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做法与成效
2020-11-17于冬梅
于冬梅
一、深入推进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技术
(一)深化基础研究
按照“三年一轮回”的原则采集、分析土壤样品,全县根据农作物生产布局、土壤类型安排实施田间试验。在土壤养分分析、田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更新粮食等大田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参数,同时,满足农作物生长与环保的需求。在巩固基础工作、继续做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扩大在设施农业及蔬菜、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上的应用,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
(二)强化农企对接
西平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农企合作,创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模式,物化施肥指导方案,将单纯的技术指导意见物化为“配方肥料”,促进科学施肥技术的落实。西平县通过建立完善基层配方肥供应服务网络、“大配方、小调整”、配肥站、配方信息上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高产创建物化补贴等多种途径,促进配方肥入户到田。
(三)创新服务机制与宣传指导
西平县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支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创新肥料配方制定发布机制,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四)加强宣传指导与示范带动
西平县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下基层,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与各级农业技术人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农田管理遇到的实际问题。全县通过电视专题、施肥建议卡与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等及时向经销企业和农户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知识、发布施肥信息,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二、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一)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模式
全县适用于规模化经营的大面积农田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测墒灌溉与物联网三大技术,由测土配方施肥与测墒灌溉技术确定作物的施肥量与灌溉量,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灌溉施肥的智能化与同步化管理。
(二)移动式水肥一体化机
全县适用于土地分散经营条件下的水肥一体化机,其技术模式是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成果与土壤适时测墒,确定施肥与灌溉量。由一体机将肥液注入田间灌溉管网。
三、研究推广新肥料、新技术和新方法
(一)引进推广机械深施等技术
西平县积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因地制宜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2018年,西平县土肥站结合农机局项目在西平县二郎、盆尧、宋集、谭店等乡镇开展深耕深松和深施技术示范面积0.13万hm2,减少了肥料浪费。
(二)宣传推广施肥“4R”管理方法
要做到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关键是施肥技术的落实。在施肥过程中,坚持“4R”施肥法,即正确的肥料、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施用部位和正确的施用量。“4R”施肥,既可以发挥化肥增产增效的作用,又不损害土壤,从而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推广水溶肥料
在肥料深施的基础上,西平县充分利用农作物叶片养分吸收用量少、效率高、吸收快、转化快的功效,重点推广叶面施肥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增强农作物抗逆应变的能力。2015年,西平县引进示范有机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结合高产创建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的实施,号召农户采取叶面追肥补充营养,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四、稳步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一)全面推进秸秆还田
西平县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使秸秆来源于田、归还于田。
(二)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西平县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鼓励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同时,大力推广“规模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推进沼渣沼液有效利用。
(三)开展周期性深耕深松
西平县全面实施周期性深耕深松。一般深翻土地每3年开展1次,使土壤耕层厚度由现在的15 cm左右提升至25 cm左右,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促进作物根系下扎,全面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
(四)提高耕地质量水平
西平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改善耕地基础条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治理盐碱、改造中低产田,普遍提高耕地地力等级。通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确保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