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探讨
2020-11-18刘学超
◆摘 要:我国是有着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教育事业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进行传承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是以初中教育这个黄金时期所达到的效果最为显著。所以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讲究授课的方式方法,进而使初中生可以更好的继承和进一步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我國的传统文化一向以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著称。而这些优秀的文化知识精髓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中不可多得的无形财富。所以,在初中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强化传统文化与教学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最大化融合,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义的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才能达到传统文化的一直被传承下去的教学目的。传承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从而使学生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积极地去担负起主动传承的责任。
一、在当下的初中语文传承传统文化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老师过于在乎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应试化教学形式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这种教育的理念之下,使得初中教师在初中教育中一直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并不自觉的把考试作为教学的首选目标。进行语文教学时绝对大部分任课教师只是单纯的教授考试的必考内容和教学的固定内容,却忽视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对初中生学习和引导的作用,致使初中生对在语文学习中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十分薄弱,他们对于初中的语文学习中的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学习并不重视。
2.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因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观念的影响,使得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大多都是单一化的一成不变。许多的任课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学时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把自己的教学地位在课堂中凌驾于学生之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时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探究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和发掘。而在这种学生主体地位长期得不到充分体现的教学方式中,只会使初中生在语文传承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机械”状态。
3.对于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学习过于局限,课堂学习氛围沉闷
严谨,求实一直是我国教学的首要宗旨。但是科学的严谨作风并不代表着一定是沉闷和枯燥。然而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育事业中,许多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过于的注重和依赖于教材,使得学生学习的范围被迫的局限于书本,局限于课堂。而正是这种过于局限化的学习模式造成了大多数的初中语文课堂都形成了一种压抑且沉闷的学习氛围。长此以往只会使初中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只是学其表面却并不得其精髓。
二、在现今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的策略研究
1.以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来源树立学生的价值观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们一直有着不可取代的指导性意义。在初中启迪的关键时期,语文老师更要通过合理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的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儒家的思想即使过了几千年依旧为人们所称赞,在学习《论语》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对“三人行,必有我师”又或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千古佳句进行死记硬背式的掌握并不会真正意义的做到对其的传承。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这些名句背后故事的导读讲解,进而使初中生在这些传统文化中体会到其优秀的传统美德,并潜移默化的在日常中以此来对自己进行规划和要求,进而真正的做到把传统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营造和谐高效的教学课堂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保证。在新教育的理念之下,初中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在学习时的学习兴趣,从而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不断的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陋室铭》的相关文章之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图片动画的补充教学。比如文中提及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但如果只以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他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真实意义,这时就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生涩难懂的文化知识周围填充生动有趣的图片,从而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把难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接受,从而在初中的语文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中形成一种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氛围。
3.通过设立“中国古典名著阅读日”来丰富学生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
在我国众多优秀的古典名著之中都蕴含着十分重要的有关立德树人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老师可以通过丰富学生文化的储备作为前提来进行“中国古典名著阅读日”的设立。
例如,在语文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日的设立老师可以在空闲的时间增加学生对于课外文化的积累。老师在活动日应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的选择权,让他们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名著的选取,并在课堂鼓励学生对书中所包含文化进行大胆的介绍和为提供他们相互交流想法的机会。以此来丰富初中生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进而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加深初中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结束语
简而言之,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所以,在新教育环境的背景下,任课教师必须以迎合新教育观念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进而使得初中生在学习传统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核心素养,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发扬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余永元.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2018.
[2]边艳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J].2018.
作者简介
刘学超(1976.01—),女,汉族,宁夏永宁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从教22年,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在有效作业探究,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培养上多下功夫,所带学生参加征文比赛,语文能力竞赛先后有多次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