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域优势的舞美文化传承
——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民族舞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11-18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舞蹈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然而在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开设的民间舞课程,教学模式仍较为陈旧,为了将民间舞蹈教学模式进行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更新,可以考虑将地域特色融入综合类院校的民间舞教学中。开设地域性民间舞蹈课程,走民族民间特色课程的发展道路,有益于全面提升教学的品质。比如海南大学可在民间舞课程中多角度考察、研究、讲授黎族民间舞的独特风格与元素等,进行创新性的编排,将教学、科研和表演实践结合,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瑰宝,适应时代需要,培养有独特优势与辨识度的青年舞蹈人才。
一、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的独特性
近些年,随着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内许多综合类大学都陆续创办了舞蹈专业,报考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某些地区逾万人之多。而这些学生虽然有的来自于专业艺术高中,但大多数来自于普通高中,不同生源的学情相差较大。相较于毕业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来自专业艺术高中的学生普遍拥有更高的专业水平;而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学生没有像专业院校的学生一样受过集中的高强度专业练习,所以在舞蹈基础方面与专业院校学生相比会有一定差距,但其综合文化素养则通常较高。
在舞蹈课程安排上,现在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普遍照搬专业艺术学院的舞蹈教程。但是考虑到综合类院校的生源大多是从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没有接受过较长时间专业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导致他们基础较弱、条件较差,在没有良好基础的情况下,对于一些专业课程可能无法完全学习透彻,在舞蹈技能与舞台经验的积累上也不占优势。仅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很多学生并不能达到“高、精、尖”的水平。这是导致综合类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效率遭遇瓶颈,部分毕业生就业面临尴尬处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毫无疑问,该问题亦是综合类院校舞蹈专业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同时,当下社会对于舞蹈人才的需求,包括大中小学校舞蹈教师的岗位需求已近相对饱和的状态,这也日益加剧了综合类大学的舞蹈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程度,毕业生毕业后由于就业难而被迫从事与所选专业无关的职业,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笔者任教的海南大学舞蹈专业,目前的就业率是全校倒数。如此严峻的问题值得每一位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的老师深思。
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学院式’、‘课堂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教育师生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牢固树立拯救、传承、创新意识。要使师生认识到:我们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显示出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新形势下已面临严峻挑战,尽管不应完全废弃,但必须进行重估,进行改革。”①赵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新探》,《音乐大观》,2013年第4期。那么,综合类大学的舞蹈专业如何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将大学四年所习得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合理运用比较优势“弯道超车”的可能又在何方?笔者结合本校舞蹈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社会调研与理论思考,以此为基础尝试为当下综合类院校舞蹈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之路进言。
二、地域性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价值:以海南黎族民间舞为例
海南大学,坐落于海南省海口市,而在海南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海南黎族文化、苗族文化等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因此,海南大学的民族民间舞教学,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同时,海南大学作为省内唯一一所211院校,通过其舞蹈专业课程与设置上的改革可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黎族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其为海南世居民族中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并且文化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有海南省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等,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民族特殊文字,但是有五个支系方言,分别是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其中哈方言多为居住在海南岛乐东黎族自治县的人使用,是黎族五种方言人口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哈方言黎族人服饰丰富多彩,极具独特风格。杞方言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使用人口仅次于哈方言,因其居住环境不同,其服饰款式、色彩、图案都略有差异,款式单调,具有地方特色。