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藤农学院里的丰收歌

2020-11-17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辅导员 2020年20期
关键词:青藤柿子队员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王 瑛 王 芳

“1、2、3、4、5……”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的柿子林里响起一阵阵孩子们激动的数数声。原来,学校五年级6个中队的队员们正在这里进行柿子采摘比赛。瞧,每个队员手中都拿着各不相同的采摘工具,这些都是队员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劳动重器”。他们或勾、或套、或拧,想方设法让树上的柿子安全落入“囊”中。

队员们摘下的不仅是红彤彤的柿子,更是满满的成就感。他们捧着诱人的柿子没有立刻吃掉,而是先分给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还有老师、门卫爷爷等人。五(3)中队的队员们把柿子送到敬老院,让老人们也能品尝到他们收获的劳动果实,感受到他们的校园生活乐趣。回到家后,队员们还在家长的指导下对柿子进行了创造性的“变身设计”——制作柿子果酱、柿饼、软炸柿果、柿子酒……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向人们呈现了与众不同的“‘柿’界博览会”。

小小柿子林,大大实践地。像这样的劳动体验场地在西夏墅中心小学的青藤农学院里还有不少。

青藤农学院创建于2019年2月。学校的老师们希望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队员们能像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常青藤那样,向下扎根、向上飞扬,人人具有“爱劳动,能担责;会劳动,能自理;勤劳动,能合作;乐劳动,能创新”的“自觉劳动”品格,从而解决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缺少规划、内容脱节,缺少场地、意识淡薄,缺少合力、各自为政,缺少评价、不成体系等现实问题,为队员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离不开实践体验。为此,学校通过拓展校内校外劳动场域,让农耕与现代劳动方式交互体验、与实践有机融合,构建了全员参与、全面开展、全程融入的全景式劳动实践体验阵地——

龙虎农耕园。队员们在“文化长廊”中知农业发展史、学农技知识、悟劳动精神,在“农具互动点”体会劳动的乐趣,在“微农场”亲历种植过程。他们测量自己种下的黄瓜长了多长,清点收获的玉米有多少个,为黄豆苗浇水和除草,用摘下的萝卜腌制萝卜干……每一份劳动都收获满满。

中队“文化胎”。队员们用灵巧的双手改造一个个旧轮胎,并将中队文化融入其中。于是,在中队“文化胎”上,卡通、五彩、奇异的画面一一呈现。他们还在一些轮胎里种上花卉,插上植物名片卡等。漫步在校园里风格迥异、各具魅力的“轮胎秀”场地,人们在欣赏被装饰的轮胎和其中的花卉时,还学习了植物知识,惊叹于队员们的创造力。

最美主题墙。学校自强楼旁原本无人问津的边墙,经过队员们精巧的设计,如今已成为学校的最美主题墙——花墙。队员们在墙上布置网格,挂上自己设计的花盆,盆里放入自己培育的植物,盆外还贴上自己写的标语。斑驳的墙壁就这样一下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更留下了队员们辛勤劳动、智慧分享的身影。

农耕展览馆。校园里占地281平方米、收藏了300多件传统农业工具的农耕展览馆,是少先队活动基地。队员们在这里制作农具自述卡,为农具代言;介绍农具特色,锻炼表达能力;借助各种资源,学习旧农具的使用方法;通过与现代农具的比较研究,增强用劳动改造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

校外实践场。队员们走进身边的果蔬有限公司、刀工具园区,寻访“最美劳动者”,领悟创新精神;走进梅林村、东南村,在手工作坊里学陶艺、制风筝、做木工,体验劳动创造的美;走进田间地头采摘有机蔬菜、割稻、赶鸭,品味劳动的艰辛……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的劳动意识逐渐增强。

四阶课程群,串珠成链

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协作,围绕主题立体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并使之融于日常生活之中,让队员们每天在有意义、有意思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自觉劳动”的品格。为此,学校开发并实施了四阶活动课程。

“我是小管家”,以岗位管理为媒学会生活。学校少先队组织队员们在中队、校园、家庭和社区分别创建小岗位,让中队岗位做到人人有岗、周周评岗、月月有星;学校岗位实行日日反馈、以老带新、不断创新;家庭和社区岗位采用课上指导、课后实践、网络分享的方式推进。队员们在各类岗位管理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抢先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公益的事情主动做,努力学会自理、自立,争做有责任、敢担当、肯奉献的人。

“我是小园丁”,以花、蔬、草、木为媒爱上自然。学校少先队利用农耕园、中队小花架、家庭小菜园、校外实践基地等场所,指导队员们种蔬菜,引导他们体验菜农的酸甜苦辣;带领他们学习花卉、草坪养护知识并进行实践,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提升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我是小博士”,以人、物、知、技为媒爱上探索。中队创建“劳动知识微课堂”,队员们可以进行节气农事知识的学习和劳动妙招的分享;召开“劳动之星”发布会,队员们可以宣讲农学家的故事、身边“劳动达人”的事迹,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增强对劳动和探索的兴趣。

“我是小创客”,以做、学、玩、创为媒爱上创新。为激发队员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励他们用创造性的劳动改善生活、感悟劳动的价值,学校每个年级都确立了为期一学年的创新劳动教育活动主题:一年级是“豆豆乐”,二年级是“蛋蛋趣”,三年级是“瓜瓜香”,四年级是“柿子红”,五年级是“桂花香”,六年级是“青藤梦”。

学校少先队努力在各具特色的劳动活动的有序推进中,实现“做、学、玩、创”一体,并充分利用周边的工具研发中心、三新科技园等创新资源,促进队员们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的切实提升。

