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病害试验

2020-11-17赵利民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条锈病赤霉病悬浮剂

赵利民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潢川县隆古乡徐庄村粮源家庭农场。该地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肥条件良好,管理水平较高。土壤为水稻土,pH值6.09,有机质质量分数19.78 g/kg。秋作物收获后,统一实行秸秆还田、机械深耕、精细整地。2019年10月26日播种,小麦品种为苏隆128,播种量为17.5 kg/667m2。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药,示范前及示范过程中均未施其他杀菌剂。

(二)防治对象

供试作物为小麦,主要验证试验药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兼顾小麦赤霉病。

(三)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为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当地常规用药对照药剂为4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

(四)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1: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 mL/667m2,无人机施药;处理2:4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 80 mL/667m2,无人机施药;处理3: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 mL/667m2,自走式喷杆机施药;处理4:4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80 mL/667m2,自走式喷杆机施药;处理5:空白对照,仅喷清水。试验不设重复,小区随机排列。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示范区没有施其他对小麦赤霉病或锈病具有防治作用的药剂,各处理田间管理一致。

(五)施药时间和方法

2020年4月9日试验区小麦处于扬花初期,在条锈病平均病叶率4.7%时,各处理按规定剂量及施药方式进行第1次施药,4月16日第2次施药,空白对照区仅喷清水。2次施药均为晴朗天气,微风。施药时采用二次稀释法稀释,均匀喷雾。

二、调查和统计

(一)调查时期

2020年4月9日第1次施药前调查各处理区条锈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数;4月30日最后一次施药后14d调查各处理区条锈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计算综合防效;5月19日赤霉病病情稳定时,调查各处理区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计算综合防效。

(二)调查方法

1.条锈病。每处理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200株,共1000株,调查记载每株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受害程度,以锈病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计算病指和防治效果。调查小麦条锈病的同时调查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兼治情况。

2.赤霉病。每处理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200穗,共1000穗,并根据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区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三)计算方法

(四)产量调查

小麦蜡熟期试验田随机5点取样,每点取1 m2,调查亩穗数;将小麦晒干,称千粒质量;每小区中随机5点取样,每点随机割取100穗,调查穗粒数。计算平均亩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理论产量。在小麦收获时,根据现场实收调查各处理区产量。

三、结果与分析

(一)病害防治效果

1.无人机施药区。处理1对条锈病平均防效为87.8%,高于处理2对条锈病的平均防效78.9%;处理1对赤霉病平均防效为90.7%,高于处理2的防效72.2%。

2.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区。处理3对条锈病平均防效为92.1%,高于处理4对条锈病的平均防效86.5%;处理3对赤霉病平均防效为94.4%,高于处理4的防效81.5%。对相同药剂防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处理3对条锈病和赤霉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2.1%、94.4%,均高于处理1的防效87.8%、90.7%,说明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处理区防效均优于使用无人机施药区。(见表1、表2)

(二)生态效益

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每667 m2用药量40 mL,与当地常規用药4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每667 m2用药量80 mL相比,降低化学农药50%,降低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天敌,提高了小麦的品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三)经济效益

由收获期产量调查结果可知,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的2个处理的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高于当地常规用药的2个处理。进行产量实测可以得出,处理1产量390 kg/667m2,高于处理2(313 kg/667m2);处理3产量402 kg/667m2,高于处理4(341 kg/667m2)。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2个处理的产量较常规用药2个处理产量平均增加69kg,增产率为21.1%,按照小麦单价2元/kg计算,每667 m2收益增加138.0元;较空白对照区增产135.0 kg,增产率51.7%,每667 m2收益增加396.0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四、结论与讨论

(一)供试药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在整个小麦生育期对作物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二)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对条锈病防治效果为87.8%~92.1%,对赤霉病防治效果为90.7%~94.4%,说明供试药剂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主要病害有较好防效,均优于当地常规药剂,且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效果优于无人机施药。

(三)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区小麦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51.7%,与当地常用药相比,增产率为21.1%,每667m2收益增加 138.0元,经济效益显著。

(四)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每667m2用药量40mL,与当地常规用药相比大幅减少农药施用量,促进了农药减施增效和科学安全的使用,建议进行进一步大面积示范,建议使用剂量为40mL/667m2。

猜你喜欢

条锈病赤霉病悬浮剂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小麦条锈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2019年绍虞稻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论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形势及防控对策
成功克隆小麦抗赤霉病关键基因
25%灭幼脲悬浮剂防治山药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