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思政元素 实现三全育人的“旅游经济学”教学研究

2020-11-18罗明凡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营销界 2020年38期
关键词:目的地思政旅游

罗明凡(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研究背景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部分学者对《旅游学概论》《旅游美学》《导游实务》等旅游类课程思政教学有了初步的探索,但是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几乎没有。《旅游经济学》是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为主线,以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联结体为时空载体,深入分析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

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

《旅游经济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文献查阅,选取了旅游与旅游经济活动、旅游客源地与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供给、旅游企业与经营、旅游政策与行业管理共五大核心章节作为主要思政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一)旅游与旅游经济活动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通过以中国所处的不同时期与旅游的发展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古代旅行活动的产生、近代旅游活动的兴起,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现代旅游发展的盛况与中国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坚定学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祖国经济繁荣富强、创造人民幸福生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信心,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路自信。分享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徐霞客游历祖国山河等故事,让学生产生为国为党做贡献的感悟,增强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勇于探索、不畏艰难品格。通过提出旅游活动经历等讨论话题,让学生自己分享亲身经历的旅游活动和所看到的旅游经济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初步形成旅游经济的思维意识。

(二)旅游客源地与旅游需求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介绍旅游客源地的经济作用、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时,通过展示近年来中国旅游者在国际旅游中的统计数据,让学生掌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已经越来越高,旅游需求也逐渐旺盛,我国国际经济实力也已经越来越高,使学生明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结果,是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树立学生唯物辩证矛盾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介绍旅游市场竞争时,选取当前旅游市场零负团费、强制购物,以及“云南宰客事件”“丽江游客被殴打事件”的欺诈宰客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政府规制旅游市场的必要性,高质量旅游服务的重要性。分享“文花枝”等优秀旅游从业人员的案例,增强学生旅游从业的职业素质,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始终把游客放在第一位的服务意识。

(三)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供给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介绍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时,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知名学者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主流观点,使学生树立探究旅游和经济学科理论的学习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让学生观看各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景观图片和视频掌握旅游目的地的类型,使其感知我国锦绣多娇的山河,促进学生端正审美态度,进一步夯实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列举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湘潭韶山、长沙橘子洲等红色旅游目的地,并介绍其革命故事,让学生感知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和为国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感知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少年立志,为党为民辛勤奉献一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形成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品质的意识;通过列举圆明园遗址公园、汶川大地震遗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等黑色旅游目的地,并介绍其发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反思战争与灾难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促使学生理解保护环境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树立文明旅游的意识,强化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健全其心身道德价值体系。

(四)旅游企业与经营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阐述旅游企业的一体化经营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岗位,学习先进的旅游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制度,了解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激发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增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阐述旅游活动的国际化与跨国经营,融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现状,我国的发展优势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情怀。讲授旅游经济的全球化,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并分析全球抗疫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进一步坚定学生的制度自信。

(五)旅游政策与行业管理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介绍旅游产业政策时,在《经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选取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增强学生知法、执法、守法意识。阐述旅游行业管理时,列举无规划无节制地旅游开发的现象及造成的危害,促使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使学生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建议

(一)丰富教学环节设计,精心制作课件

每次课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紧紧围绕课程的内容与对应的思政目标,搜索丰富的视频和图片素材,恰当而生动的案例。例如,观光旅游主要有自然观光、城市观光、名胜观光等三种类型,搜索九寨沟水景观、厦门鼓浪屿景观、黄山景观、重庆市景观等观光旅游目的地图片和马尔代夫岛屿、海南三亚海滩等度假旅游目的地图片,《最美吴中》等旅游形象宣传视频等进行展示。让学生感知我国锦绣多娇的山河,促进学生端正审美态度,进一步夯实民族文化自信。介绍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通过讲述文花枝、最美导游李梧祥等优秀旅游从业人员感人事迹,让学生深刻感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始终把游客放在第一位的服务意识。精心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总结、整理并制作精彩的ppt,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分享课程内容对应的案例。同时其他组同学认真聆听,找出问题,本小组同学进行答辩。教师和学生根据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作为一项作业评分。

(二)增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课堂氛围对于思政元素的融入十分重要,通过互动问答,师与生互动、生与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设计“学习先进的旅游企业”项目。首先让学生成立不同的项目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优秀旅游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制度、人才需求情况,并撰写一份包含企业简介、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制度、人才需求情况、相关建议等内容的报告,并制作ppt进行汇报。在讲述旅游活动环节,设置主题讨论:“你亲身经历的旅游活动有哪些?所看到的旅游经济现象有哪些?”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引入思政元素。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课程思政融合效果

在《旅游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专业知识传授以外,还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和态度价值教育的认知与认同,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吸引学生参与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并与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价值产生共鸣,实现“三全育人”。其次,广泛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播放高清视频、精美旅游照片,让学生感知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目的地思政旅游
向目的地进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迷宫弯弯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动物可笑堂
旅游
目的地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