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体创新与民族文学

2020-11-18柴玉炜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叶芝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叶芝曾被托马斯·艾略特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更肯定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但是他首先是一位有着浓厚的民族情感的爱尔兰诗人。他力推“文学民族化”,认为只有以爱尔兰为题材,才能写出与英国文学不同的民族文学来。本文通过对叶芝不同时期的十四行诗分析,从诗歌韵律的混用,诗节的糅合,诗篇的伸缩等,揭示出其新鲜、大胆、独特的文体特征。

关键词:叶芝;十四行诗;创新诗体;民族文学

作者简介:柴玉炜(1985.4-),女,河南焦作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02

一、导言

叶芝曾自称有三大兴趣,一是民族主义,二是文字形式,三是哲学思想。这些兴趣伴随他一生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1888年,叶芝曾说过:“比较伟大的诗人视一切都与民族生活相关联,……诗人只能用戴着‘他的民族手套的手伸向宇宙。”(约瑟天·斯本斯,1993,36) 1889年,他重申:“爱尔兰是爱尔兰人的真正题材。没有文学就没有伟大的民族……”(同上,37)。

诗歌创作中,叶芝对各种诗体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青睐于十四行诗与歌谣体。这两种诗体始终伴随着他的创作,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叶芝的十四行诗创作,主要遵循两个种模板:一是彼得拉克体十四行诗(下文简称彼体)八行加六行,韵律为abba abba + cde cde;二是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下文简称莎体)三个四行诗加一个双行韵,韵律为abab cdcd efef gg. 或许是有意想要摆脱英国文学在爱尔兰的主导地位,叶芝早期对十四行诗的尝试主要是仿效彼体。他认为无论在主题还是在诗歌形式上都要体现出其爱尔兰性,所以他的诗歌风格上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大胆创新。

在1901年给威廉·夏普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跟你相比,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在我的背后有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民族……就好比我正骑着一匹野马,如果手脚配合不好,就会被甩下来。”(Kelly, 1994, 125)对于叶芝来说,他的手就好比诗歌中所蕴含的爱尔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社会现实,而他的脚就好比他的诗歌形式,要想表现这个民族的激情和活力,驾驭诗歌这匹野马,就一定要把爱尔兰题材融入到诗歌创作中,敢于在风格上进行大胆创新。通过毕生的艺术实践,叶芝刷新了民族的身份,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评语所说的一样,“他那永远富有灵感的诗歌,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二、诗体的糅合

叶芝早期的十四行诗创作,很难摆脱传统的影子,习惯了莎体和彼体诗歌形式的他,最初的尝试是将这些舞步重新整合。《记忆》(1886)是叶芝发表的第一首十四行诗。这首诗歌在诗节和韵律上都是彼体。但诗歌中,诗人三次用到“记着你……记着你……记着你……”将前十二行诗分成了不均匀的三部分1-4-7;诗歌的最后两行,语法上时态由现在向过去的转变,使其作为第四部分独立于前十二行之外,从诗歌的深层结构上看,这首诗歌具有了莎体四部分的特征。也就是说,虽然这首诗歌外表是设体,内部结构由三个“记着你”诗节和一个双行体组成的莎体。诗人巧妙地给莎体诗歌的思维蒙上了彼体结构的纱。这首早期创作的诗歌,题材与爱尔兰无关,形式上也未摆脱对欧洲传统文学的模仿,仿佛带着枷锁在跳舞,远不够自由。

