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在资本市场应用的机遇与风险
2020-11-18范聪颖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范聪颖(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引言
近十年来,是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极大的促进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反过来金融科技的成长对电子商务又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金融科技对我国各行各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探究具体影响,本文仅以资本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金融科技对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金融科技
在研究金融科技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同时,我们要首先明白什么是金融科技。简单的来说,金融科技就是将科技手段运用到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金融科技”这一词汇诞生于西方金融行业,认为是金融行业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通过两者的融合给金融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随后FSB对金融科技进行了明确定义,该定义目前也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定义之一,根据其定义可知:金融科技是利用科技的进步,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产品、服务等加以优化,以实现金融行业低成本、高回报的运作。
金融科技被提出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但却是近年来才被大众所熟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影响下金融科技的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期,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于金融科技具有压缩成本的作用且使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备受许多行业追捧。
金融科技给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促进金融机构优化进步
随着金融科技的到来,丰富了金融产品数量与种类,同时也拓宽了金融产品交易的渠道,这让传统金融机构认识到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纷纷以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对自身进行优化调整。
1.涉足科技金融领域
部分传统金融机构,在看到金融科技发展前景的同时,纷纷涉足科技金融领域,比如: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取科技金融平台股份,参与实际操作经营;通过设立新部门的方式,自主研发科技金融品台等。
2.借助金融科技力量,拓展业务领域
以商业银行为例,存贷款业务的利息差是其获取盈利的主要方式,但通过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流程较长而繁琐,在审核过程中银行不仅需要看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同时也要看贷款申请者的信用与资产情况,在严苛的条件下贷款申请通过率一直都较低。金融科技则改变了这一现状,通过APP等科技产品,只需要通过资料填写、发送即可完成审核与贷款发放,极大的简化了贷款申请的步骤与环节。因此,一些商业银行也开始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探索新的金融领域。如表1所示,各银行都在积极探索金融科技与自身更好地结合方式。通过这些客户端用户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金融产品购销、贷款申请等业务办理。比如:工商银行推出的“积分换购”等,根据客户存贷款业务情况积累的积分,客户只要登录工行银行客户端,便可进行实时兑换。金融科技就如同给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扩宽了传统金融业务范围,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表1 我国主要银行2020年金融科技战略布局
(二)实现金融资源的普惠性
金融科技具有普惠性特征,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建立基础为互联网并构建了一个服务层面广的金融体系,在该体系内企业与居民均可平等的享受各类金融服务。正是由于它具有的普惠性特征,帮助越来越多的人们实现了金融理财。实际上,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信息蔽塞的现状,提高了金融行业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借助手机与电脑等设备可足不出户的完成各类金融业务往来,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资金支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交易信息更对称
互联网增加了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在金融科技中,基于金融科技的影响,打破了传统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性现象,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各类信息有利于客户更全面的了解,有利于金融产品创新。在过去因为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造成了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发展。
金融科技发展对资本市场造成的风险分析
金融科技实际上是金融发展的表现,作为一个新诞生的行业,在诞生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由于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可能出现客户群体小、发展缓慢等现象。但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说,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给资本市场带来的风险主要可概括为: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等三类。
(一)技术风险
技术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古往今来任何科技的进步都是伴随着风险的,金融科技也不例外,当前影响金融科技发展的技术风险主要可以概括三类:第一,软件开发方面导致的风险。比如:由于金融科技的交易时通过互联网完成,无需到银行现场办理,一些不法分子会对交易的界面或网站进行攻击,当人们登陆了带有木马的网址后,而防火墙等又不能及时有效的识别木马网站时,便会导致资金信息的泄露甚至会被不法分子转移资产。第二,病毒程序肆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站识别病毒的能力不断的提升,但黑客技术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特征更为显著,一旦登录未知连接或者点开未知短信均可能使用户陷入被病毒因袭的境地,不利于资金与信息的安全维护。第三,盗取客户身份信息。盗取客户身份信息历来都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比如:一些不法客户端借着低息的噱头吸引用户注册,通过要求用户上传身份证照片等盗取客户信息,开展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虽然给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技术方面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识别技术风险,对用户来说可能会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所以,在金融科技与人们日常利益息息相关的今天,我们在享受金融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注意从技术方面加以完善,比如:提高防火墙的防火效果、加大客户端后台对并病毒的识别能力,不登录不安全的链接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科技发展对资本市场带来的技术风险。
(二)法律风险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金融科技可谓是日新月异。但相反法律的制定与修正则需要经过漫长的研讨过程,这就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不便,从而使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法律风险。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对金融科技的规定涉及较少,监管机构尚不明确。以金融科技诈骗为例,金融科技诈骗是犯罪分子借助互联网络而进行的诈骗行为,它涉及诈骗、互联网和金融,这三方面的主管单位分别是公安局、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当案件发生时可能会出现三方都不管的局面;也可能出现每一方都竞相参与的局面,但每一方调查的侧重点不同,认定标准也存在差异,无论上述两种情况的哪一种情况出现,都不利于金融科技诈骗案件的侦破。可以说,当前我国在金融科技方面还处于制度,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尚不完善的时期,这将导致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相关产业陷入较大的法律风险中。
随着依法治国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也处于法制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是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尚未同经济的发展脚步向匹配,当前我国对金融科技法律、法规的建设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将不利于我国金融科技长期、稳定发展。国外金融科技比我国起步早,部分国家已经拥有了健全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在金融科技方面做出的规定;并结合我国金融科技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金融科技法律、法规,将有利于给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监管风险
当前我国的金融行业的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银行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商业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证券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证券类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随着金融科技的出现,金融科技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不仅开展的有存贷业务,同时也有基金类产品的业务,模糊了分业经营的领域界限。金融的监督的管理机关,在实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认定标准,从而导致监管“空白”的出现,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诱发监管风险,长期发展下去将不利于金融科技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为给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我们应当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督和管理。当前亟需解决的是改变分业监管的模式,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金融业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是就我国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分业经营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因此,我们可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监督管理体系,对金融科技的开展进行监管。监管体系应当包括“一行三会”,工信部、公安部等机构,在监管体系内,各成员分工协作,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即可减少重复劳动、资源浪费,又避免了监管真空的出现,给我国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提供监管保证。
(四)流动性风险
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当资金的需求小于资金供给量时,那么便会导致资金闲置,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由于资金闲置便影响到资金利用效率,造成资源浪费。比如,我们通过淘宝用户,采用支付宝支付方式,当购买商品后支付金额并没有及时打到卖家的账号,而是打到支付宝这个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号里,当买家收到货物并确认付款后,支付金额才会从支付宝机构的账号里转入卖家账号,在这个过程中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机构,便会有大量的沉淀资金产生,为了实现这些流动资金的时间价值收益,可能存在被挪作他用的可能,从而导致流动性风险的产生。
结束语
金融科技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是科技发展与金融进步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对我国各行各业均产生了影响,资本市场也不例外。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我们应该结合资本市场特点与金融科技特点提前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与防范,比如:构建系统的信息披露机制等均有利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但金融科技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为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采取的具体措施要结合金融科技的发展特点与本国的具体国情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