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形象
2020-11-18王鑫月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著作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作品。该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可以堪称是菲茨杰拉德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在美国的历史文化,乃至文学领域中都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作者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创作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盖茨比以及来自于三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形象。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三位女性都是不完美的,来自于上流社会的黛西,拥有着优雅的外表却自私冷酷,出生在中层社会的乔丹,独立却缺乏诚信,而处于下层社会的梅特尔始终想要依赖于男性挤入上流社会,庸俗且浅薄。这些鲜明人物的刻画,无一不凸显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本文将着重阐述小说主人公“黛西”这一女性形象的变化,深入挖掘其形象形成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父权主义;黛西
作者简介:王鑫月(1995-),女,汉族,吉林省通化市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02
一.引言
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创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对于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该部著作曾被评价为二十世纪可以和《尤里西斯》媲美的文学作品。同时菲茨杰拉德也被神圣地称之为“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对海明威等伟大作家的作品创作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美国各个阶层的人物,主要围绕盖茨比和黛西两大主人公的爱情线展开,实则揭露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这一佳作的成功不单单是其语言的优美细腻,以及其独特的暗喻手法,更是因为菲茨杰拉德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暗示着美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社会风貌,给予人启发。小说中对声音的描写是一大亮点,例如,“她开始用她那低低,令人激动的声音向我提问题。这是那种叫人倾耳倾听的声音,仿佛每句话都是永远不会重新演奏的一组音符。”(菲茨杰拉德,2013,p.15)单单一个声音描写就足以看出菲茨杰拉德辞藻的华丽和丰富的想象力。从2000年以来,国内对于这部著作的关注热度持续上升,诸多学者针对这部作品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话题不断增多,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其中对书中人物形象的解读是一大热点话题。学者们从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批判逐渐走向客观,想法也不再单一化。陈雷(2002)认为书中所有的主人公都是一种“想象中的浪漫”,而这种浪漫是始终和金钱和成功联系在一起的。张勤(2003)认为小说中三位女性价值观的形成并非本性,而是与时代的精神以及道德的氛围一脉相承的。不难看出,学者们对书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有一定的转变。本文也将围绕“黛西”这一典型女性角色,深入剖析其女性形象以及形成该种形象背后的原因。
二.黛西的人物形象分析
1. 纯真而美丽的黛西
“黛西”名为“雏菊”,以白色花为主,因其纯白的色彩,被予之以天真烂漫之意。而作者将这样一个如此纯洁的名字赋予故事中的主人公,无疑不引发读者深思。究竟是什么能让一个如此纯真美好的女子最终变得世俗冷漠才是小说最想传递的思想。黛西出身上流社会,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小姐。所以她身上与之俱来的高贵气质是很多人都无法替代的。就连她的朋友“乔丹”也羡慕她的生活,曾直言说黛西是她最为崇拜和羡慕的女孩。小说中乔丹是一个独立且高傲的女孩,这就足以看出,黛西身上一定有难得的品质。她有着天使的容貌,迷人的声音和热情的内心。书中将她描绘成“她的脸庞忧郁而美丽,脸上有明媚的神采,有两只明媚的眼睛,有张明媚而热情的嘴,但是她声音里有一种激动人心的特质,那是为她倾倒过的男人都觉得难以忘怀的。”(菲茨杰拉德,2013,p.15)该是怎样一个美丽的女子让作者连续用了三个“明媚”来形容她。她总是穿着白色的衣服,开着白色的跑车,舞会中的她永远都是焦点,让无数男性为她倾倒。她谈吐优雅且温情,即使面对老公的背叛也没有说过辱骂的话,对待自己的 朋友和远亲都是温和的。另外,她做慈善活动,待人得体,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也可以看出她善良温柔的一面。
2. 冷漠而世俗的黛西
当物质需求和精神世界需要同时做出选择时,黛西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最终将自己最为珍贵的纯洁和热情作为了代价。原本那颗炽热的内心在现实之下变得不复存在,使其变得冷漠而自私。她凭借着美丽的外貌和较好的家世赢得了众多男性的芳心,其中也包括盖茨比的爱。书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这个后来爱财如命,自私世俗的女人其实也是拥有过爱情的。但是这种爱情在残酷的现实中不堪一击,以至于面对汤姆的不忠和背叛,她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即使她渴望爱情,害怕寂寞,但是这都不足以让她放弃优越的生活。最终导致她婚后的生活是空虚无聊的。每天重复做的事情只有參加宴会和吃喝玩乐,甚至将和别人斗嘴作为乐趣,生活没有一丝色彩,这是她选择物质的代价。再次出现的盖茨比已然不是当初的那个穷小子,而是赫赫有名的上层人士。于盖茨比而言,黛西是她梦想中完美女性的化身,纯洁而美好,具有一切女性身上的美好品质。黛西是盖茨比追求的美好的梦,以至于让他奋力步入上层社会之后仍旧对她痴迷,一心想要再次追求她。但早已嫁为人妇的黛西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女孩。这也就注定着她与盖茨比的再次相遇不会是美好的结局。此时的黛西更加看重的是如今的盖茨比拥有的物质生活,盖茨比让她看到的世界是她以往没有体会到过的生活,尽管她现在已经衣食无忧。与其说她对盖茨比存有感情,不如说是金钱和财富让她重新燃起了爱火。黛西酒后驾车撞死汤姆情人之后,盖茨比还在为黛西考虑,甚至想要为她承担一切罪名,而此时的黛西却在谋划着怎样将罪责嫁祸于盖茨比。当危险降临,她毫不犹豫地抛弃了盖茨比,甚至冷漠到连盖茨比的葬礼都没有出现。这无疑不体现出再美好纯真的人也可能在现实的残酷中迷失最初的自我。