1911年,叶芝创作了另外一首诗歌《在艾贝剧院》,一首真正以爱尔兰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叶芝一直希望用戏剧的形式教育普通群众,希望剧院能给那些像他一样丧失了盖尔语的人提供一种民族语言,激发起人民的民族精神。1905年,在朋友的资助下,爱尔兰第一家民族剧院,艾贝剧院正式成立,并由叶芝任经理和舞台总监。但他对剧院事务的管理并不顺利。《在艾贝剧院》就是他抱怨管理阿贝剧院琐事的一首诗。诗歌的外部结构:长度和韵律都是标准的莎体,但是内部结构却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相去甚远。从内容上说,整首诗歌的五句话可以分为五部分——1,6,3,2,2。第一句话(第1行)诗人以一句顿呼开始,“亲爱的克瑞伊文·伊文,请来调查我们的案件”[1]呼喊中带有诗人无尽的烦恼与无奈。第二部分(第2-7行)诗人抱怨了观众的善变,戏剧风格的变化永远无法迎合它们的味。第三部分(第8-10行)又回到海德这边“你曾经娇惯他们,用书本喂养他们,且对他们深知入骨;请传授给我们——我们将保守秘密一种新的讨好的诀窍”(傅浩译)。接下来一个反问是第四部分,在这部分中,观众被比喻成脂神站中像海浪一样千变万化的海神普洛透斯,诗人渴望找到可以约束它们的笼斗。诗人略带讽刺的风格使整首诗及其通俗,仿佛诗人在面对面向海德申诉烦恼和忧愁,叶芝的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他已经可以娴熟地将莎体的诗歌形式用于爱尔兰文学了。

三、诗体的减缩

在叶芝笔下,无论是彼体还是莎体的十四行诗,都经常被减缩为三诗节,十二行,并且这十二行经常是抛物线结构:上升,高潮,下降。小泉八云引用的一封信中,叶芝讲到:“我喜欢选择诗体上稍短但思想上完整的诗歌形式。”(Kelly,John,1994,101) 叶芝的这类诗歌很多,下文选择的几首都与毛德·冈相关。毛德·冈是叶芝身旁最重要的一位女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德·冈成就了叶芝及他的爱情诗。

《当你老了》是叶芝从法国作家比埃尔·德·龙沙的“Quand vous serez bien vieille”翻译来的。翻译时,叶芝对這首诗歌再加工,将原来的彼体十四行诗减缩成了三抱韵诗节(abba cddc effe)的十二行诗:三个莎体诗节加一个彼体抱韵诗节。沙龙的十四行诗,人称不一致,起初的八行以“你”为主语,但是在六行诗的开端,却插入了第一人称:“冥府里,我将是一缕无尸的幽魂/在桃金娘的荫影下,获得安眠”(雪泥译)。在诗歌的结尾,又回到了第二人称“你”。第一人称说话者的插入打断了这首诗歌整体上的统一。在翻译的时候,叶芝删掉了第一人称说话者的干扰,整首诗歌以第二人称一气呵成。叶芝的改编保护了诗歌语气的统一,巧妙的将沙龙诗中的说话者,以第三人称“一个人”隐含在了第二诗节,把“你”和“说话者”统一了起来,并以“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袁可嘉译)将这首诗的感情推上顶峰。这首写给毛德·冈的爱情诗,感情深刻,思想深邃,唱出了爱的真谛。

叶芝的一生都在尝试使用不同的韵律和诗节写十二行诗。1892年发表的《爱情的悲哀》是叶芝的第一首莎体十二行诗。这首写给他爱人的诗在韵律上模仿了莎体的前三节。叶芝对毛德·冈无望的爱,使他备受折磨,毛德·冈对他的不解,是他痛苦的根源,痛定思痛,他只能将这些情感寄托在自己的作品中,于是成就了他的诗歌。