润方言分布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中部和南部,这些地方的黎族人服饰同样极具独特性,富有颜色鲜艳夺目、色调对比强烈的风格特点,尤其能使女子曼妙的身材与服饰相照应,显得婀娜多姿。赛方言黎族人主要居住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其服饰的工艺制作十分精致,花纹图案样式较为丰富,整体服饰显得庄重大方。美孚方言族人聚居在东方市,其服饰特点较为统一,主要以黑色为底。黎族文化鲜活而具有特色,不仅体现在上述与舞蹈紧密相关的民族服饰方面,他们的民族特色音乐和民族特色舞蹈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然而却鲜为人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黎族的舞蹈也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产劳动、丧葬和祭祀等活动,较为著名的黎族民间舞蹈有《打柴舞》、《舂米舞》、《咚铃伽》等,先后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柴舞》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集体舞蹈,它的舞具主要是由在平地上排列的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棒组成。跳舞时,把两条垫木相隔两米平行放置于地面,再在垫木上放置数对小木棒,“打柴者”分别位于木棒两端并执握木棒端头,两两相对,有节奏有顺序的进行敲打,舞者进入木棒丛中,在木棒一张一开的空隙中,来回跳跃、踩踏,或模仿动物动作,或表现人们劳动状况。《打柴舞》起初源于丧葬活动,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因其舞步轻快活泼,热情奔放,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所以,随着《打柴舞》的逐渐传播,便弱化了宗教色彩部分,注入了更多娱乐成分,并与节庆日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了最具民族风情的舞蹈。而《舂米舞》则是黎族妇女在舂米劳动中创造,逐渐演变而来的民间舞蹈,艺术风格质朴而神秘。其舞蹈动作形态来源于黎族妇女舂米时的动作,是黎族妇女劳动生活的艺术再现。她们以杵臼为道具,通过杵和臼的击打,杵与杵的互击,模拟舂米的劳动动作。《舂米舞》从前只在为黎垌中德高望重的大头人举办葬礼时才进行。大头人的葬礼被称为“摇柴”,是黎族所有丧葬节庆中最为隆重的。“摇柴”一般要进行二七一十四天,在这十四天中,天天都有朋友来吊唁,本家的男女都要待在家里款待来宾,尤其在出殡的这一天,远近大小的亲戚都要前来送殡,所以这期间,所需求的米都要依靠人工舂脱谷壳。因这项辛苦而又紧张的劳动必须由妇女承担,她们为了消除疲劳便有节奏的轮换击舂,已达到带动情绪、减轻劳累的目的,慢慢地便形成了这种节奏感很强的舞蹈,并被赋予了基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含义。《咚铃伽》是流传于海南岛五指山脚下最古老的黎族民间传统舞蹈之一。该舞蹈是双人对打钱铃双刀,传统的表演方式为将一个一米见方的簸箕放置在一个约0.6米左右的木臼上,表演者一人手舞钱铃棍,一人手挥双刀,在木臼簸箕里按一定的招数和套路踩着节奏对打,其动作极具表演性,形式独具一格,有浓厚的黎族民间舞气息。在现代生活方式不断扩展的今天,传统丧葬仪式逐步趋向简化甚至取消,并且随着娱乐方式的丰富,人们已很少把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这些本身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由此导致在民族的传统舞蹈传承上出现断层,这些舞蹈逐渐不再受到重视,传承人也少之又少,黎族的民族舞蹈也就由此面临着濒危的境况。
有鉴于此,我们作为综合类大学的舞美教师,尤其是作为坐落在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海南大学的舞美教师,更有必要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重任。
民族文化不仅是富有特色的艺术表现,也是促进国民创造能力提高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产物,舞蹈也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海南的地域民族民间舞还能够为发展海南的文化旅游事业,提供审美的精神文化食粮
目前,在黎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方面,还没有系统的教材,更没有规范的教学体系。事实上,黎族民间舞蹈动作本身也自古没有成体系的技巧与程式,基本上是以族群模仿与即兴发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传和表演。舞者们少成若天性,并不会有意识地将舞蹈一一划分为基本动作,所以可称为黎族民间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内容很少;同样,舞者们也不会有意识地把他们的表演整合固化为一成不变的作品,所以,完整的传统舞蹈教学作品也数量极少,只有陈翘老师于上世纪70年代整理创作的舞蹈《喜送粮》①陈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南方歌舞团副团长,艺术指导。首届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被誉为“黎族舞蹈之母”。其《喜送粮》系1970年代作品。等少量成果。这使得黎族民间舞蹈无论在舞蹈元素上还是风格形式上,在人们看来都会显得较为单薄,发展也相对落后,似乎没有形成其内在的“规定性”和外在的“体系性”。这就造成人们不清楚黎族舞蹈的跳法,也不了解黎族舞蹈的表现风格特点。随着时间的变迁,社会的转型,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些自然造成是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危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依托于民俗仪式存在的舞蹈,在当今的社会现状下更加容易发生失传的情况。黎族民间舞蹈传承人现已寥寥无几,这些人一旦辞世,将无人能够准确展示黎族舞蹈代代相传的跳法,这是民族民间舞蹈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因此,我们更有义务抓紧进行深入的研究,多采集和留存一些资料,从其看似随意化的多变表现中,寻找美学规律,研究其舞蹈形式及形态特点,进而形成艺术上的归纳和理论上的概括,形成有学习训练价值的民间舞教材,传授给学生,保护好传统黎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呈现和完善其体系,并使其风格特点更加鲜明浓郁。
