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向海经济 建设海洋强区
2020-11-18曾旻
曾旻
(桂林银行北海分行)
国家提出向海经济发展理念,沿海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响应国家政策转型升级,本文以广西北海为例,分析北海向海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北海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阐述了当地政府与银行合作加强对企业发展向海经济项目的帮扶,通过发展远洋渔业、建设北海海洋产业园等方面提出北海建设海洋强区的建议。
21世纪开始,各个国家逐渐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升,在海洋探索方面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国家提出建立海洋强区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提出发展向海经济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为我国海岸线上的城市提供了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理论借鉴。
北海向海经济发展目标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的报告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北海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发展理念依托,在进行发展中,将市场上多个行业进行优化转型升级,发展向海经济为主要经济发展目标,为充分发挥好向海经济,当地政府加强政策的引导,企业也立足于海洋可再生资源和新科技技术,拓展蓝色发展空间,构建向海通道网络,健全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推动海洋强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向海产业壮大、向海通道建设、向海科技创新、向海开放合作、海企入桂招商、碧海蓝湾保护”六大向海经济发展目标[1]。
北海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
“十三五”期间,北海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及北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抓营商环境、抓生态环境,形成了项目多、投资大、业态新、速度快、后劲足的发展势头[2]。北海具有独特的海洋优势,首先从海岸线与海滩资源上看,北海市三面环海,其海岸线总长为500.13千米,其中河口众多,并具有丰富多样的海滩资源,例如,沙滩、红树林滩、珊瑚滩等,在海滩周边适宜发展珍珠、牡蛎、鲍鱼等海鲜养殖业。在海洋资源方面,北海市周边的北部湾渔场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其中海产资源丰富,目前记录到的生物有7390种,其中鱼类500余种,虾类200余种,蟹类190余种,还有种类众多的头足类、贝类、藻类和其他种类的海洋生物。另外,北海还具有港口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适合荔枝、菠萝蜜、芒果等水果生长,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北海市的向海经济建设以初步取得成效,海洋经济在总体GDP比重不断上升。
北海建设海洋强区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建设海陆通道
北海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湾经济区,是整体海陆通道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海陆通道建设的中线方向连接横县至钦州港高速公路、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钦州北环线高速公路等项目,在西线方向建设天峨至北海高速公路,有效的推动海陆通道建设实现全面贯通,在海岸港口的建设中,北海参与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南7号至南10号泊位工程,根据北海的港口深度和良好的航道排水能力,后进行了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三期工程、北海国际客运港航道扩建、北海港铁山港区30万吨进港航道等项目。在空港出海建设中,北海机场站坪扩建、第二机场建设等,通过海陆通道的建设能加强北海城市的物流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企业货物运输的效率,并进一步促进与周边城市进行资金、商品的流动,能通过海陆通道有效的带动北海市向海经济发展。
(二)将传统海洋产业注入新活力
通过科技的创新,可将传统海洋产业注入新活力,例如在渔业方面,新发展的现代化渔业在捕鱼设备上进行科技的改良,渔船的性能得到增强,有效的提升了捕鱼等捕捞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更能对出海渔民起到安全保护。在水产养殖方面,在北海银滩南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新技术的生态养殖模式。例如,深海抗风浪网箱生态养殖,这种水产养殖方式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受环境影响较小,在水产收益方面看,具有高密度、高产量的优势,符合养殖者的生产需求。在海产品加工方面,北海形成了防城港市海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和南珠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了海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在市场上通过高精专的加工,有效的打开了市场知名度。同时政府和银行开展合作举办服务向海经济的政银企对接会,现场签订海洋产业融资协议,由银行对海洋金融产品进行推介,例如,在渔业、渔船贷产品推介方面,通过这种门槛不高的贷款方式助力于渔民购买新渔船、修缮船舶、进行生产设备的完善方面解决渔民的燃眉之急,强化银政企合作和向海经济项目对接,促进产业的经济发展。
(三)通过海洋资源发展旅游业
北海风景优美,是一个适合人居和发展旅游业的城市,但北海的旅游业发展程度和北海的自然资源不协调,在整个广东省的旅游业发展中,北海与柳州、桂林等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由于北海的旅游业管理宣传不到位,如游客不了解北海,认为这各城市缺少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的景点资源并没有与周边商品形成良好的互相带动作用,因此,在北海发展旅游业时应加强旅游资源运营宣传的思路。首先,应结合地理环境优势进行宣传。例如,北海的自然环境植被丰富,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氧吧”可以通过空气好适合老人旅游,开展对应的养生特色旅游计划等,还有北海丰富多样的海鲜资源,可通过当地的特色海鲜美食吸引消费者,可以借鉴柳州螺蛳粉的宣传模式,全国大部分人们都能接受并喜爱螺蛳粉的味道,在去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时,会优先想到去柳州品尝一碗正宗的螺蛳粉,在旅游完成后会购买螺蛳粉作为特产带给亲朋好友,这种旅游模式通过周边商品带动经济发展值得北海旅游业吸收借鉴。
(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助力企业发展
北海市政府为加快建设向海经济,应给与企业适当的发展政策支持,通过优惠政策优化企业间的资源配置,如土地资源、海岸线等资源的审批允许企业使用,在人才引进方面,北海市可学习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对人才落户的补贴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就业落户。例如,建设北海海洋产业园、发展远洋渔业、建立海洋牧场示范区等项目,在建设中遇到资金问题,由商业银行进行优惠性的贷款产品的支持,加强北海市向海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海洋新兴产业科创基金等项目建立,对向海经济企业实行投资引导补贴,政府通过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向海金融专项贷款,通过“科技贷”等新型贷款抵押方式,能有效助力中小企业实现贷款融资,并根据向海经济的实际发展,合理优化贷款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帮助企业以资金投入再建设,助力企业的生存发展。另外,政府通过放宽一些审批手续能有效的吸引外地投资者进行办厂带动经济的发展,如果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能形成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外地投资者进行投资,实现建设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五)加强与周边国家进行开放合作
建设海洋强区离不开国际经济间的合作发展,北海市在发展向海经济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市场的资源,与海洋“一带一路”项目参与国家开展合作,通过达成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来往,实现了海外原材料的购买,在企业生产中降低了原材料采买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间的商品生产的供应链合作[3]。例如,北海市珍源海洋生物有限公司与菲律宾南亚国际投资基金会合作的海洋装备养殖与海产品加工产业、北海综合保税区与中国台湾苾荃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休闲食品进料加工和进口冷冻食品仓储分包项目。另外,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了国际间开放合作平台的建设,通过扩展合作平台,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资源、产业、经贸等领域加深与周边国家的双向开放,通过自由跨境产业链、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建设尝试,在周边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实现了合作的双赢,共同促进了经济利益的增长。
结语
综上所述,北海发展向海经济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自然气候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在建设中应加强以科学技术助力于新兴海洋资源产业,并逐渐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国际性的合作,助力于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发展目标,以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海洋强区,加快北海的向海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