一方面是劳动力素质技能偏低。陇西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劳动技能均偏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均为初中文化,从事的工种仅局限于各种粗重的体力劳动和机械性劳动,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由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的要求很不适应,是制约陇西县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瓶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内在制约因素。另一方面务工人员工资水平较低、工作时间长。福州市各大企业的工资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劳务人员的月工资在2 500~3 000元左右,而劳动生产工作时间都在10~11 h(除3班制外)。

节点“活动秀”,助力成长

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抓住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横向打通多方资源,以多彩的活动、多样的方式,有效强化少年儿童的生命体验,为其留下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其获得不同的、丰富的成长经验。因此,在每一个节点的活动中,生长的力量都是鲜活的、实在的、精准的、创新的。

迎新礼,播下“小种子”。春季开学的第一天,队员们会在“劳动孕育美”区域领取“神秘”种子;在“劳动创造美”区域学习种植知识;在“劳动展示美”区域展示假期里自己学到的劳动新本领……这些活动在他们的心田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探究的种子、兴趣的种子、创新的种子。

四季歌,培育“小种子”。 学校少先队顺应自然变化,通过“访春”“嬉夏”“品秋”“暖冬”系列活动,培育队员们的“自觉劳动”品质。比如,在“品秋”系列活动中,一年级队员通过“秋之叶”创作彰显劳动的美丽,二年级队员在“秋之果”变形记中找到劳动的乐趣,三年级队员把“秋之花”的香味写进文字中、融入美食里,四年级队员分享秋天节日的快乐,五年级队员在镜头下捕捉精彩的秋景图,六年级队员对秋天的六大节气进行专项研究。

开园礼,展示“小种子”。在龙虎农耕园的开园仪式上,各年级队员分别用诗句吟唱、故事讲述、实物展示、歌曲演唱、情景表演等形式,展现自己对劳动的认识,表达对劳动的热爱。

丰收节,收获“小种子”。2019年首届“校园丰收节”有四大篇章:队员们在“启丰收之智”篇章中,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在“赏丰收之美”篇章中,呈现“品秋”活动情景;在“品丰收之味”篇章中,进行美食制作与品尝评比;在“竞丰收之乐”篇章中,开展“劳动成果义卖会”和“劳动趣味运动会”……队员们在动脑动手的劳动中收获快乐,实现成长。

劳动节,分享“小种子”。在这个非凡的节日里,队员们登上“我展示,我美丽”午间课程舞台,开展“我挑战,我快乐”假日活动,进行“我创造,我成长”视频分享。大家的劳动意识逐步增强,校园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氛围日渐浓厚。

普及+提高,“五式”并进

学校在严格执行日常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青藤农学院”课程“普及+提高”的实施模式。

“提高”主要是组建红领巾社团,打破年级、中队的界限,满足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队员的个性发展。在实践层面,引导队员们参与种菜、养花、护树、烹饪等活动,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在研究层面,依托学校自主开发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记录手册》,引导队员们进行“收纳术”“节水妙招”“嫁接术”“无土栽培”等小课题研究学习,促进其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根据资源类型、课程组织方式等不同,学校主要以家校合作式、课堂互助式、活动促进式、实践体验式、参赛强化式这五种活动范式,同步推进劳动教育活动的深化,通过全员参与、全科卷入、全面融通,帮助队员们在感悟、合作、探究中激发生命活力,培育“自觉劳动”品质。

立体评价体系,激活正能量

学校坚持多元性、激励性、发展性等评价原则,依据队员们的劳动态度、过程与成果资料,建立了3*3*4立体评价体系,不仅从体现“自觉劳动”的“能自理、勇担责、善合作、会创新”四大方面进行了自主式、同伴式和朋辈式评价,而且结合人手一本的《青藤争辉手册》和《成长的足迹》,记录队员们在中队、学校、家庭、社区等场景中进行劳动实践的情况。

学校通过“劳动积分制”定期评选“劳动之星”,并在每年春秋两季进行菜苗、树苗和花籽的积分兑换,在秋天进行收获节优惠券的兑换。这样的评价方式调动了队员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以劳育德、以劳增知、以劳提能、以劳促创”的目标。

在历时一年半的实践研究中,学校以“涵育自觉劳动者”为宗旨,在青藤农学院这一融物化空间、课程内容、活动体系和评价机制于一体的时空场里,科学规划、大胆实践,主要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成效:

建设了一批劳动教育基地。聚合周边资源,借力专业人士,家、校、社协同共育,让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不断拓展,育人功能得到深入挖掘,并逐步形成有效合力。

架构了一套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学校文化特色,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有序推进,架构课程内容丰富、活动体系扎实、评价机制立体的课程体系,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形成了一支活动辅导队伍。在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中,辅导员们引领队员们通过体验感悟、浸润生发、分享共进等,培育“自觉劳动”品格。辅导员自身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辅导能力迅速提升,优秀辅导员团队逐步形成。

培养了一批新时代劳动小能手。在劳动资源多元、多层、多类的开发与运用中,青藤农学院的教育活动,唤醒了队员们道德成长的主观能动性,使劳动素养的培育扎实落地,一大批新时代劳动小能手茁壮成长。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学校少先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在扎实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努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青藤柿子队员
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甜柿子
山里的柿子红了
聪明的猴妈妈
知是荷香慢墨香 从「青藤白阳」到海上画派
聪明的猴妈妈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来自柿子的烦恼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青藤书屋联语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