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愚公移山精神探析

2020-11-18史亚明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愚公移山精神

摘  要:愚公移山是道家列子表述其贵虚思想的故事,蕴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哲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愚公移山作为一种精神进行了表述和界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愚公精神逐渐的丰富和发展,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次成为我党新长征路上的精神之源。

关键词:愚公移山;精神;时代变迁

作者简介:史亚明(1992-),男,山西长治人,法学硕士,中共晋城市委党校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愚公移山原为《列子·汤问》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道家思想的表达曾经流传一时,但真正使之众晓则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以《愚公移山》为题所作的闭幕词。尽管75年过去了,愚公移山精神却在革命、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下,依然闪耀着其智慧的光芒,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褪色,且愈发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一、愚公移山在列子著述中的原意探析

列子是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与老庄齐名,创立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后被尊奉为“冲虚真人”。列子所言之“虚”意为“有无一致”,实际上是列子为了解放思想、提升境界而提出的概念,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的视域方式,其在《冲虚经》内的观点,都体现出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

《汤问》篇作为其代表作,寓言体例夸张逸飞,悖于常理,突显个体认识的局限性和世界的无穷。愚公移山也是列子表述其观点的故事之一,并启示我们,当世之瑰奇至道,多囿于世人视听之浅陋常识,岂能因闻所未闻就臆断其有无。因此列子想表达的思想仍是特殊的“道”与一般智慧的相悖性。“智叟”是聪慧之人,但他又无法移山,反而我们普世观下的“愚公”暗合列子之道,“无心而为功”终得成功。由此可见,以常理思维处事必然达到的是普通的境界,获得普通的生命体验,反之,在用“有虚、齐物观”等核心思想下坚持的“愚”,终得天人合一、冲虚至上的大道。这也启示我们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聪智的束缚。这种蕴含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哲理精要,正是列子通过愚公移山想要表达的“道”。当然,故事本身体现的增减性、时空性等辩证观点,也为后世之人传颂愚公精神提供了价值基础,尤其是时代不同、解读的角度不同、人们的需求不同,其精神内涵也不尽相同。

二、愚公移山精神内涵的时代变迁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在党内最先提出愚公移山精神,并对其内核进行了逐步的阐释和界定。早在延安初期,就有抗大学生说自己到延安只学会了爬山,毛泽东则立即表示“爬山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抗大学生的观点反映了我党当时的现状,毕竟党在进行战略性转移之后仍处于积蓄力量的阶段,经济、军事等状况不支持党从延安这个艰苦的地方转移到大城市中去,全国还没有那个形式,党还没有那个力量去实现。因此从现实层面上看,讲“爬山”无疑是在强调党物质力量的薄弱,也显示出党内一小部分人对党的现状和全国革命形势不够了解、对党的革命前景不够坚定。因此要解决党内个别同志思想上的问题,就要抓住要害、找到根源,而解决思想问题就需要依靠理论武装,这也是我们党解决党内问题的一贯优良工作方法,只有理论入脑入心了,就不再会有疑惑而坚定的跟着党走。所以毛泽东在应对这一挑战的时候,就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将爬山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来教育党员干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愚公移山内涵的一种发展。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防御阶段,同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二大队毕业典礼发表的讲话中,使用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这也是毛泽东在公开场合首次提出愚公精神,将寓言上升为精神层面,把愚公移山和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联系,这是愚公精神发展的重大创新,随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写出《论持久战》。1938年12月1日和1939 年1月28日抗日民族大学第四期、第五期,毛泽东借“愚公移山”,表达了将斗争的准备重心放到了长期性上,愚公精神显示出一种调动大家积极性、鼓舞军心、稳定人心的作用,这也是对革命前景的一种肯定。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到局部反攻和胜利结束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4月24日的“口头政治报告”、5月31日的“结论”、6月11日的闭幕词中都提到愚公移山。尤其是七大闭幕词以《愚公移山》为题,意在强调我党斗争的决心,以及表明做好持久抗战的困难准备。而号召团结广大群众争作愚公,这也把愚公精神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思想表述了出来,愚公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恢复经济建设,1952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要三大改造,山东厉家寨人民为了改变穷山恶水,改善粮食收成,于1954 年冬天开始移河改道,经过几年整出了厉家寨有史以来的第一块大地,号称“跑马地”。1957年10月9日,在审阅有关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争取丰收的报告后,毛泽东批示: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①从此,“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改造自然、改變经济落后面貌的动员令和强大精神力量。而此时的愚公精神,侧重点放在了动员全国人民参与经济恢复建设时期的工作,咬牙把那些硬骨头给啃下来。这也反映了党在三大改造的时候,在由革命转变为建设的时期而物质资源薄弱的情况下,想要充分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加紧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迫切心情。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进入恢复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1986年1月9日,胡耀邦在中央机关干部大会上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扬愚公精神,指出“在八十年代的后五年,发扬愚公精神就是要讲团结奋斗讲扎实奋斗讲坚韧奋斗”,并强调:“发扬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使已经打开的新局面,不断向前发展。”②,此时愚公精神意在尽力克服困难,尤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党既要跟上步伐又要站稳脚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了愚公精神。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军区调研时,要求全党弘扬愚公移山精神;2014 年 11 月在 APEC 峰会期间的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亚洲国家合作共赢,构建“互联互通”的新型伙伴关系;在 2015 年 11 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③。2016 年 12 月 30 日,习近平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讲话的结尾,再次提到了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演讲,并指出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揚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可以说愚公精神,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矢志不渝、稳步前进、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三、愚公移山精神的当代启示

综上所述,愚公移山,在不同的社会时代下,其内涵所指不尽相同,首先在不同价值观的解读下,其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同,尤其是在社会进步,生产力发达的时代,对文章本身蕴含哲理的挖掘要更加明显。其次在不同学派的解读下,强调的哲理也不同,在道家的原著下是大道质朴的表述,但是在儒家的解读中,则强调坚持努力的重要性。最后在相近时代,在不同的政治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其内涵不一,针对党员群体、党的建设、多国的关系等都有不同的政治意蕴。因此,毛泽东在七大时更多是对党内领导干部及军队的稳定人心之宣讲,是我们党对未来规划路线的一种执着坚定的表达。

其实,愚公精神自1945七大后到现在已经历了75年,可以说,这种精神的经久不衰,离不开时代呼吁愚公的再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向往,更离不开我们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体对艰苦奋斗改变命运的需要。这也启发我们每个个体在逆境之中,既要坚定目标、矢志不渝,也要懂得机变,转换思维;每名党员既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又要在实践中,修身,修心,磨砺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④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20.

②胡耀邦.中央机关要做全国的表率[N]人民日报,1986-01-11(1).

③习近平.立下愚公移山志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EB/OL]( 2015-11-28)[2018-03-02].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5-11/8065604.html.

④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EB/OL]( 2016-12-30)[2018-03-0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30/c_1120224040.html.

猜你喜欢

愚公移山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都精神
拿出精神
影像艺术家杨福东与劳斯莱斯汽车合作艺术短片《愚公移山》上海全球首映
《愚公移山》——杨福东影像新展
《愚公移山》一课的教学设计
精神了
《愚公移山》同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