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公害淡水养殖病害防治
2020-11-18石玉珍
石玉珍
(通榆县向海水库管理处,吉林白城 137200)
当前,食品安全的问题成为社会与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对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无公害产品是我国渔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无公害的食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流程完成,淡水养殖与海洋养殖不同,淡水养殖需要通过江河,池塘水库等进行鱼虾蟹类产品的养殖,因此,对养殖规模有了一定的限制,加上流动性较差,增加了水产品病害防治的难度。
1 建造养殖水域
养殖水域的建造设计是淡水养殖的关键之处,因此,在进行建造工作之前,要对水源地点进行多方面的严格勘测与检查,确保水质与国家的标准要求一致,方可进行养殖水域的建造。具体来说,水域的水源质量必须满足淡水生物的生产标准,水源中不可含有金属物质与污染物、病原体[1]。
目前,我国的渔业水质生产标准制度较为完善,在进行勘察检测时,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建造。在建造养殖水域场地时,要根据养殖的场地占地面积与规模等综合因素进行设计,保证场地设计的科学性。养殖区域内要设置出入水口与进排水系统,确保各个养殖场都有独立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此外,在引进水源时,要保证水源的安全质量,对水源进行充分的消毒,水源中的水温与氧气含量要同国家规定标准保持一致。
2 消灭病原体
内陆的淡水养殖区域与海洋养殖区域不同,淡水养殖区域水源的流动性较差,因此,定期的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才能保证病原体得到有效地控制与消灭。此外,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病原体的问题,对相关水域的质量进行改善,以达到病原体在根本上被消灭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可以在附近池塘等水域定期的投放生石灰与漂白粉等调节水域水质,在进行投放鱼苗的工作前,要对相关水产品的幼苗全方面的进行检查,参照《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进行检疫。保证幼苗质量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幼苗的繁殖能力。最后,要对养殖场的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消毒,以水质为主,对苗种、养殖场地、饲料、工具这五大方面加强对病原体的防控[2]。
3 选择无公害的渔药
无公害渔药是指渔药的成分中,不存在有毒成分。同时,渔药能够在水域中迅速分解开,并且不会影响水质的质量。一般来说,无公害渔药都有着明确的生产使用标准,要结合具体标准选择无公害渔药进行使用。在进行渔药的使用时,要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的向相关养殖水域中投放无公害渔药。对水域中可能存在的虫害与病毒定期地消杀,坚持防治结合的方式,尽量使用一些对生态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的渔药,进而降低破坏水池生态环境的情况。
此外,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要按照国家的安全标准严格地进行淡水养殖,选择的渔药类型必须是无公害的类型,在根本上保障淡水养殖的科学性与安全性[3]。
4 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进行淡水养殖的过程中,随着不同的季节变化,经常会发生一些季节性的水产品疾病。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做好针对性的疾病防治措施。发生季节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季节气候环境等突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养殖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季节性疾病进行及时准确的防控,可以选择中草药等外用药物进行预防,合理的使用饲料,进而有效地预防疾病[4]。
在选择外用药物时,可以将药物直接洒入养殖水域,进而避免水产品的表皮出现相关疾病。预防季节性疾病时,通常使用的药物是硫酸亚铁,硫酸铜漂白粉也被广泛使用。此外,出现季节性疾病时,可以通过饲料喂养进行防治,在饲料中加入大蒜素能够有效地控制鱼产品出现肠炎。中草药可以有效地控制鱼类经常发生的皮肤病问题,可以采用流苏子等草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鱼产品的抗病能力。以上方法都能够提高疾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保证淡水养殖效益的同时实现了绿色养殖,将二者统一化。
5 提高水产品的抗病能力
5.1 选择优质的品种
在进行养殖工作前,要选择优质的养殖品种进行养殖,品种的质量影响力很大。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间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发生传染病等疾病危害时,部分个体的抗病性能良好,抗病速度较快,能够生存下来。这些抗病性能良好的个体,可以当做重要的选择对象,对这些抗病性能良好的个体进行专门的培育,使种群整体的抗病性能得到有效增强。选择优质的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5]。
5.2 合理投放饲料量
养殖工作中,要注意选择合理的饲料喂养方式,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情况、不同水产品的种类与生长阶段进行针对性的饲料投放。投放饲料量过多,会使水环境受到影响。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投放,不仅能够保证水质质量的正常情况,也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水产品的抗病性能。
5.3 选择良好的水源
在建造养殖场地时,独立的排水口与进水口是必须要设立的,还要建立蓄水池,同时,要保证养殖水池的占地面积,面积足够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也有利于水产品提高抗病性能。随着养殖产品的不断长大与繁衍,生存空间会减少,要注意保证养殖池中充满新鲜干净的水源。
5.4 养殖池做到彻底清理
养殖池中的水产捞捕出来后,应当彻底的对养殖池进行清理,将养殖池中的水全部抽出,将池底的淤泥清理干净,最后进行暴晒,可以对病原体等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的清除,另外,为减少昆虫的出现,养殖场附近的杂草也要进行清除,进而保证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5.5 做好鱼苗的检疫与疾病处理工作
许多鱼苗是从其他地区引进的,因此,在投入使用前,要对鱼苗进行全面的检疫工作,避免购入疫区疫病的鱼苗。如果发现鱼苗患病,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患病或病死的鱼苗,不可随意转移鱼苗或转手出售,也不可丢入其他水域中。患病死亡的鱼苗要及时地掩埋处理,防止疾病的扩散与传播,保证其他水产的安全[6]。
6 不断的完善生产技术标准化
淡水养殖业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标准与操作流程。针对日常的维护工作、疫病预防工作、鱼苗引进工作、渔药投放使用工作、饲料的喂养工作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定向控制是这其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在管理体系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问题,应当加强对淡水养殖业员工的培训工作,进行相关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专业技术水平。
在选择工作人员时,要选拔出技术水平够硬、善于学习钻研的人才加强研究工作,要充分掌握疾病防治的一系列技术,对出现疾病的鱼苗合理用药,科学防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养殖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标准化的情况下开展,进而实现水产品的生产操作标准化,对无公害淡水养殖中的疾病问题,科学正确的防治。
水产养殖业不断地发生安全质量等问题,是多项安全管理制度出台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不断的完善并采取科学正确的相关措施,在水产养殖的工作中,要将每一项制度落到实处,进而保障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保障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7]。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无公害淡水养殖的病害防治工作中,解决养殖水域问题是根本所在,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对水源进行消毒与检验。对鱼苗进行相关的检疫工作,以防鱼苗身上携带病原体污染其他鱼苗与水源,在鱼苗的生长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阶段对鱼苗进行消毒。不同季节要做好水产品发生疾病的相关准备,合理用药。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保障水产品的质量过关,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落到工作实处。进而保证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