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杂交稻品种作再生稻栽培对比试验研究
2020-11-18张清霞王成孜甘传辉王尚明胡萍
张清霞 王成孜 甘传辉 王尚明 胡萍
摘 要: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主要水稻产区,水稻生产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和种植成本增加,造成各地双季稻改单季稻加剧、复种指数降低、热量资源浪费,对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影响。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抗倒伏、耐高温、产量稳定、省种省力、调节劳动力、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势,发展再生稻生产是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值得重视的一种新模式。项目选用长江中下游省份推荐或主栽的杂交稻品种5个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栽培技术,利用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在南昌地区气象条件的适应性,观测、分析头季稻和再生稻的生育状况、产量及米质。
关键词:杂交稻;再生稻;栽培;对比试验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8-0032-02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地区复杂、气候资源多样化,如何根据南昌气候资源,选择适宜的再生稻优良品种,是提高再生稻产量、品质,实现增效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通过对杂交稻引种试验,探讨长江中下游推荐和主栽的头季稻与再生稻品种在南昌地区气候特点下的适应性,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筛选适合南昌地区的再生稻优良品种,为该地区发展再生稻、选择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振兴农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和供试品种
选择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推荐示范或主推的再生稻品种5个,在南昌地区适宜播种期内播种,在相同栽培技术下,研究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状况、生育期、稻谷产量和稻米质量,提出南昌地区再生稻种植的优良品种。
试验在南昌县塔城试验基地内进行,选用长江中下游推荐示范和主推的品种:隆两优1988(湖南)、宝两优6号(安徽)、隆两优丝占(广西)、科两优9(河南)、科两优华占(湖北)进行引种试验。
1.2 试验设计
对于每一个参与试验的品种,需要作为一个处理,然后以科两优华占(湖北)作为对照。试验设置在同一个田块内,每个品种的种植面积为200 m2,然后进行随机排列,保证种植规格和穴数的一致性。
1.3 试验方法
在3月26日开始播种,4月26日移栽,使每个处理水稻的株、行距保持一致,即为20 cm×20 cm,每穴定量栽2根秧苗。在施撒基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配方比例进行,在施撒纯氮时,其使用量为225 kg/hm2,而对于N、P和K而言,其比例为1∶0.5∶1,对于基肥、蘖肥和穗肥的比例为5∶4∶1,将磷肥全部作为基肥,钾肥作基肥∶蘖肥∶穗肥=4∶4∶2,在试验田全面施撒基肥之后,再进行追肥的过程中,需要在插后15 d施撒基肥,穗肥在幼穗阶段时,需要划分为3个时期进行施撒,其平均为每丛12个蘖,在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时,需要保持浅水和湿润交替灌溉,在进行断水时,其时间是头季收割前10 d,这样可为后期收割提供便利[1]。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在头季稻收获后,需要施撒尿素、氯化钾,促进幼穗的生长,其使用量分别为225 kg/hm2、112.5 kg/hm2,头季稻达8成熟时进行收割,留茬高度40 cm;再生季达9成熟时进行收割。
收割时要做到整齐一致,平割不要斜割,并抢晴收割,具体是:晴天下午割、阴天全天割、雨天抓紧在雨停后抢割。需要注意的是,割后稻草要及时运出田外,不要压在稻桩上,踏倒的稻桩应及时扶正,促使再生稻发苗整齐一致。
1.4 再生稻管理
对于再生稻管理而言,主要需注意以下3点。
1.4.1 适时施肥作业
一般在头季稻收割之后,需及时取出杂草,将稻桩扶正,每667 m2适时施7~10 kg尿素,促进水稻早发育,同时争取在苗齐和苗匀期间保证有足够的苗数。在水稻孕穗期间,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理优化剂,如马上丰,每667 m2施撒40~50 mL,兑水50 kg,以此提升水稻齐穗速度,增加穗粒数。在水稻齐穗期间,再利用生理优化剂每667 m2施30~50 mL,兑水喷洒,促进水稻抽穗整齐,提高结实率,增加水稻实粒数和千粒重,加快早熟速度,提高水稻产量,并且可以有效避免“秋封”问题的产生。
1.4.2 合理灌溉
一般在头季稻收获之后的10 d内是再生蘖生长时期,应保持田间湿润,田间干燥或积水都会影响稻桩的发芽力。而在头季稻收割后的24~30 d内,再生稻会进入抽穗扬花期,此时稻田间应当保持浅水。待灌浆期之后,田面应当保持干湿状态,以此促进养根保叶、籽粒充实饱满,提升水稻产量[2]。
1.4.3 及时预防病虫害
在再生稻齐苗之后,需要管理人员及时注意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虫害,和抽穗颈瘟等疾病,及时采取预防与治理措施,避免水稻产量受到这些病虫害的干扰而下降,影响水稻产量的同时也会影响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头季稻产量及农艺性状对比
如表1结果所示,宝两优6号的产量最高,达到8 137.5 kg/hm2,在与科两优华占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增产1 905.0 kg/hm2,其增幅為19.03%;其次为隆两优1988,产量是7 365.0 kg/hm2,在与科两优华占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增产1 132.5 kg/hm2,增幅为10.15%;科两优9排名第3,产量为6 532.5 kg/hm2,在与科两优华占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增产300 kg/hm2,增幅为3.02%;隆两优丝占排名第4,其产量为6 420.0 kg/hm2,在与科两优华占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增产189.5 kg/hm2,增幅为1.82%。在各品种产量中,存在的差异较明显,并且也会存在农艺性状的差异[3]。
2.2 再生季产量及农艺性状对比
根据表2的结果可以发现,宝两优6号再生季的产量最高,已经达到了6 525.0 kg/hm2,在与科两优华占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增产了637.5 kg/hm2,增幅为6.75%;其次为隆两优1988,产量是6 112.5 kg/hm2,在与科两优华占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增加了225 kg/hm2,增幅为2.22%;隆两优丝占排名第3位,产量数值为6 075.0 kg/hm2,在与科两优华占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增加了187.5 kg/hm2,增幅为1.56%;科两优9排名第4,其产量数值为6 037.5 kg/hm2,在与科两优华占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增加了150 kg/hm2,增幅为1.23%。在各品种之间产量比较中,其差异并不明显[4]。
3 结论与讨论
在参与试验的5个品种中,宝两优6号、隆两优丝占均为优质稻品种,其中宝两优6号的产量最高,此品种的分蘖力较强,并且株型较为紧凑和后期转色好,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是大面积种植的首选。其次为隆两优丝占,其生产情况较好,稻米质量优,可以进行合理搭配,从而推广种植。隆两优1988和科两优9稻米质量一般,其适应范围较广。因此,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品种的特点,结合不同田块的肥力情况,保证选择品种种植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 1 ] 邓文财.不同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栽培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2):58-59.
[ 2 ] 李亚贞,郑伟,肖国滨,等.赣中北油稻稻三熟制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头季生长特性及其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8,33(2):67-72.
[ 3 ] 涂军明,曹志刚,陈杰,等.16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3):4475-4478.
[ 4 ] 陈健晓,林力,林尤珍,等.热区不同栽培模式超级稻-再生稻的养分积累及分配特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2):38-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