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暴力问题研究

2020-11-17李文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7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成因高校

李文霞

摘  要:高校校园暴力是给当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伤害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不仅给当事双方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创伤,而且也对社会的长治久安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校园暴力进行界定,以探讨高校校园暴力行为的特点为主路线,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校园暴力的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预防高校校园暴力的相应对策。高校可以从家校合作、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硬件设施等层面展开工作,有效预防高校校园暴力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暴力;高校;暴力特点;成因;对策

一、高校校园暴力的界定

目前,我国学者在对高校校园暴力进行研究时,对其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而作为主导校园暴力的防治政策、法规出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一直缺乏直面高校校园暴力这一已经十分严重的校园问题的勇气,对高校校园暴力概念采取回避和“事故化”的方式对待。

高校校园暴力的定义既要能够概括这一现象的基本特征,反映社会公众对这一现象的基本认识,也要有利于对这一现象的防控,这是在对高校校园暴力进行界定时必须要考虑的前提。只有明确了这一前提,才可能科学、准确地界定什么是校园暴力,也才有可能形成关于高校校园暴力定义的共识。基于这一考虑,大体上可以把高校校园暴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要素:发生在何处?

高校校园暴力的发生空间应包括:与校园秩序和师生安全密切相关的校园周边地区,;延伸至校外空间的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例如:统一开展学生实践活动、集体活动的校外地域;学校监护责任与家长监护责任转移的过渡地区,这一般是指学校放学、放假后,学生返家时校门与家门的连接地域;通过网络延伸出的以学校人、事、物为主要信息、与学校有直接联系的网络空间。如果超出了上述校园的合理辐射范围,则不能界定为高校校园暴力,否则就是过度扩大了校园暴力的外延。

2、主体要素:谁是加害人?

在我国,校园暴力具有明显的“外侵性”特点和“师源性”特点,即大量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的暴力侵害均来自校外侵入人员和学校内的教职员工。从维护校园安全的角度,这种仅将校园暴力实施主体界定为学生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因此我们主张校园暴力的实施主体除了学生外,还应当包括教职员工和校外侵入人员。

3、心理要素:罪过形式是什么?

暴力是在主观心理支配下实施的故意侵害行为,不可能是在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如果是一种过失伤害行为则属于校园事故的范围。

4、被害要素:危害结果是什么?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暴力,校园暴力的侵害客体是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秩序。一般来说校园暴力会同时侵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秩序,但不排除仅侵害其一现象的存在,如以暴力方法故意毁坏校园财产的行为。校园暴力不仅限于对被害人生理的侵害,心理和财产也属于被侵害的对象范围。实际上,在实践中所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例,往往难以把身体与心理的伤害、财产的伤害截然地分离开来。

5、行为要素:以什么样的方式实施的?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暴力的定义,非武力性的故意侵犯行为也属于校园暴力的范围,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在本文中,把在校园内发生频率较高的语言暴力纳入校园暴力的范畴,而且主张使用“攻击行为”[1]一词来阐述校园暴力的行为特征,以此刻意突出校园暴力与一般故意侵犯行为的区别。

综上所述,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在1999年对暴力所做的定义,[2]我们主张:高校校园暴力是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在校园内及周边区域,施暴者对自己、他人、群体或社会等使用体力或其他方式进行威胁或伤害,且其结果产生了或最大可能地导致了受害者的损伤、死亡、心理伤害、发展不良或权益侵害等。

二、校园暴力行为特点和类型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的校园暴力欺凌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并且每次校园暴力事件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例如,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舍友杀人事件等,这些校园暴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教育界中学者专家纷纷对高校校园暴力事件作出深入的分析,同时,根据现已发生的高校校园暴力事件我们可以对高校校园暴力的行为特点和类型进行分析。

(一)从校园暴力的性质来讲,主要是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

显性暴力,是指明显暴露在外的暴力行为。如某高校学生因为日常口角而拳脚相加甚至动用凶器伤人。通常行为人往往性格急躁,一般都是因为不满他人的行为或语言引起自身情绪失控,直接针对他人进行爆发式的攻击性行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他人的伤害,且以身体伤害为主。同时在访谈过程中,很多人提到了“打骂”或是“施暴”的词语,其实也客观反映出了学生在面对矛盾时的盲目冲动。

隐性暴力,是一种隐含的、不易察觉的暴力。行为人往往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当其内心长期积压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途径时,很小的事件就容易引起行为人行为失调。行为人有时成为施暴者,有时也可能是受害者,如校园内学生自伤或自杀行为。从访谈的结果来看,“起绰号”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大家都习以为常,但也暴露出了这种形式的校园暴力最易让人忽视。

(二)从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来讲,主要是硬暴力和软暴力

硬暴力,是指校园凶杀、身体伤害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伤害行为。破坏力大,影响极坏。软暴力如心里暴力和语言暴力。心里暴力是指用言语、表情、态度等对他人的内心造成伤害的行为。如某高校学生因为患病受到同学的孤立和歧视,最后选择了自杀的行为。