三.黛西悲剧人生的原因
1. 父权主义的压制
小说中有乔丹向尼克回忆婚前黛西生活状态的桥段。当时的她也曾为了自己的爱情努力过。盖茨比参军在即,就在黛西准备为她送行时,却被家人无情的阻拦。黛西为了这件事和家人闹矛盾。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少年时期的黛西是纯洁可爱的,她也会为了自己的爱情而争取和努力。但是年少时期的她和盖茨比的这段感情在当时父权至上的社会中是不足为题的,这种父权的压迫犹如枷锁一般将她牢牢地锁住,以至于她没有自己选择幸福的权力。另外,当时盖茨比的身份与黛西相差较为悬殊,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这种将金钱和地位作为衡量女性幸福标准的观念,使得黛西原本那颗最为纯洁的内心消失了,同时也打破了她对爱情最美好的向往。
婚后的黛西成為了衣食无忧的夫人。但是她的婚姻并没有将她从父权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越发恶劣的男权使她的命运更加悲惨。尽管她物质上的生活得到了满足,但是精神上她犹如躯壳一般,空虚寂寞。每天重复做着同样的事,就连斗嘴都被她当成了难得的乐趣,足以看出这种生活为她带来的无尽空虚感。另外,她的丈夫汤姆可以说得上是换了角色的父权主义,这种男性地位的不可逾越是造成婚后黛西生活悲剧的主要原因。他对生活中的黛西处处限制,尤其当他得知黛西要和尼克前往盖茨比家中时心生不满,严肃地告诉她说女人不应该到处乱跑。而后来得知盖茨比和黛西旧情复燃之后斥责她对婚姻和家庭不忠。但实则汤姆就是一个对婚姻不忠的人。无论作为丈夫还是父亲,他都是一个不合格的人。他需要这样的家庭向外人展示他有着和睦的婚姻和幸福的生活。尽管自己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却还处处压制着自己的妻子,从而来凸显出自己的男性绝对地位。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虽然黛西也曾想摆脱束缚,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但是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之下,她还是向物质生活妥协了。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和环境之下。追求精神生活和纯洁的美好已经不是这个时期的主流思想。年轻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是迷茫的,是迷失的。他们无法正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每天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认为拥有了物质就是拥有了一切。黛西在面对盖茨比的离开之后越发的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从而随波逐流,与当下的女性价值观相迎合,抛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转向追求财富和虚荣的生活,这也是造成黛西悲剧生活的重要因素。
四.黛西形象背后的现实启示
张勤(2003) 将黛西这个人物称之为“被哀怨的喇叭吹落在舞池里的玫瑰花瓣”。黛西这个人物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实质她自始至终缺失的都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世界。书中其实有很多细节显示出了她在现实中挣扎过,也为了自己的自由努力。她其实也想要属于自己的一份纯真的爱情。嫁给汤姆之后的她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而是在当时金钱至上的时代背景之下的表面风光。她其实是将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了物质世界上,但是带给她的只是无尽的空虚和寂寞。正如张勤对于黛西的形容,她本是一朵娇美惹人怜爱的玫瑰花瓣,却在奢靡的物质世界逐渐变得堕落和不堪。最终在伤害别人的同时再也看不到自己曾经的美丽。处于新时期人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任何人在生活的历练中都有可能面临着和黛西同样的选择,物质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世界亦不能缺失,要始终保持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不要让欲望迷失自己的方向的。
五.结论
本篇文章以女性形象作为切入点,深入的分析了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经典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角色,对其由最初的纯真到后来的冷漠世俗的形象做了剖析,并阐述了其形象背后形成的原因。在这基础之上也有了一些感悟。外表的美丽并不是永久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褪色,而精神上的满足会是每个人人生当中巨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陈雷.(2002),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一种解读[J]. 国外文学(2):90-93.
[2]菲茨杰拉德.(2013),《了不起的盖茨比》[M]. 巫宁坤,译。中国宇航出版社.
[3]张勤.(2003),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人物透视“爵士时代”女性价值观[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4):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