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20-11-17曹志斌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有效性效率

曹志斌

摘 要: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较低的教学效率对有效教学造成了很大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研究解决方案,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本人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对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有效性

面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三点有益的建议:

第一是要加强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中增加学生对课本的认识程度。第二是开展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的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是应该采用课堂展示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改变课堂的状态,才能提高历史的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做好了这三点,就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现。

一、进行课前预习以促进有效教学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历史是悠久的,同样也是很有效果的。但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前预习教学法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课前预习的有效程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导致不能很好地坚持课前预习。第二是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较低,在课前预习中往往抓不住重点,使预习不能有效的开展。针对上述两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学生在预习西周初期的政治制度之前,教师就应该向学生做出一些指导,预习西周初期的政治制度应该先了解西周初期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分封制,这是本节课所要预习的重点知识。学生在明白了预习的重点之后,就不会在预习中盲目看课本,而是有针对性地预习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这对有效预习的开展很有好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提问,在课上只有通过提问的方式才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认真预习的同学应该提出表扬,对未进行充分预习的同学应该加强监督,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二、开展课堂讨论以促进有效教学

当前,很多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究其原因不外乎历史课堂气氛沉闷。在当前的历史课程中,基本都是传统类型的课堂模式,即教师整节课都在讲授,而学生整节课只能被动听课,无法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秦朝的建立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讨论在秦的建立过程中都有哪些主要人物。有了讨论的问题往往就可以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一同学说“在秦建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的雄才大略造就了秦帝国”。另一同学说“在秦建立的过程中李斯是一位重要的人物,李斯是当时秦国的宰相”。还有学生说“在秦的建立过程中武将王翦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是王翦以六十万大军消灭了强大的楚国”。在课堂讨论中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本,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很有好处。

三、进行课堂展示以促进有效教学

课堂展示在教学中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课堂展示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方法。但不同于以往课堂模式下的问题回答,课堂展示是让学生面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答案。面对答案,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或是对答案进行补充,使课堂教学在作答、质疑、补充中完成。在课堂展示中,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文景之治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课堂展示教学法。教师可以提问:文景之治形成的历史原因有哪些?经过思考,一位同学说“文景之治的形成和文景二帝的励精图治有很大的关系”。另一位同学听后补充说“文景之治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汉初经历了秦末的战乱,人民渴望安定,在此时期统治者顺应民意,休养生息,所以有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经过第一位同学的展示和第二位同学的补充,一个重要的问题就解决了。课堂展示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四、设计课后作业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课后作业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仅仅通过课堂的教学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还需要辅以课后作业,使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设计适合学生的作业。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重视基础类的习题,要侧重于记忆性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样突出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例如,讲解“东汉三国”历史时,课后作业设计就要涉及这一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像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注重的地方。基础类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基础类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发散思维类的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效地练习。

五、延伸历史知识以促进有效教学

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历史史实,教材中体现的都是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但限于篇幅和教学时间,很多的史料在课本中没有完全写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课本,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扩展。

例如,在讲授战国七雄的时候,商鞅变法是重点内容,商鞅变法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商鞅为了取信于民,立木于城门,能搬到城北者就予以五十金,商鞅这样做就是为了使所有的人都相信他颁布的政令。赵武灵王为了使赵国强大,推行了胡服骑射,作为国君的赵武灵王率先换上胡服,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成为战国时期一个强国。

在初中历史中,不仅仅只是政治史,还有文化史。在讲授诗仙李白的时候,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李白的诗风飘逸绝伦、想象丰富,他的诗风继承了屈原的风格,是屈原之后成就最高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讲授杜甫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这是把他的诗同《史记》作比。在教学中,教师对历史知识进行延伸,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历史更有兴趣,也更能促进历史的有效教学。

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以促进有效教学

当前的学生十分缺乏历史思维,缺乏历史思维就无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也就无法有效地学习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要让学生不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历史。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大事,这些大事往往包含着特殊含义,学生学习历史要读懂文字背后的历史意义,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历史。

例如,我国历史上有王安石变法,但因为触动了权贵的利益,变法被迫停止。古代对这次变法多持否定态度,但近代学者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次变法,发现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却是长存的。

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对外开放。鸦片战争的规模不一定比历史上其他战争的规模大,但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确实十分大的。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看待历史问题,可以深刻地理解历史,对历史的有效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此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玉双《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7期。

[2] 彭世金《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考试周刊》2017年第69期。

[3] 王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学周刊》2018年第33期。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有效性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