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学习,该监管还是放手?

2020-11-18周公子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选项监管作业

周公子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到底该监管还是放手呢?

在网上,这个问题似乎早有了正确答案。很多人都说:“当然是应该将自由还给孩子啊,过多的监管意味着扼杀天性。父母只有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学会负责。”然而,回到现实中,我们依然会不断听到“家长监管孩子学习闹到崩溃”的新闻。前阵子,就连天生长得像个开心弥勒的岳云鹏也无法免俗了。他心灰意冷地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说要找人代为监督自家闺女写作业:“别的要求没啥……尤其是英语作业—我崩溃了。”此事一出马上引发了强烈共鸣。由此可见,监督孩子学习其实是很常见的。

《婚姻与家庭》杂志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展开关于“孩子的学习该监管还是放手”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个判断:在回收的1247份有效问卷中,68%的人认为家长应该监管,不能置之不理;32%的人赞成放手,给孩子自由。

在了解受访对象对于“监管”的倾向性之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最常见的监管方式是什么”,以便了解监管主要被什么目的所驱动。结果发现,调查对象的选择跟“学校要求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选择最多的是B(每天把孩子的作业细细检查一次,看有没有错漏)。很多调查对象解释说,这主要来自学校的要求。现在,不少班主任会要求家长检查孩子的作業,还要家长签名确认。如果家长检查过了,第二天老师还是发现有错漏,有时就会在家长群里公布,让他们和孩子都感觉很有压力。所以,很多父母会选择B这种方式来回应老师的要求。

E选项(有空就去学校看看孩子,顺便观察孩子交什么朋友,班级的情况如何)则和生活习惯关系很大。特别是在大城市,车多人多,环境复杂,父母们普遍不放心孩子独自上下学,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父母更是无法摆脱“每日接送”这一规定动作。在接送时,他们也顺便观察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甚至在等孩子的时候还听到了不少学校的事情。此外,现在学校也很注重沟通,时不时就会举办家长日邀请父母参观。所以,父母通过E选项监管孩子学习的状况也很常见。

可以说,B和E之所以“普及”,是因为它们带有一定的刚性,是不少父母每日必做的“功课”。相比之下,C(隔三差五联系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D(盯着孩子写作业)不具备刚性要求,父母可做可不做,选择的人就大为减少了。尤其是D,搞不好就是件费神费力伤元气的大事,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日子久了,很多家庭也就放弃了。

最后剩下A(在试卷上签名),选择的人占12%。不少调查对象表示,虽然在试卷上签名也是老师的要求,但考试毕竟没有作业的次数多,所以不会成为主要监管方式。

有趣的是,尽管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监管孩子学习,但他们并不否认放手会带来好处。就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37%的父母认为放手可以锻炼孩子面对困难的能力,这对于他们走向独立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调查中,一位母亲就说:“我的女儿今年7岁,如果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会陪着她,了解她的思考过程,给她很多鼓励。但归根结底,那些题还是得由她来做。我跟她说妈妈不可能代替你去考试,所以你要独立完成。”

此外,还有35%的人认为,放手可以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他们把“监管”和“越俎代庖”分得很清楚,认为前者是一种不越界的关注,后者则像个老妈子似的,对孩子盯前盯后,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亲自上阵给他们画图解题……“这会导致孩子过分依赖,而众所周知,孩子是不能依赖父母一辈子的”,深圳的一位父亲这样说。

23%的人认为放手能够体现尊重,显示父母相信孩子的能力,并维护他们的自主权。所以,父母放手有利于孩子学会自我肯定。这对于那些处于成长迷惘之中,还没有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选C选项(很多学习问题,家长插手没有意义,倒不如放手,减少孩子负担)的人最少,只有5%。虽然看上去小众,但这些家长却表示:老实说,很多题目他们也不懂。与其在孩子旁边毫无意义地唠唠叨叨,还不如闭嘴、放手,让孩子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这种态度看似有些被动,但也是暗藏一番苦心的。

大部分人还是赞成监管孩子学习,那么在监管的诸多好处之中,他们最看重哪一点呢?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并不功利,不会光盯着学习本身,也不会逼着孩子一定要拿高分。实际上,他们更看重自己能否参与孩子的成长,能否促进亲子感情的培养。他们希望通过监管,陪伴孩子走好这一段人生路,而不是仅仅栽培一个高分学生。所以,在调查中,55%的人选了B这一选项(参与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点滴,将有利于亲子感情培养),而且将此视为教育智慧和责任心的表现。

此外,20%的家长之所以“监管”,主要是为了配合老师工作,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因为在当代,学校对于家长“监管”的要求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以前,学校只希望家长在试卷上签名,定期来参加家长会就够了。但现在,很多老师会布置家庭听写、亲子作业等。家长担心不完成,老师就会有意见。所以,他们会配合老师工作,尽心完成“监管”的任务。

剩下的A(掌握孩子的变化,防止退步)和C(随时给予辅导)两项,主要是针对学习本身,选择的人反而比较少,特别是C更是只有10%。正如上文所说,很多父母最看重的不是课业本身,而是孩子整体的发展。况且,“随时”给予辅导,其实也超出了很多人的能力范畴。就如一位初中生妈妈所说:“现在的数学这么难,连我自己都看不懂,怎么能辅导孩子啊?有空还不如给他做点好吃的,让他开心开心呢!”

事实上,这个调查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因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就如人生本身一样复杂,没有人可以“一招包打天下”。父母要做的是吃透监管和放手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孩子的人生才能在张弛有度的陪伴中逐渐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选项监管作业
快来写作业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作业
我想要自由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