为更好地传承当代珍贵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海南大学舞蹈专业应肩负起这一重大使命,在大学课程中开设能够体现海南黎族文化及其精神内涵的特色舞蹈课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采风、挖掘,深入了解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传统,从中发现与采撷本地域舞蹈特有的形式与内容,搜集整理出一系列原生态的素材,通过加工处理提升,编排成适应于综合学院学生学习吸收的舞蹈组合,方便学生学习理解,构建出具有规范性的教学体系,并出版有系统的系列教材。有了教材,便更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由浅入深,系统规范地学习,从这些古老而鲜活的舞蹈中吸取养分,逐渐形成海南特有的舞蹈教学特色。通过教材编写和课堂教育,能使本地域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保护、发展;在充分挖掘和继承民族民间特色的同时,又能丰富专业教学,形成极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可见,综合类高校民间舞课程设置,应该做到不断挖掘当地“民间个性”,这既有利于对传统的保护,又有利于人才培育,走特色课程的发展道路,提升教学品质。我们海南大学从海南黎族舞中吸取营养,逐渐形成海南特有的舞蹈教学特色,完全是可以行得通的。进京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黎族舞蹈诗《黎族故事》①总编导彭煜翔,海南省歌舞团团长,2012年,原创舞蹈诗《黎族故事》荣获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等11项大奖。就可以给我们很大的信心。《黎族故事》于2012年6月25日与首都观众见面。作为这次全国会演中海南省唯一的参演剧目,该剧以海南岛黎族祖先传说为主线,以四千年前黎族先民渡海迁徙到海南岛的情、景、梦为魂,通过歌、舞、诗、画等艺术形式,表现了黎族先民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发展历程,书写了一曲黎族儿女勤劳智慧、团结奋斗、开创家园的生命赞歌。
全剧由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和尾声组成,以黎族文化贯穿始终,提取了包括树皮衣、船形屋和黎锦等黎族最原始的文化元素,集合黎族同胞的劳动、丰收、祭祀、爱情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生动再现了黎族的先祖来源、刀耕火种、黎锦纺织以及奔放的爱情等原生态文化,传达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畏艰险、追求美好生活的宏大主题。作为在单一的黎族舞蹈中通过不断的挖掘、整理,创作出的一部属于海南黎族文化的优秀舞剧,《黎族故事》正是值得我们在黎族民间舞教学规划中认真借鉴的成果。曾有人评论:“黎族传统舞蹈是海南中国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的精神文化财富。‘黎族故事’不仅让广大黎族同胞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还让更多不熟悉黎族文化的观众也能了解黎族社会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海南经济文化与民族旅游的发展,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黎族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海南文化的象征。让黎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走出五指山,让黎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及良性循环,文化魅力独特。”①王晔菁:《从舞蹈诗〈黎族故事〉看海南黎族传统舞蹈文化》,《戏剧之家》,2016年第3期。应该说,这个评论是很中肯的,也说明了黎族民间舞的魅力与意义。《黎族故事》的成功,有力地说明研究、传承、整理、弘扬海南少数民族民间舞是大有可为的。同样,以地域的特色民间舞作为当地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资源,也应是大有可为的。
对于海南大学来说,将黎族等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与审美,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里,使学生由浅入深,系统规范化地学习,掌握这些民族舞蹈的基本元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熟悉和理解本地独特的舞蹈语言艺术,进而认识华夏民族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的特色和社会历史语境,挖掘地方民间文化,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地方性人才,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在表演还是编导方面都能够有用武之地,成为无可替代的业务骨干。这无疑体现了舞蹈艺术教学改革的目的,即让民族舞蹈艺术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内容与形式,更符合民族地区教学的特色和学生成长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以地域性民族民间舞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构想
目前,民间舞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大都采用相同的授课教材与课程安排,即汉、藏、蒙、维、朝民间舞单元课。授课的内容和舞蹈组合都大致相同,使民间舞教学面临表面化、单一化的困境,这同时也是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充分挖掘和传承地域独特民族艺术的同时,实现课程建设的特色化,因地制宜的走出一条地域性特色教学的道路,这应该是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路径。
那么,综合类大学如何实现以当地民族民间舞为中心的舞蹈专业民间舞教学改革?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何为“走出去”?就是学生走入民间,与当地各民族人民密切和谐交往,贴近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深入主动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丰富的舞蹈资源之内涵及其所表达的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更有亲身实践所得。这不但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更能让学生与民族民间舞蹈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也便于让学生能够自觉承担起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何为“请进来”?