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环境下7S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2020-11-19潍坊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场所校企职业院校

■王 爱/潍坊职业学院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入,今天职业院校的学生就是明天企业的员工,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尝试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做好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对学生素养的形成与企业员工的管理都是具有预见价值的。将7S管理模式应用与学生管理中,依据7S操作规程注重学生生活、学习场所等现场的清洁、整顿、清扫活动的历练,通过对学生生活与学习场所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各个执行步骤,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良好职业素养,促成安全素养和节约意识的养成,综合塑造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力。

一、7S管理模式概述

7S管理模式最初来源于日本,是企业重要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重视在现场管理中塑造员工的执行力,7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 Mety)和节约(Saie)七个方面。将7S管理模式应用与学生管理中,注重学生生活、学习场所等现场的清洁、整顿、清扫活动的历练,促成安全素养和节约意识的养成,综合塑造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实施7S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源特点,造成了职业院校生管理的复杂。由于职业院校生大多是中考的淘汰者,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不好,生活缺乏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给学生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第二,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需要实施7S管理模式,由于职业院校所设开始的专业性比较强,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实现7S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执行力,有利于帮助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养成。

将7S管理理念用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生管理水平与师生职业素养,营造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是职业院校育人的基本环境需求,企业人力资源最核心的内容为员工的基本素养,职业院校实施7S管理模式,破解管理难题,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在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实施7S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首先,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与企业7S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职业素养,通过场所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各个执行步骤,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良好职业素养。同时,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也为7S管理模式的实施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四、职业院校班级,且7S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

学生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多的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学生的家庭、兴趣爱好、联系方式以及个人学习基本情况。在学生入学时就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对学生信息进行归类汇总。成立班级后,尽快依据7S管理理论形成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管人、强调日常行为习惯,时时处处有制度约束的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

第一步,成立管理机构,学生处成立管理考核小组。第二步,展开宣传。让师生共同认识到7S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与时效性。第三步制定考核标准。第四步,构建评价体系,做好考核记录以及评优奖惩措施。以学校为例,将7S管理模式所涉及到的学习生活场景,制定相应的标准,其中教室的实施标准,包括就是桌椅的摆放,抽屉,可桌面讲着黑板,卫生与地面清洁工具,多媒体与电视,安全等细节规范操作明细。宿舍的实施标准,包括床面、鞋架、毛巾,面盆,桌凳,书籍,厕所,地面的物品摆放与清洁实施操作规范。集会活动的实施标准包括集会的队列、口令的执行等方面。实训室的实施标准包括功能室的进入与离开,着装要求的详细要求。餐厅的实施标准,包括每天早中晚的就餐时间秩序,以及卫生清洁标准。总之7S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每一方面都把检查的项目和问题,细化到考评手册中,赋予相应的分值,规定达标的得分标准,不达标的得分标准与总分的设置,以操作规范形成《学生管理7S实施细则》。

学生通过认真学习7S管理理论,明白校内的任何生活学习场所,在任何时间段都有具体的要求,班级干部结合实际情况,实施考核方案,制定班干部相应的职责要求,进行分类考核管理。在班级实行加分加分,奖惩制度。将考核划分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个方面,然后将这些分数的统计整理结果与学生评优树先结合起来。在班里评选7S管理模范标兵和星级员工。

五、7S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学年的实施,师生对7S管理模式,从不支持,并参与到实际行动中,逐步实现了初期目标,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提高实训作业效率。减少浪费,提升职业素养的效应开始出现。总的来说,虽然学生很难做到7S的最高标准,但是减少了破窗效应带来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渐渐的养成了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及早的适应了企业的管理模式。7S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对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室、图书馆,或者生活的场所宿舍、餐厅,完全依据7S管理制度,形成制度手册,形成学生管理量化手册,具体规范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的布置要求,清洁程度等,使执行规范统一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又分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7个方面。在实施的过程中,讲究循序渐进。先做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然后再进一步培养相关素养深入安全、节约、意识。7S在班级管理中的考核实施以来,学生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教室、宿舍的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学生自律成为一种习惯,班级相应的监督制度、考核制度被得到认可,检查、打分、公布、反馈等措施反映及时,不定期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反馈。从实施结果,管理效率改善明显提高。

但效果与7S标准还有差距,第一,有些教师不理解不支持,有的学生对7S管理有抵触情绪,致使在执行时不到位,应付检查。评价机制不完善,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要原因为宣传工作做得不够扎实,7S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活动相对单一,降级的学生的兴趣。此外,还缺少差别化的激励措施,管理制度没有细化,没有标准化,成为制度规范.

六、职业院校7S学生管理模式的改进

第一,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执行氛围。第二,严格考核管理,把口号管理的内容细化为本层面的日常考核,360度无死角的考核,考核要用数据说话,考核的结果与奖惩挂钩,并记入每个学生的档案。第三,要注意管理模式的实施技巧,赢得学生的积极配合。第四,校企合作模式下,要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企业的执行细化规则以及管理理念带到学生管理中,使其更好地使用企业的生活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将7S管理模式应用与学生管理中,依据7S操作规程注重学生生活、学习场所等现场的清洁、整顿、清扫活动的历练,通过对学生生活与学习场所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各个执行步骤,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良好职业素养,促成安全素养和节约意识的养成,综合塑造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力,同时,为深入校企合作,创造了管理前提和基础。下一步应该在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差别化的激励措施与管理制度方面进一步细化形成完善的标准化的制度规范,强化相应的执行力。

猜你喜欢

场所校企职业院校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