《没有第二个特洛伊》是叶芝在《爱情的悲哀》之后对莎体十二行诗节的又一试验。虽然这首诗由三个莎体的四行诗节组成(abab cdcd efef),但与《爱情的悲哀》和《当你老了》不同,这首诗歌被四个问号分成了逻辑上合理的四部分而且这四部分正好可以与莎体十四行诗的四部分相呼应。第一个问题可以看成莎体第一诗节,表达了诗人对毛德·冈行为的不快;第二个问题与莎体第二个诗节相呼应,描述了诗人心目中她气质的高贵;第三个问题相当于莎体第三诗节,一行中几个疑问词的并置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她本性不应如此,是社会改变了她?最后一个问题发挥了莎体双行韵的作用,虽然在第三个问题中还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想要为他所爱的人开脱,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不满溢于言表,没有第二个特洛伊让你颠覆。虽然这首诗歌的内部结构更类似于莎体的十四行诗,叶芝为了避免完全模仿,对莎体在外部结构上进行了改造。四个问题与莎士比亞诗的四部分遥相呼应,但是句型不同,诗节长度也不同,他的爱尔兰女主角的选择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具有爱尔兰性。他的爱恨交织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内心的纠结和矛盾得到了升华。

四、诗体的扩展

1919年,他创作了另外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第二次降临》,一首揉入了他信仰和哲学的扩展十四行诗。叶芝一生都在追求建立超乎诗之上的信仰体系,这首诗是叶芝诗歌、民族主义、信仰和哲学的结合。

《高谈》是另外一首被叶芝扩展的十四行诗。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是叶芝的最后一首十四行诗。诗歌被分为八行和六行两部分,这首诗形式上的不规则体现在:通篇压双行韵(aa bb cc dd eeg)开且除了第6,7,14行,每行都有15个音节,任诗行上得到了扩展。在形式上大胆的创新宣告了欧洲传统十四行诗体在叶芝笔下的倒塌。诗中他的祖父代表了文学上的彼得拉克和莎士比亚,它们“20英尺的高跷”代表了两者的十四行诗体,“高跷”被偷代表了无数诗人对他们诗体的模仿,叶芝不想纯粹地模仿欧洲,他要创立爱尔兰的民族文学,于是他重新做了自己“15英尺的高跷”,一种适应爱尔兰主题的新的写作风格。他“踩”着它自创的“高跷”走向了他心中的爱尔兰。

五、结语

叶芝认为如果他们有一种民族文学,就可以使爱尔兰在记忆中变得美丽。他力推“文学民族化”,认为只有以爱尔兰为题材,才能写出与英国文学不同的民族文学来。叶芝找到了他的创作方向:内容上,他选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典故和影射来表现他的爱尔兰主题;形式上,他对传统的十四行诗风格进行了大胆创新,诗篇增减,诗节杂合,诗行延伸,韵律混用。叶芝带着明显的目的,爱尔兰主题的选用便他的诗歌至少读起来具有爱尔兰性。叶芝的十四行诗创作,不管在选材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已与欧洲大陆相去甚远。爱尔兰的社会历史和生活的某些层面展现在他的诗歌中。叶芝以其独特的诗体,将爱尔兰民族文学推上了历史舞台。

注释:

[1]原文为盖尔语,意为“令人愉悦的灌木丛”,爱尔兰盖尔语学者、作家、第一任总统道格拉斯·海德的笔名,傅浩译。

参考文献:

[1]Finneran,Richard J.ed.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Yeats[M]. New York: Scribner Paperback.Poetry,1996.

[2]Kelly John, ed.Collected letters 4 vols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1997,1994,2005.

[3]McCready Sam. A William Butler Yeats Encyclopedia[Z]Westport:Greenwood Press,1997.

[4]傅浩.叶芝评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5]罗伯特·基.爱尔兰史[M].潘兴明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6]王家新.叶芝文集(卷一):朝圣者的灵魂-抒情诗、诗剧[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7]王家新.叶芝文集(卷二):镜中自画像--自传·日记·回忆录[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8]王家新.叶芝文集(卷一):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书信·随笔·文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9]叶芝著.叶芝诗集[M].傅浩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约瑟夫·斯本斯.威廉·巴特勒·叶芝语录[M].伦敦:达克沃斯出版公司,1993.

猜你喜欢

叶芝
叶芝:天才把诗写给爱意和深情
远离你,成全你
远离你,成全你
感谢女神的不嫁之恩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感谢女神不嫁之恩
当你老了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的英魂
我是骑者 策马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