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行为矫正中的数据化管理

2020-11-18吕斌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吕斌

【摘 要】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收集学生校内外行为的大数据,挖掘这些行为数据在管理、教学中的实际价值,通过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来辅助学校管理,寻找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管控学生日常行为,提前进行问题学生的心理干预和辅导,随时和学生的家长沟通,可以将一切问题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关键词】学生行为;矫正与预防;数据化管理

一、学生日常行为方面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的日常行为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去做有着重要的意義,因为《规范》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学生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找准目标,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其实就是走好人生第一步。因此,如何使《规范》要求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不需要任何人的约束都可以自主地完成,这是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日常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目的在于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规范》的正式颁布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有利于改善当前中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在改革开放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中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学会如何生活。《规范》中共五个方面四十条,体现了对中学生在道德品质与日常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按照由自我到他人,由学校到家庭、社会生活的顺序排列。

二、学生不良行为方面

(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过错行为指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如调皮捣蛋、恶作剧、作业和考试舞弊等。不良品德行为指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违反道德准则的,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家庭方面:独生子女居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溺爱现象和放任不管现象比较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占比较多,家长对学生的关心较少。家长很难与学生交流到一起,没有共同的语言,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以及父母的爱,故家庭教育缺失比较严重。

学校方面: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家长都是将教育孩子的重要任务放到了学校,而目前的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大班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班级的教师不能很好地管控好每个学生,不能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不能及时地处理学生的一些事情,也不能替代学生家长的角色,故而学校教育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社会方面: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直接导致了各种利益关系的纵横分割。社会负面现象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健康,使得他们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往往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同时,互联网对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也极富诱惑力,但网络信息中常常夹带一些低俗、有害及不良信息,使得很多青少年思想出现偏差产生一些不符合年龄的想法,以致误入歧途。

在主观方面,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往往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另外,学生“拿来主义”的时候多,不对他人观点进行很好的思想处理及消化就拿来为己所用。部分学生平时遇到了任何困难,不会第一时间想如何去积极地面对,想办法去处理,而是常常想如何去逃避,不被人发现或者不负任何的责任,像这样消极对待问题会使学生情绪消极,道德意志薄弱,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产生性格上的缺陷,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

(三)学生不良行为矫正与预防

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有可能学生在形成不良行为的时候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所以,教师在平时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对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做好登记,用数据来说服学生,让事实来引导学生,从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要想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分类,细化每一个项目。其次,对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行为习惯登记册,将学生好的和不好的行为进行登记。最后,每次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不断提醒、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个良好的认识。如果学生自己都能很好地判断哪些行为良好,哪些不良好,那么学生就不需要教师的提醒以及家长的监督,这对其以后的人生道路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是个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内心自我强化。虽说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不得不做这样的事情,这是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考虑。

三、建立学生行为数据

学校对每一位学生应该建立一个细化的行为管理明细表,通过登记学生行为的次数或转化为相应的分数来考核,有依据地了解学生的状态,分析其在哪些方面出现了不良的行为,从而做出正确的引导。我校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登记了解,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细化分类,设计了一个量化考核明细表,建立了一个学生德育考核网站系统,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家长都可以登陆进去查询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方面的记录。

以大足一中学生行为规范一日常规:

一、按时起床,叠好衣被,整好内务。

二、早操:集合做到快、静、齐;听从指挥,排面整齐,注意安全;早操结束要立即回教室开始早读,不在教室外面逗留嬉闹。

三、早自习:要按照老师指定的内容读书;要大声诵读,读清句子,读准字音。

四、上课和下课:准备好学习用品,擦净黑板和讲桌;预备铃声响前,即入教室;老师进教室上课,班长喊口令,同学们向老师起立致意;因故迟到,待老师示意后方能进入教室;专心听课,做好笔记;老师指名提问时,应立即起立,认真回答;坐姿正确;教室内冬天不戴口罩、手套。夏天不穿背心、短裤头、拖鞋;上体育课不得穿皮鞋和高跟鞋;冬天不戴围巾,不穿大衣;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全班同学应随班长口令,立即起立致敬,等老师走出教室,或经老师许可后,方能离开教室。

五、午休:按时进行休息,不做其他事情。

六、课外活动:踊跃参加文体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参加大扫除和各项公益活动。

七、自习:保持教室安静;先复习,后做作业;认真钻研,独立思考;采用书面形式向其他同学讨教。

八、就寝:洗漱后按时就寝;衣物整齐摆放;不得影响他人休息。

九、就餐:排队就餐;不浪费粮食。

十、课间: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教室外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打闹、追逐;值日生履行职责,开窗透气,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认真做好课间操。

十一、入厕:保持厕所的整潔卫生。

十二、校内:遇到老师向老师问好,并给老师让路;不攀肩走路,不追逐打闹和吹口哨;老师召唤时听吩咐。进老师办公室,敲门允许后方可进入,离开时,注意告别致礼;要爱护花草树木及一切公物,起风或离开时,要自觉关好门窗或挂好风钩;节约水电;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见到垃圾要捡起,扔进垃圾箱;穿着整洁大方;不化妆,不佩戴手饰。

四、利用统计数据矫正学生的行为

教师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分类并做好要求,再用实际的数据进行量化,最后提醒、督促学生,利用好数据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哪些方面需要矫正自己的行为。矫正学生的行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消除其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强化学生与旧习惯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尊重学生差异,运用教育机制来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伟.专门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及矫正[J].贵州教育,2019(19).

[2]董道红.班级数据化管理灵活又高效[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