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幼儿园“博物教育”路径初探
2020-11-18詹骊
詹骊
◆摘 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迅速席卷全球,一时间全国人民都进入了抗击疫情的斗争之中,每座城市都成了战场,每个人都成了疫情背景下的战士,人们生活当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也就是如何抗击疫情,在疫情背景下又有怎样的鲜活生命逝去。由此可见,疫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幼儿作为疫情背景下特殊的年龄阶段,同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种复杂的背景下,幼儿必定会产生诸多困惑,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疫情给工作带来的思考,开展后疫情幼儿教育工作。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幼儿园;博物教育
1后疫情时期博物教育行动方向
现如今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在社会教育当中愈发地受到重视,受儿童博物馆的启发,幼儿博物教育就是将博物馆的资源延伸至幼儿园,并且引领幼儿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独特的优势,以打造优质的幼儿园课程设计。首先,疫情背景下的博物教育要求幼儿园以幼儿为主导,进而整合原幼儿园内外的一切空间和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所谓博物意识就是引导幼儿广泛地感知人类的世界和人类的文化。其次,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丰富的资源当中,去选择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以支撑幼儿观察、感受、体验和探索,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更加鲜活的、完整的生命体验。最后,在后疫情期间,幼儿工作者在开展博物教育时应该切合3~6岁儿童学习发展,关注生活学习的理念,着眼于疫情的公共事件,帮助幼儿梳理以前的认知,进而启迪幼儿观察与思考。
2后疫情时期博物教育的实践主旨
2.1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样也是幼儿形成安全感和处事态度的重要阶段。在疫情背景下,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如引领幼儿每日喝水,注意不偏食、不挑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以及养成出门戴口罩、加强锻炼等好习惯。此外,为了减少疫情对幼儿心理产生的伤害,为了避免幼儿产生恐惧心理,幼儿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和情感需求,尽力做到关心并呵护幼儿,这样才能够使幼儿健康地生活。首先,在幼儿的成长当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成人的参与,这样才能够促進幼儿自我成长,但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方式和促进幼儿成长的过程当中,要引导幼儿学会管理自我,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例如,教师应该引领幼儿自主安排自己的作息,早睡早起、适度运动以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其投入到运动之中。其次,教师要引领幼儿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去与其他的事物建立起关系并在环境当中养成保护意识,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在疫情背景下不至于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侵害。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跟幼儿提供一些疾病的产生和传播途径,以此引领幼儿学习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还可以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其次,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谈心、讲故事的方法加以疏导,以此让幼儿能够对病毒的认知度加深,以此让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稳定情绪,健康积极地生活。
2.2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自然环境和人的生活都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在引领幼儿成长的过程当中,可以借助后疫情时期的博物教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积极地支持幼儿去探索、去寻找答案。首先,教师要强化自然教育,病毒、微生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环境,这部分知识应该让幼儿接触,因为幼儿在生活当中通常会遇到病毒,所以教师的普及能够让幼儿积累经验。另外,可以通过引领幼儿种植植物,或者养动植物,以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用多种方法来感知生物的独特性,从而尊重生命,知晓生命的不重复性。其次,幼儿教师要强化生态教育,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引领幼儿感知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存在动态平衡。例如,在引领幼儿学习四季时,可以让幼儿探索四季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进而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而帮助幼儿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3后疫情时期博物教育的实践路径
3.1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保护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是采用集体活动、区域个性化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参与共建家校共育活动,其中集体活动有着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价值,能够引领幼儿聚焦博物教育的重点,了解博物发生的地点,更加高效地引领学生学习与博物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用故事会议集体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起崇尚英雄,团结合作,尊重感恩。例如,在博物教育时可以设置显微镜的游戏,支持幼儿自主的探索,发现微生物的微妙。这样既可以学知识,又可以引入生活卫生习惯的内容,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让幼儿能够明白爱护卫生的重要性。另外,在博物教育的支撑之下,幼儿教师可以呈现区域运动活动,以弥补幼儿园教学的不足,将博物教育价值辐射至幼儿园,组织幼儿进入动物博物园、植物博物园观察动植物,实时地将生命教育意识、自然教育相融合,促进幼儿的发展。
3.2打造主题博物馆开展保护教育
鉴于目前幼儿在疫情期间所受到的创伤,幼儿教师可以构建主题为儿童博物的活动,以此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彰显博物教育中的价值,通过收集、分享等实践活动,促进幼儿对资源以及生活引起广泛的关注,进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欣赏、积极探索的博物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建立主题儿童微型博物馆,按照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命形态和不同的事件,开展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区域,以此引导幼儿在博物馆和主题活动的参与之中感受生命,并且经历消亡的过程,进而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以促进其认知能力发展,让其获得成长程,进而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以促进其认知能力发展,让其获得成长。
4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后疫情时期教师只有合理地运用有效资源,实时地开发出博物教育的价值,才能够引领幼儿在实践活动当中展开探究,并且促进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伶.浅谈博物教育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9(S1):96-97+145.
[2]宋宜,王艺澄.儿童主题博物馆的创设与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5(09):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