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激趣漫谈

2020-11-17蔡连霞

关键词:名著读书初中语文

蔡连霞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反观我们的阅读教学实际,要想真正把课标落到实处,却绝非易事。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名著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有关这方面地探索也渐趋深入。但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发现,在过于关注成绩和分数的当下,学生的功利化阅读依然比较严重。学生阅读名著的目的变成应付教师要求和应对考试,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更不用说如今的学生还受着电子产品的诱惑,读图时代的冲击及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名著阅读本是何等快乐之事,可是这种快乐却离孩子们越来越远,这无疑是阅读的悲哀,是语文的悲哀。

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名著,走进名著,改变学生功利性阅读的现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体会阅读的快乐。当然这种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为孩子们寻求阅读的幸福体验。

一、 勾连课内外文本,拓宽学生视野,培养阅读期待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我用名著简介或讲故事的方法,巧妙地揭示出名著的冰山一角,轻轻拉开名著的神秘面纱,但又不全部揭开,要让学生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借此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比如在教完朱自清的《春》时,我给学生背诵了他的《荷塘月色》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学生都被这一段美景吸引住了,虽然我只背诵了一段,就有学生跟我交流整篇《荷塘月色》的阅读体会了。用这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自己找时间,甚至是挤时间去阅读这些名著名篇,而且读的不亦乐乎。

二、 组织读书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阅读乐趣

多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会,学生在交流中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的辩论,那些思维火花的碰撞与迸溅,不只会让他们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还会使深度阅读、高质量阅读的产生更为容易。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由于课本所选均是长篇名著中的章节,如《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红楼梦》。这正是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大好时机。于是,我组织学生组成了“三国团”“水浒团”“红楼团”,要求学生喜欢哪部名著就参加哪个团队,查找整理有关资料,课堂上可以讲讲有关的故事,可以谈谈对某一人物或整本书的看法……讲台被我们形象地称作了“百家讲坛”,台上同学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台下没读过这些书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又倍加羡慕,课堂气氛和谐而愉快。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同时对这些古典名著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课下学生的书桌上大都多了一本名著,连课间都被学生利用起来或阅读或辩论了。

三、 巧妙利用寒暑假,保证学生阅读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学生在阅读中成长,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假期里,少布置机械性的练习题,精心为学生推荐文学作品,印发指导阅读的资料,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开展阅读竞赛,看谁读得多,看谁理解得深。开学后,进行师生阅读笔记展评,组织交流会交流所得。这样的作业与检查形式“活泼”,哪有学生不喜欢的道理。

四、 古老的名著创新地读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朱永新教授也曾说过:“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心,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所以倡导创新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非常重要。

的确,现在的孩子们,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肯定不愿意钻教师为他们预设的阅读框框。那么我们索性放手,鼓励孩子们的个性化阅读,读出新意,倡导对名著的多角度理解。这样的阅读形式使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也会觉得兴味盎然。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将阅读的路越走越宽,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享受阅读”在情感上征服学生。古人于谦有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如果在教师的影响和引导下学生真正做到了将好书当做自己多情的故人,达到“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境界,如苏轼般“立志读尽人间书”,那对学生而言,岂不是一生幸福?

猜你喜欢

名著读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