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11-19黄翠霞岷县寺沟学区舍扎小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创新能力小学生

■黄翠霞/岷县寺沟学区舍扎小学

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小学中,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跟不上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提升。语文课程作为小学中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在小学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这必然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效果。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国,语文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学习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能力和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发展的实际。在新的形势下,要有效满足农村小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教师就必须树立创新思维和理念,加强对小学生的创新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分析教学实践中新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且可行有效的教学计划,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1]。

农村小学生一旦在语文学习中形成了创新能力,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自觉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强化其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另外,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帮助他们确立科学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让更多的农村小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四有好学生。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最大任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采取各种方法来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难

(一)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思维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跨越式的变迁。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现象在一些农村学校仍然存在,以追求“学生考试高分数、高及格率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例如,在很多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满堂灌输、让学生重复抄写词语课文、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刻板的课堂提问,导致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和质疑问题的权利,这种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的提高[2]。

(二)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今天,创新教学模式已经广大农村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农村教师整体学历偏低、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闭塞、教学施舍不良、教师年龄偏大、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观念落后、信息化教学程度不够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在讲授《观潮》这一课的时候,普遍使用的模式就是让学生方法重复朗读和背诵,这对生长在北方农村却从来没有见过海潮的农村的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无疑是鼓噪无味的。也就是说,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中既无法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美景象,也难以理解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不得不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都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够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良好的自律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要真正提升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小学主要是西部欠发展地区的农村小学中,包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内的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价值,少数教师甚至还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惰性心理。另外,由于许多农村学校远离城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农村学校教师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有限。还有,农村小学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特别是到东南沿海和北上广等大城市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比较有限,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小学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最后,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晋级晋职困难、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工作生活环境不良、经济福利待遇不高等因素也会导致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教学模式的动力。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今天,尽管我国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与城市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还是基本具备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条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和设施来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除了教师自己主动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之外,广大农村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制作出非常精美的课件,课件中使用的动画和视频等新素材,必然会给农村小学生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和思想冲击,真正激发和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创设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合作和交流的环境中,更能有效和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因此,这就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创设出科学有效的情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自由地讨论,并鼓励小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自己看法和不同意见。例如,在讲授《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的时候,可依据学生性别、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组。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诸如“买木雕的夫人带着遗憾走后,少年会怎么办?”的话题,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并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要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价。可以说,这样的情景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挖掘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感情和思想。

(三)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当合理的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反思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小摄影师》这篇课文时,可以针对课文结尾内容开放性的特点,及时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的理解来发挥想象力并提出诸如“小男孩还会再回来吗”之类的问题。所以说,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紧紧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标和主题的前提下,一定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质疑发问,就能有效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农村小学,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农村小学教学的主导模式,再加上农村小学普遍缺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导致很多小学生学习语文困难重重、兴趣不高,无休止的抄写、背诵还让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课产生了厌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拓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快乐学习。例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读书汇报、野外参观、游学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学习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开展课堂活动,一定要注意选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既不能背离教学大纲,也不能过多占用教学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把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作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合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帮助农村小学生真正养成创新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创新能力小学生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