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0-11-18方惠娴赵敏敏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同伴教育立德树人思考

方惠娴 赵敏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交流的加快,思想观念也逐渐开放。青年学生面临着婚前性行为、性观念开放、意外妊娠等性与生殖健康问题,青春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了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探讨高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模式及如何更好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助力学生健康成才。

关键词:青春健康;立德树人;同伴教育;思考

青春健康教育是指幫助青年学生认识自身、性、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等知识、观念、态度以及技能获取的一种教育。青春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等带来信息交流便利,社会观念的改变,高校学生面临的婚前性行为、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一群体对性与生殖健康的方面的问题与需求与日俱增。如何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深入有效地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以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对青春期的变化,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积极的恋爱观、性道德观,实现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创新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的革新,社会思想日趋开放,大学生的传统婚恋行为、观念正发生变化。当代大学生对性行为普遍呈支持态度。有研究发现,2010至2015年,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约为17.4%,呈现增长趋势。网络与交通进步,与世界的交流更为密切,更易受到西方文化中追求自我、自由恋爱、性解放等观念的影响。一方面,青年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获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与恋爱已经不再讳莫如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信息大爆炸时代,青年人获得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多为片面的,甚至会涉及色情、犯罪,须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青春健康教育涵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性行为与决定、预防意外妊娠、人工流产、预防艾滋病与性传播疾病、远离毒品、计划未来等内容。将青春健康课程作为开展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丰富其内涵与外延、创新其方法,既能将青春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结合,又能将知识更易于转化、吸收,将青春健康教育贯穿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同伴教育实践

同伴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高校的青春健康教育多以同伴教育的形式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区别于传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以同伴教育为例,受过科学系统训练的主持人,由他们向周围同学分享、传播知识与技能,这种施教者与受教者具有多种形式的一致性,如背景、生长轨迹等,能够更容易被影响、更容易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青春健康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同伴教育的场所也是灵活的,如操场、草坪、小教室、宿舍,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施教者在开展同伴教育的同时,也是一种技能与知识的再学习,受教者也会转化为施教者,再次宣教给更多的人。

同伴教育的不足之处 同伴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教师或专业人士的监督与引导,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与知识的准确性;青年学生在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去伪存真的能力;同伴教育主持人需要有乐于分享、积极向上的性格特质,知识技能创新能力,这些需要在学习与教育时反复增强,皆离不开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将青春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融入同伴教育中。

青春健康教育个性化 性别差异导致男女学生群体在婚前性行为接受程度、传统“贞操”观念等方面差异明显。男性生理上对性的需求高于女性,心理上更为开放,更容易接受新观念,男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远高于女学生,这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精神、思想的约束、禁锢密切相关。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缺乏自主权,当面临婚前性行为、意外妊娠等问题时往往成为了苦果的承受方,常常处于弱势、被动地位。年龄的不同也带来了需求的差异。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了解人际交往、恋爱等内容,高年级的学生在性行为与决定、避孕、人工流产等方面有需求。单身与非单身群体的需求又存在差异。因此,青春健康教育当依据受众的性别、年龄、阅历等做出适应性调整。

青春健康教育知识迭代 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渴求心理,4G、5G网络的普及,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学习青春健康知识,掌握青春健康技能。传统的院校课程教育依旧是青春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大学生最为信任、最为专业、最为科学的知识渠道。青春健康教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的知识性内容也不断的更新,这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保证同伴教育主持人、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接受科学而系统的培训,长期持续的学习,定期考核,避免学生单方面的分享带来的断层现象,也避免学生思维脱离教学思政方向。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学生普遍存在性与生殖健康问题。高校应当以保护和促进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为目标,以德育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以开放的态度,科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性与生殖健康,从多途径、多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更为适用的青春健康知识,服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倪婷婷.再论五四文学中性爱意识的局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猜你喜欢

同伴教育立德树人思考
国外高校图书馆同伴教育的进展研究
基于同伴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试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的运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园心理剧在高中异性交往教育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