就是学校邀请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传承者走进校园,走近课堂,在学生中展示其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并对学生进行近距离教学,提高学生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了解度,使学生自觉而高效地去了解、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其次,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民间舞课程的设计应建立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生源的实际调整教学工作的侧重,转变人才培育方向,从传统的“重技艺、轻理论”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有着特定目标的“高精尖”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多数生源的弱点是舞蹈功底不够扎实,舞台经验少,身体的柔韧度等也可能略有缺陷,而优点是学习热情较高,文化基础较好。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训练式教学当然仍然不能少,而且还应适当加强,以补足他们的短板,但同时,也应适应他们的长处,重视研究式教学、田野调查式教学的开发,让他们既知其然,又探其所以然,而这些尚未形成学术体系的本地域民族民间舞,显然正适合这样的教学需要。而且,既然追求他们在舞蹈生都掌握的汉、藏、蒙、维、朝民间舞方面独占鳌头是不现实的,那么就应该只将这些作为常识与基础,而以本地域特有的民族民间舞作为培养重点,在这方面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突出比较优势。
再次,在教学实践推进的同时,迅速投入力量编著教材。对于地域性民族民间舞来说,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研究的过程,因此,也应该是教材形成的过程。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创新性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创新性的,将这些创新成果及时加以记录、整理、去粗取精,进行理论化和课程化,就是教材。一方面,这是抢救性保存民族民间舞文化遗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是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打造自身教学与科研品牌的需要。如果这样的教学改革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可以预见,五到十年后,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优秀民族民间舞教材及专著将从我国各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产生。
最后,教学改革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不但在本专业研究和传授地域民族民间舞,而且在校园里普及地域民族民间舞文化,在社会上传播地域民族民间舞文化,让学生们根据所学,在教师指导下编创节目,上舞台、上媒体、进社区、进乡村。这既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的教学手段,更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与民族团结,饯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宗旨,致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担当。
四、适应时代需要,培养优势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国家对民间文艺发展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愈来愈丰富,而百姓对业余文化生活中舞蹈元素的需求也在悄然增长。
仍以我校所在的海南省为例。近几年,海南省各市县群众文化日趋崛起,群众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更多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舞蹈在群众中传播开来。随着群众文化艺术的普及,地方性群众文化教育和编导人才的紧缺,为舞蹈的相关产业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结合这样的现状,综合类院校舞蹈专业应主动融入当地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以植根于当地生活与传统、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舞为前沿阵地,不断开拓舞蹈非专业性普及和群众文艺教育等新的领域,抓住综合类院校生源的特点及优势(除了综合文化素质优势外,综合类院校的学生比起从小以学舞为主、在表演艺术界中生活成长起来的学生,还有着更贴近百姓日常生活,更容易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灵感的优势),建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方案,为群众性、普及性舞蹈的繁荣发展造就人才。这样的举措将会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产生极大的助力,提高综合类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这也是发扬地域优势的一个方面,更是一项长期并繁重的大工程,离不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深入思考、探索、研究和实践,唯有如此,才能日臻完善。
舞蹈是一种人体的艺术,是一种人体生命律动的展示,它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一些经过艺术性加工和提炼的肢体动作作为表现手段,以动作的姿态、音乐的节奏和面部的表情为基本的要素,借助服装、舞台、灯光、布景等辅助手段,鲜明地反应出人们的不同思想、信仰和审美,从而表现出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情感。从中国古代的“大司乐、乐府”到今天的各个层次学校中的舞蹈教育,舞蹈一直以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让人们得到真善美的熏陶。舞蹈来自人民,今天,我们的舞蹈教育也应该突破日益狭隘的专业化藩篱,改变守成心态,从民间汲取灵感和力量,从民间找寻价值与方向,而在这些方面,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是可以化挑战为动力,轻装上阵,整合资源,先行先试的。因此,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民间舞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既为了学生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也为了学校舞蹈教育事业更完善且持续发展,更为了祖国文化瑰宝的传承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持续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