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SPOC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探索
2020-11-18徐振邦黄玮
徐振邦 黄玮
◆摘 要:SPOC是指小规模限制型在线课程,它实现了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降低了学习难度。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学、辅学功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构建教学资源,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SPOC;资源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形态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近几年来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课程蓬勃发展。MOOC也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一种课程资源,而SPOC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类课程的受众人数有限制,主要是采用将线上课程与网下教学融合的课程模式。
SPOC可以看作是MOOC用作课堂教学的补充,MOOC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着选修人数众多,不利于管理;学生注册率高,完成度低等问题。而采用小规模限制性课程SPOC可以更有效的针对在校专业学生,有机融合线上资源与线下课程,注重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达到增强学习掌握程度,提升课程通过率的目的。研究表明,利用SPOC可有效开展混合学习,课程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开展教学;通过充分的教学设计建设课程,搭建教学平台,可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提升学习效果。
为了顺利实施SPOC课程教学,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建设完备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因此本论文以微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SPOC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为例,探索面向SPOC的教学资源制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需要如何进行设计和开发,通过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引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分析
我们以微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为例。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学校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规定,《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版图技术》和《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是微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习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起到支撑作用。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到的概念较为抽象,不直观,所以传统教学中采用的单向输入模式效果不太理想,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接受情况不佳。所以需要借助SP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要与产业岗位对接,能够充分体现职业性,互动性和实践性。资源的编排上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分层认知规律和课程的自身特点,将课程资源融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利用SPOC课程平台起到预习指导,过程辅助和复习帮助的作用。
2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原则
面向SPOC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还可以实现线下实体课堂面对面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为了有效展现课程教学内容,一定要明确SPOC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思路,明确建设原则。
2.1课程资源类型丰富
在課程教学中,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等都各不相同,如果只是采用课堂实录或者PPT课件这类传统的媒体形式制作课程资源,会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当充分考虑资源的多样化,对照选用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结构,结合课程内容,根据整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将课程资源的类型进行划分,如图1所示。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目的,配套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前发布课程信息,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开发,制作对应的微视频,多媒体课件,动画模拟,虚拟仿真,实操演示等资源实现课前和课后的线上自主学习;安排讨论话题,头脑风暴任务的练习资源,辅助课中的线下教学,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对课堂的一些学生演示,发言进行录音录像,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资源;鼓励学生积极总结,开拓思维,让学生以学习笔记,思维导图,项目报告等方式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即可以将优秀的学习产出作为同级同学学习的资源,也可作为后期学生学习的参考;明确课程评价标准,根据知识点设置习题,并汇总形成习题库,组成课堂练习,线上测验等,并设置试卷库,对每个单元每个项目乃至整门课程的习题进行汇总,随机组成试卷,作为学生教学评价的重要考核依据。
教学资源的设置一定是与教学设计相适应,能够配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有效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建立起完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
2.2自学资源内容精细
SPOC课程的教学资源设计应该是能够完美结合线上教学和实体课堂教学。在设置课程资源内容时,要严格依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课程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有些内容偏理论,有些内容偏实践,有些内容是学习了解为主,有些内容需要深入掌握,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会对教学资源建设时选取的形式产生影响。主要用于课前和课后两个阶段的线上资源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内化。而用于课中、辅助线下教学的资源应该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主要用于自学的课程资源,在内容上既要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还要适用信息化教学所需求,内容发精准,体量要小,便于开展泛在学习。所以开发视频资源时,将课程内容进行细致划分,每个视频只针对1个知识点,目标是通过视频观看可以基本理解该知识点,考虑到学生视频学习时的注意力集中时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所以知识点视频都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5分钟左右的时长为好。有些老师在视频制作时会担心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重点,难点全部阐述清楚,但是考虑到这里是制作的SPOC课程资源,需要配合线下教学,所以视频中只需要基本讲解即可,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学习中常见疑问的解答等都可以放在线下实现有针对性的突破。所以课程知识点的划分一定要细,但是在讲解安排上又不需要过于细致。
而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平台的功能,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不能拖拽进度条”等限定条件,还可以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加入互动问题,任务等,督促学生學习注意力的集中。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视频展现形式,可以是录屏讲解,可以是实操演示,可以是仿真说明,可以是动画展现,还可以配合真人出镜吸引学生。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学情等对于课程资源的内容进行精细的设计。
2.3互动资源形式多样
在本文前面提到了资源的形式的多样性,其中就包括了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的互动资源及学生产出资源等。在运用SPOC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资源与实际教学脱离的这种情况,资源的设置和安排上一定要充分考虑教学的整体设计,结合课程活动实施。
教师需要去熟悉和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一般的网络平台都提供丰富的教学功能,包括课程信息发布、主题讨论、平台交流、随堂测验,课后练习,考试以及学习数据统计等。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视频、PPT课件等相关材料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之后,要充分利用上述功能引导学生学习。例如通过课程公告,信息发布强调学习任务安排进度,明确作业截止时间等,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网页端或移动端收到通知后即可完成平台上所布置的任务,方便快捷。
教师通过设置好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深度思考,实现思维拓展。并且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减轻当面交流的紧张,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还可以扩展学生间的交流,不仅局限于同宿舍,同班同学间的思想碰撞,可以开展不同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以“专业”为纽带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专业相关的问题研讨、情景模拟和讨论交流。
2.4评价资源方式多元
利用SP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综合评价包括平时教学实施中的过程考核,以及项目完成后或者是学期末的期末总结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课堂练习情况,作业测验情况,学习产出情况等等。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平台附带的数据统计功能,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过程数据的采集,同时也有利于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可以在线下教学时更加突出对重点知识,难点问题的解决。而且学生也可以利用平台统计,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掌握自身学习评价,也知晓其它同学的学习状态,从而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因此每个单元,模块,项目都需要安排相应的测试练习,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设置课堂测验配合线下课程教学,而且要通过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学习产出,包括学习笔记,思维导图,项目作品等都可以作为评价考核的一部分,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资源,不仅能考查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等专业能力,也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总结,团队协作,查阅资料等非专业能力。这些都为后续进行课程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3小结
SPOC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是一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建设课程资源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将“教学准备”“混合教学”“教学评价”融为一体。借助教学资源,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当然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在借助SP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及时的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优化,只有不断的应用,总结,改进,才能获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将资源真正的应用于教学,有效的为教学服务,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永林.SPOC:MOOC与校园课程的深度融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14-18
[2]陈然.SPOC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学习新模式[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04):44-48.
[3]亢利平.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设计原则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93-96.
[4]张怀南.高职院校校本SPOC课程资源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9-33.
[5]李静.后慕课时期“SPOC”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可能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6(03):82-8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2016SJB880070)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微电子技术教学团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