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转变』提升党建质量
2020-11-18刘志儒
□ 刘志儒
天镇县围绕“三年实现整体提升、全面进步”目标要求,抓基层、打基础,破瓶颈、补短板,通过力促“五个转变”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从“履职尽职”向“勇于担当”转变。实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一谋划部署、统一检查指导、统一推进落实、统一考核管理,形成党建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合力。创新“三联党建”工作法,在万家乐移民新区成立党的工作委员会,采取“组织联建、党员联管、社区联治”的办法,把28 个村和周边的党支部整合起来,构建“党工委+支部+楼宇党小组+单元党员”的组织架构,推行诺评式、双重式、闭环式、清单式、智慧式和共建式六大服务,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促进党建工作“融入生产、融入生活、融入组织”,助推农民向市民过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党建融入”向“党建带动”转变。推行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标准化、规范化“三化”建设,通过立项目、定目标、明责任、抓落实,把党建工作“化虚为实”。实施“党建+保姆”新模式,在保姆培训学校分别成立保姆一支部、二支部和流动党支部,开展宣讲宣传、上门服务、培训座谈等活动,引导妇女坚决破除“等靠要”依赖思想,破除“守家恋土、怕丢面子”的旧观念,积极外出务工就业。目前,全县12000 多名妇女接受培训,6000 多名走进北京、天津、太原等大中城市从事家政服务,人均年收入3.5 万元以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从“健全队伍”向“建强队伍”转变。采取逐村排查、5 个1 等措施,选配党支部书记1 名、村委会主任1 名,化解信访矛盾5 件,完善各类制度30 项,圆满完成28 个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任务。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从符合条件的农村“两委”干部、党员后备干部中招收学员98 名,其中专科班71 名,本科班27 名。实施“农村后备干部定向培养工程”,择优选拔12 名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年轻后备干部,到大同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农村经营管理脱产专业培训。举办“天镇县农村(社区)‘领头雁’集中培训班”,对全县农村(社区)“两委”主干、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共计600 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实现党员干部业务能力大提升。
从“基础保障”向“塑造品牌”转变。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社区联治”,提升移民村党组织覆盖水平。争取到人社部帮扶资金200 万元,新建逯家湾镇李二口村、米薪关镇盆儿夭村等5 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结合乡村振兴、移民搬迁等工程,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1 个,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6 个。抢抓省委、省政府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重大机遇,结合现有388 处地上遗址遗存,依托李二口“错长城景观”,全面推进李二口长城博览体验文化公园,构建一个“生态一流”的康养环境,以李二口长城的“一枝独秀”,带出长城沿线21 个旅游扶贫村的“满园春色”。
从“发展产业”向“产业带动”转变。坚持围绕“转型”发展,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的新理念,针对全县农村资源有限、发展条件差等客观条件,通过发展光伏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22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887.438 万元,227 个行政村全部达到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9 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70%,50 万元以上村30 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3%,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依托“万家乐”扶贫产业园,落地投产北京10086 呼叫中心、云南普洱制茶、天津制衣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突破6000 个,除满足有劳动能力居民就近务工需求外,力争实现社会就业、政府收税、企业做强、产值倍增“四效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