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领导调研报道中抢抓新媒体“活鱼”
2020-11-17杨文刚
文 杨文刚
一、领导调研新闻活鱼多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领导调研往往通过各种调查方式系统客观地收集信息并研究分析,推动下一步的工作。
读者眼里通常枯燥无味的领导调研,其中有没有新闻活鱼呢?适合不适合在新媒体上刊发呢?从公开报道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领导调研对着重点工作去。了解重点工作、项目、事件的进展,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推进下一步工作等。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大多关乎国计民生、百姓生活。领导关心,市民也关心,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进度、推进、预期等都是新闻活鱼。
领导调研对着社会热点去。如就医难、上学远、道路堵、融资贵等。每个热点问题都是社会焦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牵动着大众的神经。领导调研,则是冲着推动问题去的。解决社会热点问题,蕴含大量新闻活鱼。
领导调研对着典型经验去。典型经验做法往往是创新之举,本身就是新闻活鱼,而领导前去调研,则是进一步分析其到底典型不典型,有无借鉴的意义,能不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都隐藏着新闻活鱼。
领导调研对着节点时令去。如午收调研小麦收割、收购等情况,9月1日前调研开学准备情况,春节前调研市场供应情况等,信息量都很大,都有市民关心关注的问题,都有新闻活鱼。
领导调研对着寻找问题去。领导调研要寻找的薄弱环节,都是要协调推进解决的问题,有些甚至是要现场拍板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新闻活鱼,现场拍板解决问题,更是新闻活鱼。如一次亳州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城市“看海”问题,并开会反思城市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迅速意识到这是活鱼,采写了《大雨过后,市长杜延安连夜开会:问心有愧,应该反思,必须检讨!》一文,并优先在新媒体平台上发稿,引发亳州市民热议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引用、评论。
领导调研的目的还有很多,笔者不再一一列举。但以上列举的五种类型,已经较为充分说明了领导调研中有新闻活鱼,只要把活鱼找出来,也适合在新媒体上刊发。
二、抓不住活鱼原因分析
形成思维定式。很多记者长期跑领导活动,形成了思维定式,稿件也严重程序化。仅仅从领导的角度出发,把采访写稿注意力都放在了领导去了哪里,讲了什么话,认为领导活动就应该这样写,既容易,又保险,还不犯错,但没有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没有从新闻的角度出发,没有想到读者希望了解到怎样的信息。在这种思维定式的指导下,记者往往没有抓活鱼的意识。
缺乏新媒体意识。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移动优先既是战略,也是业内共识。但一些新闻单位缺乏新媒体意识,一些编辑记者思想上依然没有转过弯来,没有危机感,仍然四平八稳地按照传统媒体那一套写稿,稿件见报后随便往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上一放,阅读量不高,甚至是个位数。新媒体时代还按照传统媒体的套路来,新瓶装旧酒,当然不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缺乏新媒体意识,达不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记者也失去了抓活鱼的动力。
失去新闻敏感。领导调研可能天天有,记者长期跑领导调研,对一些鲜活的新闻线索视而不见、见怪不怪。长期下去,失去了对新闻活鱼的敏感,失去了工作激情,失去了捕捉新闻活鱼的能力,业务水平也会大打折扣,从而错失了新闻活鱼。
存在惰性心理。有些时候,记者明明看到了领导调研中的活鱼,也意识到了活鱼的价值,但既然是抓活鱼,大多时候需要比按部就班的报道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需要补充采访,有时需要换种思路写稿,有时可能还要承诺一定的风险,记者如果存在惰性心理,就会选择得过且过,主动放弃活鱼。
身心沉不下去。有时活鱼浮在水面,只要愿意就能抓到,有时活鱼藏在水面之下,需要深挖。跑领导调研活动,实打实下到基层,面对面接触一线。对记者来说,是很好的锻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挖活鱼的机会。但有些记者人下去了,心却没有下去,采访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想到采访的素材够不够,够了就采访本一合,不听不问不记,充当起新闻看客,而没有想到要深挖活鱼。
三、如何抢抓新媒体活鱼
树立抢抓意识。新闻时效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对时效性又提出了新要求。如果还按照报纸对时效性的要求来操作,新闻活鱼很可能变死鱼,失去了传播价值,或者价值大打折扣。所以,要想在领导调研报道中抓到活鱼,必须树立抢抓意识。目前,亳州晚报鼓励记者在现场写稿、用手机拍照、写稿,然后迅速回传到单位,尽快编发。如一次笔者跟随亳州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时发现,调研的一项内容是亳州市区将新建下穿商合杭铁路桥。这个消息之前还没有报道过,是活鱼。笔者立马在调研路上用手机写稿,并及时回传后方,当天上午的调研还没有结束,我们的稿件就在亳州晚报官方微信发出了。无论是市领导,还是普通市民都很关注,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也提升了亳州晚报新媒体的影响力。
实施移动优先。前文已经说了,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移动优先既是战略,也是业内共识。但关键要落到实处。目前,亳州晚报所有的自采稿件要求统统先上传到新媒体平台,由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按照自身需要,优先选用。对重磅稿件,在移动优先的同时,在报纸上刊发时会打上二维码,形成互动。
健全激励机制。有激励才有动力。对在新媒体各平台刊发的稿件,亳州晚报实行单独计算绩效,按照阅读量的多少划分档次,每个档次对应相应的分值,与报纸发稿绩效分开。同时,每月设立新媒体好稿奖进行奖励。另外,对阅读量超过十万、六万的稿件,另外单独奖励。目前,亳州晚报每月有三分之一的记者,其新媒体绩效可以与报纸绩效持平,甚至超出了报纸绩效。这极大激励了记者在领导调研采访中抓活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容错制度。在领导调研活动采访时给新媒体提供活鱼,无疑增加了记者采访的难度,加大了工作量,很容易忙中出错。对这种错误,笔者以为,要一分为二,客观看待,要建立容错制度,给记者信心、为记者打气,让记者敢于、乐于在领导调研活动采访时抓活鱼,而不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让活鱼跑了。
专业技术支持。在领导调研中,如果有活鱼,可能仅凭前方记者的个人力量,受客观条件、时间的限制,无法抓上来。这时就需要后方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这种支持配合,包括但不仅仅限于后方编辑加上背景资料、图片、制作图标等,更是技术力量的支持。因为,新媒体时代,不仅是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是传播技术的变革。这,必须依靠专业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