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激活力党建引领促“六保”
2020-11-17□
□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密集出台对冲政策,对症下药加强调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当前,疫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在国外流行和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新情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六保”重大部署,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影响的底线要求,也是稳定经济基本盘、兜底民生底线的重要支撑。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重申“六稳”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六保”是党中央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坚持底线思维、着眼全局、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部署。对“六稳”和“六保”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在4月23日召开的部分省市经济形势视频座谈会上讲到,“在当前形势下,做到‘六保’是底线,而实现‘六稳’是目标。‘保’和‘稳’是一个区间:保是稳的基础,也是前提。只有切实做到‘六保’,才能实现‘六稳’”。先“六保”托底生存下来,后“六稳”控局重整行装,再稳中求进扩大战果。因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六保”的提出体现了经济运行的底线思维,相比“稳”,“保”强调的程度更深、力度更大,意味着“六保”是所有政策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中央都把就业放在首位。从“六保”的具体内涵来说,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分别居于前两位,但就业从哪里来,基本民生能不能保得住,“蓄水池”和“压舱石”还在于市场主体,而广大的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便是保住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最重要最基本的市场主体,也只有这三方面都保住了,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基层运转才有保障基础和具体抓手,可以说“一保”连着“五保”。相反,一旦广大的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如果撑不过去这次疫情的冲击,出现大面积关门倒闭的现象,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保企业就是稳就业,稳就业就是稳经济、稳社会、稳民生。
当前,非公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税收的主来源、就业的主渠道,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引擎。甘肃省非公经济虽然体量还不算大,小、散、弱的特征也比较明显,但是在经济大盘中已经唱起了主角,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企业数量占到市场主体的98%左右,进出口总值占全省的43%以上,贡献了全省40%以上的税收,带动近60%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拉动全省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贡献率超过44%。加之甘肃省非公经济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非公经济组织的复工复产和高质量发展,对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及稳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全省非公经济组织与落实“六保”任务密不可分。
怎样才能把众多的非公经济组织有效地凝聚起来,为完成“六保”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答案就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在工作实践中,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增强做好“六保”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积极组织动员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稳”“六保”及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保”要求,组织引导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高政治站位,紧跟中央部署,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效检验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落实“六保”要求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做好“六保”工作的强大力量,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双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是围绕“六保”任务,推动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六保”要求,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服务“六保”中担当作为,精准发力,持续有力服务中心工作,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降低门槛、减轻税负、金融扶持、创业就业、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稳企惠企政策,大力推动非公企业在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劳务用工等方面互帮互助,引导非公企业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非公企业党组织要与出资人充分沟通对接,引导企业围绕落实“六保”要求,结合企业发展和自身优势,细化工作措施,使企业发展与落实“六保”要求联系在一起,在落实好“六保”要求的同时,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要发挥好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积极引导非公企业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对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正视困难问题,在危机中看到商机,合理安排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确保企业发展持续稳步向好;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强化“底线”思维,自觉做守法经营的模范,维护市场秩序的模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尽量做到不裁员、少裁员、稳就业,尽最大可能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供应链优势,通过迅速复产达产,为上下游产业链接安全、流通顺畅发挥应有的作用;紧紧围绕基本民生及粮食和能源安全,想方设法开拓市场、增加产量,保障物资供应,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是突出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促进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开展“红色引擎激活力,党建引领促‘六保’”活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职工群众凝聚起来、把活动开展起来、把作用发挥出来,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以及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不断引导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作表率、当先锋,助推企业形成创新发展的“红色引擎”。要找准党建工作与促进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深入开展“三亮”“三创”活动和劳动竞赛,促进党建工作与助推企业长效发展深度融合,组织党员为恢复生产和促进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激励广大党员及员工立足岗位,发挥作用,争当先锋,作出贡献。非公企业党组织要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措施,通过组织开展政策专题辅导学习、召开党企恳谈会、贡献“金点子”、建立党员先锋队、培树先进典型等活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六保”要求落实。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制度机制”和“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重要指示要求,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的前提下,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好“千企帮千村、党建促脱贫”行动,引导更多非公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行动中,汇聚更加强大的脱贫攻坚力量,通过项目实施、产业帮扶使企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取得“双赢”,确保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