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2020-11-19赵小龙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学内容

■高 儒 赵小龙/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在聘用人才时,除了要求其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性和互动性较强,能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广大教师必须要强化教学观念转变,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当前的社会就业导向,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多所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发现在体育教学观念方面普遍落后,长期以来都是对传统体育教学观念进行沿用,对于经验的依赖性较高,同时还会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并未考量到学生今后的就业需求。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基本以田径和球类运动为主,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且陈旧的教学思想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这些都会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教学质量[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对人才进行选择时,不只注重其专业知识,同时还会对其专业素养进行考察。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必须要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岗位乃至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但就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发现教学工作基本上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并不能对其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因而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会对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二、将就业作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导向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相比于其他学科,体育学科相对特殊,其教学宗旨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简单来说就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取到基本的生存方法,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之下克服困难,对其吃苦耐劳的品质进行培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处理、客观对待,而这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2]。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将就业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导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批量的技能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更要拥有健康体魄,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不仅能够对学生身体进行锻炼,且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坚强勇敢的品质,而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地适应高强度工作量。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设置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还能够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体育人才。

(三)能够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很有帮助,尤其是将就业作为改革导向,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并引导其对自我发展价值进行探索。而愿望和理想的实现,首先就是要有健康体魄,因此,开展体育锻炼至关重要,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够对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行培养,使其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加成熟理智的处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其综合能力,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3]。

(四)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将就业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导向,也就意味着原有的教学目标、方法、模式等都要发生转变,融入相关就业因素。例如,广大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岗位用人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被灵活地应用于今后的岗位实践,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在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率。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思

在就业导向的引领之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方面,需要融入相关就业因素,与此同时,还要结合相关职业能力、岗位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在就业导向的引领之下,广大教师还要设计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使教学内容能够与职业需求、专业特点等相互契合,立足于当前的教学现状和条件,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当中,逐渐具备适应未来岗位发展的各项技能,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

(二)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1、对体育教学进行拓展与延伸

体育竞技、保健与休闲、基础理论等都是高职院校体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就业导向引导之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对教学内涵进行拓展与延伸,使教学内容能够具备职业发展特征,同时还要对教学发展空间进行拓展。通过相应内容的融入,不仅能够对原有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同时还能实现对体育教学内涵的拓展与延伸。

例如,在学习“体育保健”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在其中穿插一些有关于职业保健的内容,通过职业保健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岗位发展当中学会自我保护,对各种职业病进行针对性预防,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发展特征的相互融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而在学习“体育休闲”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尝试将休闲类、运动类教学内容穿插到教学当中,例如,瑜伽、养生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使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对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进行培养[5]。

另外,在学习“疾病预防和健康饮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根据专业特征,强化对这些内容的拓展与延伸,特别是在疾病预防和体育锻炼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今后职业岗位发展中有可能会遇到的疾病开展针对性教学,促进职业需求与教学的巧妙融合。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结合学生今后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选择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特点、职业发展等进行充分考虑,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院校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紧紧跟随就业导向的指引,强化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改革,促进教学内涵的拓展与延伸,且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符合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逐渐具备适应未来岗位发展的各项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教学内容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