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阈下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路径探究
——以武汉大学“微宣传”工作为例
2020-11-17吴江龙
◎吴江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这一思想为互联网内容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部分,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近年来,武汉大学积极运用新技术打造新媒体平台,优化内容供给,创新传播形式,不断提升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借力新技术提升传播力
校园媒体发展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 和大众传播媒体一样,每一次发展都与媒体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当前, 新兴媒体已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微宣传”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应有题中之义。 2009 年,武汉大学开通官方微博, 是全国最早开通官方微博的高校之一;2014 年开通官方微信,近年来相继开通头条号、人民号、抖音号、 快手号等十余个官方新媒体平台, 粉丝量超过500万。 仅武汉大学官方微信,每年文章的阅读总量超过千万。一系列有影响力、活跃度高的新兴媒体平台的建立,不仅打通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界限,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同时构建了武汉大学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矩阵,极大地提升了高校新闻工作的传播力,使新媒体的“民间舆论场”更好地服务于“主流媒体舆论场”。
除了运用新技术搭建各类校园官方新媒体平台同时,传统的教育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相比,武汉大学新媒体还借助传播技术的革新, 将媒体发展的前沿技术转化为信息传播手段,着力打造了一个融合文字和图片报道、音频和视频生产、H5 和动漫制作甚至是VR、AR 和游戏,以及视频直播的“融媒体”平台,成为校园新媒体宣传和网络育人的新载体。
优化内容供给提升引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受众在哪里、读者在哪里、用户在哪里, 我们的工作重点就在哪里。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44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9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 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高达99.1%。 从网民年龄结构看,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4.6%;职业结构上,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6.0%。可以看出, 新兴媒体已成为网民特别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青年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素养,对新兴媒体具有极大的热情,但过载的信息和各类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面向师生群体开展新闻舆论工作,应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和立场,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势,建立因势利导的传播意识,培养和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 发挥高校媒体平台特别是新兴媒体平台在青年学生中的导向作用。
在策划优质内容时, 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增强用户意识和产品意识。武汉大学融媒体中心在开展新闻策划时,注重内容抓住“风口”,围绕重大的新闻节点,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头脑风暴,提前做好策划。 注重内容做成“产品”,制作长图、短视频、H5、动漫手绘等具有特色产品,由单一式向融合式的传播模式转化。 注重内容做出“新意”,策划或有创意、或接地气、或有温度、或有情怀的内容。 通过生动的新媒体话语接近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又通过潜移默化的主流价值输送鼓舞年轻人、引导年轻人,从而使得教育政务新媒体宣传能入耳,入脑,入心。
创新传播形式提升影响力
随着媒介环境的剧烈变化, 社会公众对新闻资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主流媒体在弘扬主旋律时,要了解社会师生和公众需求, 要改变旧有的单方面灌输与唱独角戏式的报道内容与形式, 要着力创新传播形式, 运用生动的新媒体话语和融媒体形态,不断推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品力作,让“微宣传”接地气、通人心,使新媒体的“民间舆论场”更好地服务于“主流媒体舆论场”,不断释放“指尖上的正能量”。
2019 年被称为中国5G 元年。 从发牌到商用、从终端到应用,5G 技术逐步赋能各行业生态。2019 年3 月,武汉大学樱花开放期间, 为了让更多社会公众能欣赏到武大樱花开放盛况,武汉大学融媒体中心充分运用5G 技术,通过利用“互联网+”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行了一场为时90 分钟的5G+4K 云赏樱直播。 直播通过在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多视角部署多个高清全景摄像头,采用天空和地面结合的方式,通过无人机、地面移动、固定摄像头等多个点位,360 度全景采集樱花节现场实时视频画面,并通过5G 网络传输技术实时传输切换,打造了一个实时立体高清直播体系。此外,直播过程采用社团展示与现场采访相结合的形式,穿插了多位学者、学子包括游客的采访,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赏樱政策、樱花种类介绍、樱花背后的故事等,通过融入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艺术性等内容,丰富直播层次,让社会公众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多角度高清欣赏武大樱花绽放盛景的同时,感受百年武大浓厚的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云赏樱直播通过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等十多个平台同步播出后,全网点击量超过7 千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强化网络思维提升公信力
有学者认为,新闻舆论公信力,在“四力”中至关重要。新闻媒 体的公信力、 政府机构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公信力,是需要在传播对象那里得到验证和确认的一种特殊之力。新闻舆论的公信力,是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存在基础,或曰先决条件。 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兴媒体,要自觉强化互联网思维,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舆情演变规律,要跟踪掌握舆论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真正做到在教育重大问题面前不失语、不回避,在教育主题活动中重参与、重互动,才能有效提升教育政务媒体的公信力。
突发事件引起的舆情热点是“民间舆论”和“主流舆论”的博弈场,也是主流价值引导力的试金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虚拟化、复杂化,教育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甚至歪曲和异化现象。 在此背景下,校园媒体应充分发挥监督功能,及时参与及引导,成为“会发声”的媒体。 “会发声”是指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网络思维和网络语言,第一时间进行议题设置、首发权威信息,积极开展正向舆论引导工作,掌握网络话语主导权和情绪主导权,有效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 引导社会公众舆论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微博平台与其他新兴媒体相比,具有更强的媒体属性。针对这一特点,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开通“官方回应”话题,对涉及校园的热点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回应, 为师生和社会公众解疑释惑,不仅建立了一个信息透明、交流畅通的公共话语场,也增强了校园媒体平台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