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的初步探索

2020-11-17陆新娣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网络课堂资料教材

陆新娣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在线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极大冲击,同时也促使我们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线上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线上教学

由于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都延迟开学,开启了“停课不停学”模式。所谓“停课不停学”,就是换一个教学场所,把原本教学的“主战场”从学校搬到家庭,家庭成了师生互动学习的新场所。教师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孩子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在线学习,这种全新的师生互动学习模式,让师生双方都体验到了别样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可以研究的地方。

一、选择合适的线上平台,努力创新教学手段

合适的线上教学平台是实现线上教学的有效载体。居家期间,教研组开会决定,统一向学生推送本学期的名师优课。因为教材是部编版最新教材,没多少名家优课可供选择,更找不到较好的供网络学习的语文资源。我尝试向学生推送了一些一线教师自主研发的优秀微课,时长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不能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化学习,即使学生在线多听几遍,学习效果也很难保证。究竟该怎样进行线上学习,成为迫在眉睫的新问题。

在学校的推荐下,我加入了西沃软件学习群。前期在西沃平台直播的老师们遇到了各种“翻车”,如网络拥堵出不来、进不去,播不了画面、听不到声音,不能生成录播等,社会各界对网络课堂也是唏嘘一片。

此后,我又尝试过瞩目会议与腾讯课堂,但录播不能及时生成。后来我发现钉钉平台能生成及时回放的录播。经过一番摸索,在多次练习之后,我能够正常使用钉钉平台。

为避免卡顿,我果断选择错峰教学,在“大部队”开始直播前或开始撤离时再直播,早上八点半开始,到九点半结束。首次教学,网络比较流畅,以后时间就固定了。于是,在疫情期间,孩子们与我开启早起直播上课的节奏。经过两个月的坚持,我和孩子们都渐渐习惯了网络课堂这一授课模式。

二、提前整合多方资源,引入视频突破重难点

众所周知,要上好一堂语文公开课,需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网络课堂的那一边是五十四名渴望知识的孩子,还有孩子背后的五十四个家庭。教师肯定是要使出浑身解数,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打造让学生与家长都满意的网上课堂。我们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做实做细一切课前准备工作,除制作切合教学实际的精美课件,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摸索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

新的教材、新的教学环境与新的教学模式,都呼唤新的教学方法。为节省时间,我借助西沃云课件的制作模板,根据班级的相关情况提前组织与调整授课环节与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在备课时节省了很多时间。因为是新教材,所以必须提前熟悉,潜心研读,而不是仅仅从教参入手。我从教材重难点出发,从学生已知与未知的学情出发,选择适合班级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点进行设计,让孩子在知识学习的稠密区获得成长。

但是,只有教师讲解,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是不够的,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调动起来。为突破重难点,我利用录屏软件,把一些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视频提前录制并剪辑好,根据实际需要,把截取的视频插入课件,实现随文随堂播放,做到省时高效。视频与音频有着很好的视听效果,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如我提前录制的“草船借箭”“武松打虎”和《红楼梦》中“放风筝”的部分精彩片段(三分钟以内),既不影响课堂的整体教学,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孩子们准确把握名著人物与故事情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网络课堂加之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讲解,孩子很快适应了线上学习这一新型授课模式,并在直播间开心地互动讨论起来。孩子们在直播间可以听到同伴的声音,看到同伴回答问题的身影,以及共同思考系列问题,思考的过程还能以文字的形式留在直播间的相关屏幕上,这跟面对面的课堂完全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直播课堂,教师教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学得趣味盎然,不管是在线回答问题,还是连麦回答问题,都比较踊跃,甚至连一些比较胆小、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也在互动区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甚至有的家长也在旁边听得兴趣盎然。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开始大声地表扬学生,给予他们网络学习的信心与勇气,从而实现了网络互动学习的良性循环。从网络教学的初步尝试来看,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针对教材特点采取新策略—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对于新教材,部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是新的。教师除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也应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比如教学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的相关内容时,师生都应尝试进行新的探索:教材只提供了几个字音与谐音例子,如果让学生搜集类似的谜语和谐音的例子,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搜索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对孩子们课前搜集的字谜与谐音进行整合,科学归类,逐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提高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引导学生把探索汉字现象与汉字规律结合起来。

在网络课堂上,我设计了汇报展示这一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听着孩子们自己准备与组织的汇报展示,连我这个老师也都入了迷,深刻感受到此刻的学生已经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自主活动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习进行有效结合,充分保证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网络课堂所赋予的新特征。

四、抓住学生的成长契机—融语文与思想教育于一体

在设计五年级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时,我试想能否抓住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主题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用情境教育将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融合。

课前我布置搜集资料的工作,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收集疫情数据,比如关于抗疫前线英雄人物的故事,关于爱心捐款与物品的事件,关于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的资料等。因时事性比较强,我号召孩子们请家长帮助共同搜集资料,这样,孩子收集的资料会更加准确与全面。

通过搜集资料,班上所有的孩子不管是在良好的卫生教育,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方面,还是在对生命的思考,对国家的热爱方面,都获得了成长。教学中,我在网络课堂搭建了部分教学框架,所用内容都由孩子们自己搜集资料加以填充。直播间里,一个个孩子来充当小老师,我与其他孩子一起聆听最新最真实的资料,在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里,体验与收获是多重的。课堂有感动,感动于一线医生与护士的奉献,特别是看到钟南山与李兰娟院士的身影,有的孩子哽咽了。看着画面中患者呻吟的身影,看着穿梭忙碌的医生护士,学生对生命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我能想象直播间那一头孩子们眼眶含泪的情景,他们内心涌起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

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过程。从孩子形成的作文初稿来看,所有孩子都写出了真情实感。这次作文教学选择与时事结合,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开放的主题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获得成长。我想这样的课堂、教材与教法,定会让孩子们记忆犹新。

关于语文在线教学实践的探索,我们才刚刚开始。今年疫情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语文在线教学的巨大前景。在未来的探索中,我愿尝试线上与线下双向互动,取其双方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通过在线教学,创设出一种别样的语文课堂。通过线上的直播与录播,打破时间與空间的局限,与线下班级授课相结合,让更多的孩子能更加科学高效地学习语文,这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网络课堂资料教材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模式的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