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8邓雪
文_邓雪
微课,即微缩课程,根据某个知识点展开详细论述,时间不超过10 分钟,以录像和动画视频的形式演示,并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也可在网络终端平台上完成传送,使课堂不再受到局限,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微课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并且短小精湛、灵活多变。微课的出现转换了学习模式,优化了学习氛围,打破了课堂流程,其价值意义较为明显。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合理把控化学重点,充分体现微课的价值意义。利用微课,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使学生学习质量及效率大幅度提升。另外,完善高中化学教学步骤,突出化学教学的独特性。
微课特性
首先,微课短小精湛。通常微课时间在10 分钟左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会集中10 分钟左右,因此学习微课时,学生能始终保持专注。从数字空间的角度来看,时间不超过10 分钟的视频占用的内存量比较小,网络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学生在学习微课时很少会遇到卡顿情况,且不会给用于学习的电脑、手机的储存空间带来压力。从知识点讲解的角度来看,微课并非原始课程的压缩版,而是在规定时间内细致且深化地论述某个知识点。
其次,微课具有针对性。在10 分钟内,微课需突出针对性特点,论述某个知识点。
最后,微课生动形象。视频是微课的展现方式,能把知识点动态化,彰显其灵活生动的特性。微课把相对枯燥的语言文字变得活泼有趣,用另一种方式体现知识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第一,打破课堂局限性。利用微课论述某个知识点的时间不超过10 分钟,借助网络空间和社交软件播放,突破了以往课堂的空间局限性,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相对烦琐,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学生通过微课可以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反复学习,使课堂质量及效率呈上升趋势,打破课堂局限性。
第二,激发学习热情。微课能够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讲清楚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感到投入较少精力就能学会知识,通过动画视频的灵活性与生动性,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一节微课只针对某个知识点展开论述,将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个点上,突出内容的针对性,方便学生理解,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强化学生学习动力。
第三,突出化学微观世界。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化学科目中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层次和反应难以用文字表述清晰,同时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只有借助化学实验,学生才能用眼睛观察反应。反应步骤要利用化学分子式加以预测,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化学学习的难度。以有机化学为例,通过微课视频可以清楚地呈现化学反应的每个步骤,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观察,有助于学生快速知晓和掌握分子的活动轨迹,更了解化学微观世界。
微课应用方法
第一,严谨制作课件。微课的呈现方式是录像和动画视频,是一种极具动态性的课件,与静态课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创建微课课件时,要格外看重其严谨性、可靠性、灵活性,将视频动画与教师传授的内容相结合。在高中化学中应用微课,一方面,在撰写视频脚本时,要突出其严谨性,语言组织方面要大方得体,同视频内容一致,清楚地论述视频内容;另一方面,在讲解微课的过程中以某个知识点为主,充分体现针对性特征。此外,在录制微课环节,教师需根据详细的教学方向,不仅要彰显微课特点,还要深化内容,如融合化学概念与实验。
第二,合理协助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微课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所以要确定微课的协助地位与讲解方式,不能使其成为课堂的主要部分,同时也不能将其看成是原始课程的精简版。既然是协助课程,在制作微课过程中便要取舍分明,把难度较大的化学实验用微课视频代替,从而达到协助教学的目的。在应用时,需合理规划,不可太过于依附微课,要结合详细的教学方案和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站在课堂效果的角度展开分析,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融入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扩充教学资源。微课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充教学资源。通过语言论述很难讲清化学反应,而高清教学宣传片的制作细节烦琐,投入资金较多,不利于传播。微课的引入能为视频制作提供便利,内存空间占据小,方便传播,同时又扩充了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网络中引入合适的教学资源,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从内容角度扩充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撰写微课内容,扩充教学资源。
第四,清理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知识点多,部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只看到了化学反应的表面现象,不知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而微课的推行把问题简单化,把知识点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同时还能发送至网络平台,让学生随时观看,深入思考内容本质。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微课变得越发精致、灵活,在各个学科中受到广泛应用。在化学科目中应用微课,能让学生更加喜爱化学学习,提高化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