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公民意味着什么》为例
2020-11-18
一、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导入环节是非常主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也同时对教学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思考,促进整节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而通过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可产生学习的兴趣,在熟悉的场景中进行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公民意味着什么》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新疆少数民族居多,以新疆都有哪些民族为引导提问,通过学生回答,无论是什么民族,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中国公民,从而引出课题。贴近学生生活。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改以后,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也进行了调整,在新教材中设计了关于“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板块,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针对这些教学板块,均设计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况和素材,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有非常大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生活化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和应用。此外,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找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意义。另一方面来说,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进行教学,能有效的降低知识的难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
例如,在学习《公民意味着什么》知识时,学生需要对公民身份的确认知识进行了解,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未满16 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发给有效期5 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 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10 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20 年;46 周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而身份证本身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是身份的象征,买票出行,微信登陆,银行卡办理等都需要用到身份证。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身份证的必要性,可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凸显身份证的重要性。如,可以通过查明身份,识别违法犯罪人员;可以通过识别身份证身份,依法进行现场管制;只有识别身份才能去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等。
三、强化课外实践,增加学生的道德感悟
如果教师一味的按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教学,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大多也只是理论的概念,融会贯通的应用会明显匮乏。要想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培养。与此同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需要知道,教材中的知识始终是有限的,生活中的知识才是无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过于局限,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生活,与学生一起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让学生的道德感悟得到提升。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加确切的知晓身份证的用处,教师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下图的场所进行参观,分析身份证的用处以及必要性。同时,通过实地的进行参观,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身份证的重要性,身份证虽小,作用很多,生活中无处不用。
四、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构建道德思维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性不稳定,在学习时也常无法持续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但是,小学生也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参与的积极性较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现今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可以动画、视频、课件、音频等方式,对于知识进行形象化的展示,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往往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公民意味着什么》时,就可将公民的起源和含义、中国公民的含义、国籍的含义等知识,制作成为课件,将思维导图、图片、音频等与知识进行融合,并将具体的案例,利用视频展示给学生,给小学生创设不一样的生活化情境。这种形象化的知识展示方式,会大幅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也能更好的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