大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采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谩骂、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行为,致使他人精神上或心理上感受痛苦、伤害、反感或不舒服等,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伤害和暴力行為[3],如恶语伤人,网络上故意诋毁某人等。还有一种语言暴力表现为寝室内的“小帮派”间的明争暗讽、刻意挤兑、指桑骂槐。语言暴力使受暴者于无形间感到被孤立,从而否定自我,使脆弱的心灵布满了阴霾。语言暴力既能发生在同学之间,也能发生在师生之间。

三、高校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暴力行为与个体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而人的生理是心理的基础。通常,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处于18-25岁这个年龄段,正值青年初期,属于发展过渡期。处于发展过渡期的大学生由于迅速走向成熟而给自身带来许多积极面,如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强、自尊心特别强等,但当客观条件不具备时,某些本来可能属于积极面的特点会呈现出消极的表现,所以,大学生难免在社会认知、个性特征、沟通技巧等心理方面表现不成熟,这都会对其暴力行为造成影响。就个体认知而言,如果大学生对暴力持有肯定态度,对受害者缺少同情能力,不能体会受害者的痛苦,那么其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就个性特征而言,从受害者角度来看,有研究证实,那些具有阴柔特质和分裂型人格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施暴对象。施暴者则更容易被外界刺激激怒,加之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容易表现出侵犯或攻击行为。就沟通技巧而言,个体拥有的沟通技巧与暴力行为的发生频率呈负相关。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肥胖、吸烟和饮酒等也是引起校园暴力的危险因素。从访谈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利益冲突”、“性格”、“个人情感纠纷”等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家庭诸要素中,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家庭居住环境等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比如家庭结构中父母分居、离异、死亡等负面因素导致家庭结构功能不健全,青少年无法从家庭中获得必要的关爱、照顾和支持,他们更容易对其他同学实施暴力行为。再如家庭教育方式中的暴力行为,有研究发现家庭暴力行为与校园暴力有着密切关系。除此以外,家庭经济状况不良、父母文化素质不高、教养方式不当、家庭气氛紧张、等情况,都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使其暴露于校园暴力的风险增高。

(三)学校因素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基本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这不仅使得校园暴力问题格外突出,也使得校园暴力问题格外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很显然,校园暴力的产生与学校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例如,对于一些具有暴力倾向、敌对性高或人格扭曲的“问题学生”未能及时检查,没有进行重点教育和管理,最终酿成一桩桩惨案的发生。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价值观形成期,需要来自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却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缺失的现象。大学生在学校会遇到人际冲突、失恋、考试不及格、求职等一系列问题,当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且得不到及时疏导,他们就容易采用极端方式(如暴力行为)解决问题。加之,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有的甚至会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除此之外,青少年易受同龄群体的影响,如果他们结交了行为不良的伙伴,迫于群体压力,他们也极易参与到校园暴力事件中。

(四)社会文化因素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急剧变动时期整个社会显得脱序而迷乱,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其中有些问题对校园暴力的发生亦起着重要影响。首先是暴力文化的泛滥。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暴力文化肆虐横行。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广大学生,为了求得社会的认同,亦必吸收这种暴力文化的不良暗示,于是在校园中经常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其次是大众传媒的影响。为迎合观众与读者的口味以赚取商业利润,许多媒体过分频繁地报道暴力、色情新闻。最后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我国目前尤其是城市各小学、中学、大学附近,随处可见电子游戏机室、网吧、黄色录像厅等,不少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有为了游戏机费而抢劫、勒索同学的,有因为整天逃学上网精神颓废,对教师的教育粗暴反击的,有禁不住黄色录像的诱惑强奸同学的。可见,校园周边环境不加以整顿,必然成为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例如:“GTA”系列的游戏容易让人在游戏里迷失自我。

四、高校校园暴力的预防对策

(一)促成家校合作,防范校园暴力

学校要创造条件和利用环境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者应该在思想教育的层面上找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要帮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自觉地远离校园暴力。作为家长,要主动地加强学习,改变教育理念,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家庭与学校要提高“家校合作”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搭建起家校合作的平台,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重视家长的价值,研究相關的法规政策,取得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支持。筑起防止问题学生产生的第一道防线,从而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素质

大学生自身是预防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首要推动力,学校应在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自身心理状况的觉察能力,当出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控。对于存在暴力倾向或已经出现暴力行为的大学生,学校应为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观看警示片、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制观念,使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在遭遇暴力后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加强硬件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为有效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高校需要从人力和物力两个方面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从人力方面来说,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校园保安队,使校园保安真正起到安保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联系,协作配合,加强校园周边地区的巡逻。从物力方面来说,为校园保安配备一定额防御装备,如金属探测仪、电警棍、防爆盾牌等,以保证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时能真正起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学校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实现视频监控无死角、全覆盖,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值班人员可及时向110报警中心报警,从而预防或制止校园暴力事件。

参考文献

[1]  蔡德辉、杨士隆,《青少年暴力行为:原因、类型与对策》,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120页.

[2]  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67.

[3]  杨金东.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五所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9.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成因高校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