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记全球粮食危机历史,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2020-11-17张勇

进出口经理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粮食市场危机粮食

文/张勇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秘书长)

粮食安全既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特殊的2020年,粮食安全突显战略意义。一方面,面对疫情冲击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双重压力,保障粮食安全是稳定国内经济社会的“压舱石”;另一方面,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不仅要谨记全球粮食危机的历史教训,而且要高屋建瓴,制定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新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谨记全球粮食危机历史

上一轮全球粮食危机暴发于2008年,距今不过十余年,但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力仍令人记忆犹新。2007年6月—2008年6月,国际粮价在小麦、玉米和大米价格依次引领下全面飙升,引发世界多国大规模抗议活动,甚至导致有些国家政局动荡。以拉丁美洲地区为例,在2007年阿根廷总统大选期间,数百万名阿根廷人发起全国抵制运动,抗议西红柿价格上涨(西红柿价格有时甚至超过肉价);2008年,萨尔瓦多抗议者走上街头,用敲打锅碗瓢盆的方式要求政府采取行动阻止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而在海地,粮价飙升甚至引爆了一场政局“地震”。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是金融层面(包括弱势美元、美国次贷危机等)、实体层面(供需失衡)和心理预期(通过投机和防御行为形成的集体行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供需失衡导致粮食市场基本面恶化。影响供给侧的因素包括世界粮食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粮食生产国气候发生变化并遭遇旱灾、技术进步速度放缓、某些国家对粮食出口进行限制等。影响需求侧的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压力、收入增加、城市化进程及城市中心人口饮食结构升级等。此外,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化肥、种子、杀虫剂、灌溉、运输等投入成本增加,从而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昂贵。其次,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受到多因素制约,如可利用的耕地减少、水和电可获性缺乏及包括研发在内的农业发展投资匮乏导致农业生产率相对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的体制性缺陷强化了这种趋势。再次,生物能源大规模开发对全球粮食的需求和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从而使国际投机者转战粮食市场,进而对粮价飙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防范疫情冲击加剧风险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回顾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就是要以史为鉴,防止全球粮食危机重演。虽然当前包含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下跌周期,与2008年情形迥异,但是诱发粮食危机的供需结构失衡主因没有改变,粮食危机对世界产生的生存和发展威胁一样严重。特别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给一直处于紧平衡和弱平衡的国际粮食市场造成了较大压力。

从生产环节看,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严重依赖于中间品和资本品的投入。这些投入要素的国内或国际供应链因疫情冲击而中断,将导致最终农业产出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的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疫情蔓延及检疫限制措施引发劳动力短缺,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也会严重受损。从贸易环节看,不仅交通物流等因疫情受阻而影响供应链畅通,而且各国政府加强边境检验检疫力度也会间接增加贸易成本。更严重的威胁是,相对于美元的强势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粮食出口国的货币持续贬值会诱使当局者限制出口,以增加国内粮食储备,从而引发国际粮食市场恐慌。另外蝗虫、干旱等自然灾害加剧了这种恐慌程度。从消费环节看,一方面经济深度衰退将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另一方面,低收入阶层受疫情冲击较大,其食品需求可能从果蔬、肉类转向粮食等主食,进而延缓消费结构升级进程。

鉴于此,这场疫情可能在中长期内改变包括生产、贸易、流通、消费等环节在内的全球农业产业链的布局。这种调整具有战略性的深远影响,我国应当未雨绸缪。

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2020年7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基于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初步评估,疫情可能导致全世界食物不足人数在2020年新增8 300万人,至1.32亿人。如此严峻的国际粮食安全形势凸显我国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为应对挑战,我国需要从3个方面全面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首先,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这是“练内功”。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二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无论是我国2020年4月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还是2020年5月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都为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继续深化农产品贸易多元化战略。鉴于中短期内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形势,我国农产品贸易将以建立统筹的战略机制为发展目标:一方面要降低大宗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要保持进口渠道的畅通,形成稳定、多元的供应链。这也符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最后,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要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BRICS)合作机制等多边机制框架下,协调粮食生产大国的贸易政策,积极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做出建设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粮食市场危机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清代的省级粮食市场网络与市场中心——基于粮价和商路视角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我的粮食梦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工作的通知
“危机”中的自信
论我国建立开放式粮食市场体系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