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20-11-18徐晨曦
文_徐晨曦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2016年,教育部等11 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研学旅行的主要任务,明确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以及组织保障,对研学旅行的开展做出宏观指导。文中指出,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研学旅行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念和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地域性和实践性。相比其他学科,地理学科更具有研学旅行的独特优势。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研学旅行无疑是地理实践活动的拓展与延伸。
第一,培养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研学旅行的校外教育活动方式使学生离开局限的课堂,深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研学旅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比如,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设计活动方案,并且掌握使用一些工具的技巧,对研学旅行进行总结与评价等。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必然会对接触到的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产生直观感受,这种感性认识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眼前的现实事物中,达到感性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达成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必然要了解研学旅行区域的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气候、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也对社会环境如政治、经济以及历史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在野外实践中,学生要操作指南针、地图等地理工具,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或团体合作使用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领略山川河流等自然风光之美,还能体会当地风土人情。研学旅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对乡土的眷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同情境中,更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第三,培养人地协调观。“天人合一”的人地协调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也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观点。研学旅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研学旅行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地理学科知识为基础,建立起系统的环境观、人口观,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使学生真正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探索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有效途径。
第四,培养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地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灵魂,地域分异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无论是自然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还是城市的形成、产业布局等,都离不开地域性。失去地域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地理学的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地理学科涉及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门学科,这些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导致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研学旅行使学生身处特定的区域之中,感受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氛围,学会使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研学旅行以旅行的方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乐中真正爱上地理,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体会地理学科的价值。
然而,目前的研学旅行还存在问题,以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未纳入高中教学计划。初中相对于高中而言,拥有较充裕的闲暇时间,初一、初二学生升学压力较小,比较适合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但是由于初中生并未对地理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对许多地理成因问题并未接触与掌握,这就导致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的研究性降低。研学旅行花费时间较长,而高中学习时间紧张,且要面临着高考这一巨大压力;学生高考成绩与学校声誉、教师能力挂钩,导致学校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素质教育,部分学校也并未开展研学旅行,或只是流于形式,缩短研学时间,只研不旅或者只旅不研,缺乏探究深度,并不能发挥研学旅行的作用。
第二,资源缺乏,经费不足。研学旅行时间耗费较长、资金消耗较多,经费预算低则万元以上。发达地区的学校经费充足,有能力制定并完成研学旅行活动。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的收取和教育部门的拨付。虽然教育部门对研学旅行提出了宏观指导意见,但并没有配套财政支持,学校的研学旅行经费就需从家长身上分摊——这对于贫困地区的学校以及家庭来说,承担起来很困难。
第三,缺乏安全保障。研学旅行以集体旅行、集体食宿的方式开展,因此以班级为单位最为合适。集体出行人数较多,人员组织安排较困难,人员的集散与安全,食宿的安排都潜在地对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出很大的考验。研学旅行在我国依然是起步阶段,关于它的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其正面案例过少,加上学生的特殊性,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且高中生大多是未成年学生,应对风险能力较差,导致许多学校因为缺乏经验而不敢冒险开展。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第一,研学旅行区别于普通旅行活动,研究性学习是研学旅行的核心内容,旅行只是研学旅行的载体。突显研究性学习必须开发研学旅行的专业课程,制定专业教材,即将研学旅行系统化、专业化,做到有理论可依,有案例可参考。教材的编写应包含研学旅行区域的概况、研学旅行的路线设计、研学旅行的目标、研学旅行的评价以及研学旅行成功案例等内容。教材编撰的参与者应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且拥有资深教学经验和负责过研学旅行活动的教师,保障研学旅行教材的专业性以及科学性。从国家层面来讲,教育部等部门已经对研学旅行的实施制定了工作目标,提出了工作要求并做出了宏观指导,但学校依然是研学旅行开展的主要单位,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督促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高中生课业繁重,时间紧迫,整天处于高压状态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学旅行可以作为放松的方式,既舒缓身心,又不至于落下功课,学校利用寒暑假时间能够较好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第二,开发研学旅行资源。研学旅行资源不仅仅是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要突出“研学”:在部分旅游资源缺乏的地区,可以从乡土地理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发掘当地乡土特色。比如,将当地农村与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农业地域结构”“城市化”“工业地域结构”等知识点,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农田、城市建设布局、产业分布等都能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现实案例,深化理论知识,拓宽感性认识 ;而在当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既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又培养学生的乡土感情。
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地理特色的地区,可以深挖地理研学资源,建设研学旅行基地,为其他地区开展研学旅行提供帮助;教育部门应设立专项经费用来鼓励学校开展研学旅行,并对贫困学生进行补贴 ;旅游景区以及研学旅行基地应对学校降低收费。
第三,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有4 个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安全性原则应为第一性原则:要建立安全责任机制,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之前要提前向当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以及旅行地旅游部门进行备案,各部门进行协调配合,落实责任主体;要建立安全风险预估机制,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之前,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或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购买意外险及专项保险;建立安全教育机制,对教师进行应急能力培训,为师生举办安全教育讲座,以及对研学旅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