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

2020-11-17李小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导入文化意识高中英语

李小红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和融合。在该时代背景下,文化导入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已经变得愈发重要,由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在当前高考制度下,文化导入教学还没有引起学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也缺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本文主要依据文化导入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文化导入教学的方法,以期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导入;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149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基于文化导入的相关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教学原则进行了探索,认为文化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英语学习积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把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最终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文化导入教学不能是随意的,应该是为英语教学服务的。一般而言,文化导入教学应该遵循相关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灵活性原则等。

一、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数次修订,从最开始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到后来直接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出要求,培养教师的跨文化意识,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当今社会,文化信息无处不在,教师应该意识到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应是同步发生的,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文化,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将有價值的文化信息传达给学生,提高其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适应性。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除了定期的教学培训之外,很多教师都会关注各种英语教学的公众号,看到好的教学文章都会在英语教研群里分享。教师还会寻找合适的TED演讲视频,每天晚自习前在各班统一播放,给学生渗透更多与时俱进的英语资源。其次,教师应该主动去各种英语语言环境中学习,给学生传输正确和地道的文化知识。只有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能力提高了,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具备同样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更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社交练习。课堂虽然不是真实的社交场所,但是教师通过设定语言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虚拟的社交情境中学到一定的东西。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他们体验到文化是普遍存在的,从而重视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如笔者曾经告诉学生“The museum is not open to Tom,Dick and Henry”,这句公共提示语的意思是“这个博物馆不对普通人开放”。Tom、Dick和Henry是三个很普通的名字,这句公共标语就是用三个特别常见的名字泛指一般普通群众。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渗透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知识,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

二、研究教材,理解文化信息

目前,英语教材选材广泛,主要和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习俗或者文化节日有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去研究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帮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首先,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中英文化差异。比如,高中英语教材北师大版必修二Unit 5的对话部分,对中英两种文化对待“称赞”的不同应答方式进行了比较:英美人会愉快接受别人的赞美,并回答说“谢谢”;而中国人则习惯谦虚客气地回答“没有没有”。因此,当学生了解了这些文化差异后,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才不会因为文化差异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其次,教师可以尝试挖掘词汇中隐含的文化内涵。通常情况下,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不够,且往往疲于背单词。但是笔者认为,当教师把一些词汇中隐含的文化信息以有趣的方式渗透给学生时,或许可以加强学生对这个单词的记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的应用相关词汇。比如“kick off”有“开始”的意思,且该含义和英美国家的足球文化有关。笔者会告诉学生,当足球赛开始时会由双方队员代表中的一员先踢一下球,然后比赛才会正式开始。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深刻领会到“kick off”的含义和用法,这就是所谓的理解性记忆,这样的记忆也会相对比较长久。因此,教师在词汇中挖掘相关文化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也可以帮助他们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更准确、更地道的词汇进行交际。

三、渗入课堂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堂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的常规环节渗透文化知识,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对于提高学生对文化信息的了解和消化吸收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以下方法教学。首先,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每节课利用预备铃之后的课前3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Duty Report),既充分利用了零碎时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将文化信息的渗透穿插在词汇讲解过程中,比如各种颜色的形容词。在英语中,这些形容词除了对应的颜色之外,还有很多派生的意思。如果单纯让学生背诵词汇含义是比较枯燥无聊的,于是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不同的例句,让学生来猜例句中颜色词汇的意思。通过例句给学生渗透词汇中隐含的文化信息,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以及对单词的记忆。最后,补充与教材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教材课文内容往往包含很多西方文化信息,但是短短一篇文章难以将所有要表达的文化信息都呈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材进行相关的补充。

总之,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它来进行交际。语言教学是无法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如何更科学地进行文化导入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与掌握,完成培养跨文化交际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全建强.外语教材如何体现跨文化交际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1(3):39-41.

[2]王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及其效果探究[J].中学生英语,2014(24):50-51.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344900)

猜你喜欢

文化导入文化意识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浅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文化导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析商务日语教学中日本企业文化的导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