来讲,应该牢固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通过各类职业培训提升职业素养,在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上不断夯实自己的能力。同时,深刻认识新时代对辅导员职业要求的高标准高要求,用立德树人的总要求规范自己的职业目标,强化角色意识,使个人的角色行为水平能够真正满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伦理辅导员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