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分析

2020-11-18牛克庆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0年5期
关键词:分析仪试剂生化

牛克庆

(临沭县妇幼保健院 山东临沂 276000)

1 前言

现如今,临床生化检验操作已经进入微量和超微量自动化阶段,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显著提升。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开发和应用,为临床生化检验工作质量的提高与效率的改进提供了强大助力,其检测精度及敏感度高,操作简单便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化检验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又能够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干扰[1,2]。 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中,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否达标,是否能够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于生化检验的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3]。 自动生化分析仪质量控制的实施是从现实理论基础出发,针对性地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保证生化检验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与同一性[4]。 这样才能够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得到保证,在提升临床检验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研究选取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各200 份体检生化样本进行研究,并对比质量控制实施前后的检测结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临沭县妇幼保健院于2019 年5 月实施针对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质量控制措施,选择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400 份体检生化样本进行研究,其中 2018 年 11 月—2019 年 5 月挑选 200 份样本,2019 年 6 月—2020 年 1 月挑选 200 份样本,样本均值通过随机抽取方法替换,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并记录比较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样本检测结果,明确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2.2 方法

研究中选取的体检生化检验样本均为4 mL 的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的主要指标检测为: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肌酸酐(CRE)、血清葡萄糖(GLU)、直接胆红素(DBIL)、尿酸(U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T),分别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是否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3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9.0 计算统计软件处理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使用χ2和t 进行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对比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检测结果发现,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 TBIL、BUN、CRE、GLU 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控制前后的DBIL、UA、AST、ALT、GT 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和表2。

表1 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样本数 TBIL(μmol/L) BUN(mmol/L) CRE(μmol/L) GLU(mmol/L)控制前控制后4.58±0.15 4.49±0.42 t 2.869 1.026 2.015 1.354 P 0.107 0.246 0.147 0.202 200 200 16.52±6.19 19.67±3.85 4.72±1.29 4.67±1.05 70.06±11.09 68.12±10.35

表2 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检测结果比较(±s)

表2 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样本数 DBIL(μmol/L) UA(μmol/L) AST(U/L) ALT(U/L) GT(U/L)控制前控制后42.22±3.35 66.85±4.49 t 12.245 9.854 11.253 10.675 11.954 P 0.026 0.032 0.028 0.030 0.027 200 200 10.75±2.04 6.14±0.58 276.54±32.85 249.68±23.54 48.37±12.34 33.37±2.28 29.39±5.98 22.27±4.69

4 讨论

准确的临床检验结果能够为科学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保证和提升临床检验工作的准确性是医疗领域重要的研究和实践内容。 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利用光电比色原理对体液当中的特定化学成分进行测量的仪器,在检测速度、精度、可操作性以及试剂消耗量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以及防疫检验部门中的广泛应用,使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生化检验工作收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是检测并分析生命化学物质,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并能够为体检人员提供身体健康状态等相关的信息。

针对性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 TBIL、BUN、CRE、GLU 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控制前后的 DBIL、UA、AST、ALT、GT 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要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整个过程出发,针对不同检测阶段中的风险因素,实施对应的防控措施,使质量控制工作发挥真正的效用,保证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前,首先要做好样本的质量控制。 检测样本质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直接显著的,样本收集、存储和运送等是否能够规范操作,是关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5]。 医护人员在进行样本采集前,要向患者讲解采集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对仪器进行校准、检查。 在正式使用仪器进行生化检测前,操作人员先要检查去离子水是否充足,同时去除水中杂质。检测开始前针对性地检查样品针和搅拌棒等仪器的状态,对仪器设备的电源、电压、温湿度、环境等进行检查。检测开始之前, 检验人员还要依据相关标准及要求校准仪器,实际校准时,从检测分析项目特征出发,选取适合的校准工具并设定校准频率。 在使用试剂的批号或分析参数未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将校正因子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6]。

其次,科学合理地选用并检测试剂。试验试剂的质量也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检测前实施针对性的试剂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当下生化检验相关试剂的种类复杂,检验人员要依据国家标准选择试剂。使用试剂进行检测之前,操作人员要检测试剂样本,尽量避免选取过多的同一批试剂,防止新旧试剂混淆使用。 在对试剂进行多次检测均合格后,才可以进行生化检验。

最后,培养和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尽管是仪器自动化检测分析,但仍需要专业检测人员进行操作,且相关流程比较复杂,加之仪器的高精密度特征,需要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均达到一定标准。 检测人员必须能够全面掌握自动生化分析仪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还要能够对仪器进行校准、维修和保养。同时还需要具备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在开展检测工作之前,操作人员要接受针对性的岗前培训,经考核保证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合格之后,才能够持资格证书开展检测工作。

综上所述,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真实的依据。 在质量控制工作中,检测开始之前,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相关工作,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注意检查仪器状态并进行仪器校准,在日常工作中,检测人员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养护,完善室内质量控制措施。除此之外,检测人员需要强化对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针对性地开展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降低人为因素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在检测完成后,操作人员要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查与核对,控制检验质量,以提高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分析仪试剂生化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