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督执纪要有效堵塞“针尖大的窟窿”

2020-11-18吴双鹏陆云霞朱运华

支部建设 2020年20期
关键词:窟窿执纪监督

□吴双鹏 陆云霞 朱运华

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疫情防控工作时,谆谆告诫“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十分形象,发人深省。虽然这是针对疫情防控提出的要求,但运用到正风肃纪反腐上,同样意味深长,令人警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大刀阔斧纠偏正向,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祸患常积于忽微,舟楫常覆于中流。越是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态势的重要关头,越要注重堵塞监督执纪上“针尖大的窟窿”,努力巩固和拓展当前反腐败斗争战果。

一、严密查窟窿,控制“传染”源头,打好纠风除弊的歼灭战

一是突出政治监督。解剖“秦岭案”的现象看本质,面上是拆除违建别墅工作不到位,根子里是没有把“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沉重的教训警示世人,政治跑偏,诸弊丛生,必须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各级党委纪委的首要职责。要围绕真看齐、真追随,始终把政治监督牢牢抓在手中、摆在首要位置,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坚决同危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行为作斗争,坚决反对和纠正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对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指示批示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严肃查处,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狠刹“四风”顽疾。经过一系列重拳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这是危害我们党的肌体健康的一大顽症,更是极易给各类腐化问题提供温床和土壤。要注重靶向治疗,深入分析研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和变异动向,严肃整治懒政庸政怠政问题,严肃纠治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对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不论实效、不负责任的,不管是老问题还是新花样,都要露头就打、点名通报,坚决防止滋生蔓延。同时也要固守和扩大前期战果,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回潮复燃。

三是坚持抓早抓小。现在有一种误区,有的把正风肃纪等同于处理人,只要没有问题线索或信访举报,就觉得风气很好了,就没啥要抓的了,殊不知眼皮下的“无症状感染者”,若不抓早抓小、应收尽收,极易轻症转重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抓党风廉政建设,也要有这种敏锐性预见性,通过广设探照灯、织密监督网、主动敲边鼓,对所谓“小错”“小节”“小事”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理,实现有病早治、小病快治,这既是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也是“四种形态”的要义使然。当然,对破纪违法的极少数,要重拳打出声响和震慑,并搞好案后治理,通过惩治一个,从而唤醒一片、挽救一批。

二、强力堵窟窿,切断“传播”途径,扎牢清风正气的过滤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要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领悟这一重要思想和科学论断,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紧盯可能出现“窟窿”的薄弱处、关键点,以钉钉子精神堵住抓实。

一是防止和纠治廉政教育“重速效、轻长效”的问题。随着正风肃纪反腐步步深入,广大党员干部守身修为的共识愈发自觉,但诸如“抓大放小行不行”“以纪代法行不行”“将功抵过行不行”“为公不究行不行”等问号依然存在,这些疑惑以及暗藏的隐忧,直接反映出跟着通报搞学习、跟着问题搞整顿“雷阵雨式”教育的弊端。事实证明,廉政教育只抓有形的、只管眼前的远远不够,必须长远着眼、长期着力,扎深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子。要坚持常态抓教育,把廉政教育科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一体规划、统筹安排,聚焦党性、突出党风、体现党纪,既突出领导干部和党委机关,又关注普通党员这个大头,既用好反面案例警示震慑,又注重廉政文化熏陶引领,既做到专题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又坚持节点教育与日常教育相衔接,在系统发力、常态用力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正道直行。

二是防止和纠治监督执纪“重招法、轻章法”的问题。面对繁重且标准越来越高的监督执纪任务,各级在实践中探索了很多招法,并收到了成效。招法固然重要,但章法才是根本,特别是随着机构改革、任务拓展,更加需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肃纪,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统筹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划化、法治化。要针对纪委监委协调运行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好相关基础性法规的废、改、立工作,找准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结合部,为各领域、各层级的监督执纪提供法规支撑和制度保证。要着眼规范工作程序,对监督执纪的时机、节点、力量组成、基本方法等环节进行科学设计,确保纪委监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纪监督和依法监察、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执纪审理和执法审理之间深度融合。要坚持挺纪在前,探索和规范实践“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的具体路径,防止初犯就是“重症”的现象,尽最大程度治病救人、维护生态。

三是防止和纠治两个责任“重追责、轻督责”的问题。两个责任是决定监督执纪精度、力度、深度的总阀门。实践中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亡羊补牢、事后追责的代价太大,避免这类问题重演,就必须把事前、事中的督责工作做到位。要把知责作为先手棋,引导各级认清“两个责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反复强调、着力推动的重大课题,这是爱党护党之责、是法定分内之责、是治病救人之责,坚决清除落实责任的思想羁绊。要强化日常监督,在巡视巡察、专项检查、明查暗访等工作中,把两个责任落实情况进一步突出出来,做到有问题统计、有比对分析、有改进意见,通过考察考核,理出明白账,划出好中差,对落实不到位的,注重拿起批评武器,扯着耳朵牵、踩着脚跟推,切实强化各级扛责担事的紧度实感。

三、常态防窟窿,保护“易感”人群,找准防范未然的发力点

一是提高“免疫力”,推进政治生活正常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这是习总书记的告诫,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忽视了这一手,监督执纪必然陷入“以办案论英雄”的窠臼。要以政治的眼光审视“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紧盯党内组织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的苗头动向,对于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纪律意识缩水降温的,及时拉袖提醒,视情猛击一掌,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在党言党的自觉性,提高抵御歪风袭扰的政治定力、思想定力。要把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作为关键环节,突出出来,密切监督,深挖细究集体领导强不强、发扬民主好不好、议事决策程序实不实,着力规范权力运行轨迹,防止出现脱缰野马。

二是撒开“捕蝇网”,深入纠治基层微腐败。蝇贪猛如虎,特别是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特殊背景下,重拳拍蝇显得尤为紧要迫切。要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吃拿卡要、办事不公、挤占利益等“微腐败”问题,对向民生领域特别是扶贫资金伸黑手、动群众利益奶酪的行为,从快处理、从严问责,提升群众的获得度和安全感,为决战决胜提供坚强纪律保证。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广增监督渠道,始终做到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价、让群众检验,真正以实打实的举措,构建党内外正风肃纪反腐的同心圆,厚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三是建强“医疗队”,练就纠风除弊硬本领。医术不过硬,当不了援鄂主力军;身手不过硬,当不好风气护林员。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执纪观,认清正风肃纪反腐是忠诚与背叛的较量,是严肃的政治斗争,纪检监察干部处在激浊扬清第一线,怀的是护党兴党的大情大爱,做的是保护人、挽救人的善人善举,自觉与各种人情陋俗划清界限。在此基础上,要持续推进“三转”,坚持工作目标从“盯违纪”向“防违纪”转变,工作重点从“惩处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转变,工作手段从“突出要案”向“抓早抓小”转变,切实把着力点放在标本兼治上。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律人先律己,健全内控机制,强化自身建设,警惕被“围猎”,严防“灯下黑”,确保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猜你喜欢

窟窿执纪监督
提高审议质量 强化人大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执纪故事三则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亡羊补牢
资中县:“三招”化解乡镇执纪难
三台县:“三大行动”从严执纪
天空的小窟窿
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