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护理用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2020-11-17赵静
赵 静
(扬州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 扬州 225003)
由于长期缺乏运动,骨折卧床患者消化系统功能往往会出现弱化,进而导致便秘问题的出现,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如果不能进行合理干预,还可导致粪性溃疡等病症的产生,不利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因此应积极做好护理工作的有效探索,从而有效预防便秘情况的出现[1]。在骨折卧床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实现便秘问题的有效预防。本次研究针对在骨折卧床患者便秘预防工作中采用中医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入院进行治疗的骨折卧床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2~70岁,平均(47.51±3.86)岁;研究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25~67岁,平均(45.18±3.42)岁;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表示知情同意,在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对象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模式护理:(1)患者监测与患肢护理: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定期监测,同时对患者患肢情况进行有效观察;(2)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有效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对其负性心理进行合理疏导;(3)饮食与运动护理: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同时应根据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活动训练,从而降低便秘出现的可能性。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1)中医按摩护理:以中医手法对患者进行按揉干预,按摩时间通常选择在患者饭后0.5 h左右,在按摩方法上,引导患者保持平躺,医疗人员在患者腹部使用双手进行按揉,按揉方式以顺时针为主,以便有效实现患者直肠与结肠蠕动情况的优化;(2)针灸护理:取患者足三里、大肠腧、气海以及天枢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皮质下、交感、直肠以及大肠使用耳针进行干预;(3)食饵治疗:采用松子仁、黑芝麻以及胡桃肉研磨成粉,加入白蜜,指导患者进行冲服。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便秘发生率与生活质量作为观察指标,其中,便秘情况依据患者实际表现进行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自制评估量表进行评定,量表满分5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分析,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分析,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针对研究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方面,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所优化,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针对研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护理效果(±s)
表1 研究对象护理效果(±s)
组别 n 便秘数量 便秘发生率(%)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50 1 2.00 25.01±2.33 44.85±2.14对照组 50 8 16.00 23.56±1.89 37.65±2.51 x2/t - - 10.366 0.362 10.554 P--<0.05 >0.05 <0.05
3 讨 论
研究显示,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国骨折问题的发生率出现显著提升。从临床的角度来看,骨折主要指患者骨结构出现部分或完全断裂,该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大,虽经手术固定治疗后可以实现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术后患者往往需求进行长期卧床休养[2]。在此过程中,由于患者运动量相对较低,且饮食结构缺乏科学性,从而往往容易导致便秘问题的出现。对此,研究人员指出,为了有效与放患者便秘问题的出现,应积极做好护理工作的有效探索[3]。相关研究表明,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中医按摩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胃肠道蠕动功能的优化,从而帮助患者实现正常排便。同时,中医针灸疗法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对于患者穴位与经络的刺激,对于患者感受器功能的维系与优化具有积极价值[4]。
研究证实,与常规护理相比,积极做好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便秘率的降低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在骨折卧床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中医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实现便秘问题的合理缓解,值得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