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翻译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究
——以大学英语四级为例

2020-11-18赵栩卿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控制组实验班段落

赵栩卿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上海 201908)

1 研究背景

自2013 年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后,翻译题型从以往的句子翻译改成了如今的段落翻译,为顺应我国“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战略,四级翻译题型也开始以中华文化为导向,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纵观历年四级真题,翻译部分涉及中国历史、文化、景点、习俗等方面,出现了众多中华文化负载词、成语或谚语等,例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剪纸、泰山、茶文化、丝绸之路、武术、风筝等。所谓的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1]。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本国的文化习俗,还要具备用英语向外人传递中华文化相关信息,即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改革后的四级翻译题型在考察过程当中,无形之中会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为未来当代大学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打下基础,因为只有通过翻译,才能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2],更好地让外国友人了解中文民族优良文化。同时,中华文化作为课程思政的一部分,也让高校英语教师思考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堂中,在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思想品德和文化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祖国,理性看待外来文化[1]。

2 研究目的

根据官方公布的翻译题型要求来看,段落翻译长度约为140 ~160 个字,虽然字数并不多,但是却难倒了大多数学生,每次考试都会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译版本,自然翻译部分的得分也不会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无法将文化负载词用正确地方式翻译成英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的文化负载词因为历史的典故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果学生采取直译的方式则很难准确地表达出其本身的意义。除此之外,在当今大学英语课堂中,阅读材料多为外刊文章、文学作品等,很少有关于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等相关内容的文章。大学英语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也应该让学生具备用外语传播中华文化这一能力,因为跨文化交流不能只局限于“文化理解”层次,也需要拓展到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与“文化影响”方面[3]。刘建金[4]、韩翠萍[5]、宋伊雯[6]等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文化输入而忽视了文化输出,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平时英语课堂中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积累不够充分,很难在考试当中能够做到准确翻译[2]。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把中华文化负载词的讲解和补充融入翻译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更好地应对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也能更好地把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中。为检验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在同事的帮助下开展了一次教学实验。

3 教学实验

3.1 实验假设

此实验基于如下假设:如果把中华文化负载词的补充和讲解融入翻译教学当中,那么学生四级翻译部分的得分会更高。

3.2 实验设计

本实验属于对比研究。本实验选取上海某所高职院校大二的两个班级(一个实验班,一个控制班),其中实验班48 人,控制班45 人,两个班级英语水平相当。首先用16 周的时间在英语课上向实验班详细介绍四级翻译的题型特点和翻译方法,并补充和讲解大量的中华文化负载词和与中华文化相关的中英双语阅读材料,而控制组则只精讲四级翻译部分的内容而不补充额外的内容。学期末,老师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布置同样的翻译题目,并45 分钟之内完成考试,受试者被告知其翻译将作为期末考试成绩。该翻译题目从课外的四级模拟题目当中选取,段落与中华文化相关,但学生以前从未进行过翻译。最后,三位评估教师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翻译内容按照四六级翻译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

3.3 教学方法

3.3.1 翻译实践

任课老师把四级或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段落翻译布置给实验班的学生,让他们进行汉译英,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和参考译文进行比对,思考和反思不足之处,着重拓展和积累中华文化负载词,在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翻译中的困难和应对方法,在实践当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4]。

3.3.2 双语段落赏析

任课教师将实验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在课前阅读不同的中华文化相关的中英双语段落,课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交代段落的相关知识背景,分享段落中文化负载词的英文翻译及方法,并解释其文化及历史内涵,这不仅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能让他们学习用正确的英语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例如谚语、成语、国家政策等。

3.3.3 课堂展示

任课老师将实验班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组学生自行选择不同的中华文化相关话题作为小组作业,例如:中国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传统节日、传统习俗、饮食文化、历史朝代等。课前小组成员需要搜集相关材料,用英语制作电子课件,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展示其作业成果,共同讨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英汉互译的特点。把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与其他组成员分享这一过程,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涉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对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词组翻译把握更加准确[5]。

3.4 数据统计与结果

为保证数据的相对客观性,笔者邀请了三位同事对收集的语料按照四六级翻译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满分15 分,三位老师对每位学生翻译打分的平均值作为其最终分数。实验组班级此次翻译考试的总体平均分为9.38,而控制组班级的平均分为7.84。

4 结语

以上实验证明了如下假设:把中华文化融入英语翻译教学当中,学生在四级翻译部分的得分会更高。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的平均得分高于控制组,这说明在翻译教学中加入中华文化的元素确实能提高学生应对四六级考试翻译部分的应试能力。以上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且也为翻译教学具有一定借鉴价值[6]。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弘扬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也是外语学习的一部分,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媒介,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而高校英语教师正是这一桥梁的构造者。教师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了解关心中西方时事政治、经济、人文、历史、文化等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对翻译材料的初步思考,带着疑问和独到的看法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以便更进一步理解翻译文本所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加以运用正确的翻译策略,把中国的大国形象以第二语言展现给世人,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控制组实验班段落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心理小测试
给商品起名字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