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支部建设》的不了情
2020-11-18□梁冬
□ 梁 冬
人生如歌,岁月如河。回忆往事,有时激越,有时低沉,有时令人振奋,有时令人扼腕;有时让人一次次忆起,有时又让人不忍回想……
上世纪70 年代中期,我从部队回到地方,便开始与《支部建设》杂志打交道。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经40 多年。这期间我先后与《支部建设》几个编辑记者接触,他们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期间我广泛搜集资料,与组织部门联系,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成一篇篇人物通讯、党建信息,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话题和学习的对象。
《支部建设》一段时间更名为《先锋队》,但不管怎么更换名称,初心不改,几十年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围绕一条红线,以党的宣传思想为宗旨。《卷首语》、《专题热议》、《组工园地》、《党建信息》、《先锋人物》、《太行山》、《正反鉴》等栏目为人们所赞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人对四个坚持产生怀疑,这时《支部建设》坚持与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在《大家谈》中让老一代革命家谈体会,起到了很好的释疑解惑效果,弘扬了正能量,起到了指航向的作用。
《组工园地》彰显组工政绩。为了反映组织工作,我多次为《组工园地》写稿。2016 年2 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曾五元给我发来一篇“政工干部在换届中要念好五字经”的文章,我立即发给《支部建设》编辑部,编辑经过认真阅读和修改,很快发了出来。当时全省正在进行基层组织换届,这个“五字经”的发表恰是时候,对当时的基层组织换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先锋人物》栏目,全力彰显先进模范典型。2015 年,党中央在全国开展优秀县委书记评选。我根据实际,采写了我接触过的四任县委书记,发给《支部建设》。很快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说:“我们正需要这样的稿子,往事新忆,让读者看当年领导干部的优良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能够起到很好的教益作用。”编辑部领导决定临时撤换版面,换上了我写的稿子,并加了编者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们曾经在新绛县担任县委书记,任职期间心系民生,情怀百姓,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群众心目中树起了丰碑。”这四任县委书记,在上世纪70 年代后期到90 年代初期,在我们新绛县工作。他们的所做、所为、所言、所行,新绛县许多人都难以忘怀,在新绛县的人民中留下了良好口碑。尽管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他们的言谈举止仍然为全县人民津津乐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想,把他们的事迹整理出来,也许能起到醒世明镜作用,文章写成后,被《支部建设》重点推出,在我们县和运城市产生了很大影响。
时光如梭,我退休后,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我继续为《支部建设》写稿,先后写了《难忘的记忆》《励职践诺 为民谋福》《贺龙赠春联》《雷锋,永不过时的楷模》《用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刘耀梁,一个隐姓埋名的英雄》等文章,都在《支部建设》上刊登。让我感动的是,《支部建设》编辑记者还主动给我打电话、与我连微信,与我一起商讨稿件中的问题。今年,我国遭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我根据新绛县阳王稷益庙的扑蝗图写了一篇《从壁画“驱疫扑蝗图”看古人抗疫情怀》的文章,由于时间紧迫,写作时又用手提电脑,文章中出现许多错白字。编辑记者又为我修正,文章刊登在2020 年第4 期《支部建设》上旬刊,我县读者一片赞扬。我还接到许多外地打来的电话,询问有关信息。我知道这其中有编辑记者的心血,我为他们的幕后无私的工作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