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信朋友圈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关系
2020-11-17陈睿杰
◎陈睿杰
一、朋友圈中的自我表露与感知风险
适当的自我表露作为人际传播的基础,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抒解个人情绪、调整心理状态。 但当下伴随着网络诈骗、侵犯隐私等新闻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感知到自我表露的风险, 并在此感知基础上进行有选择的表露。 而社交平台上的感知风险和自我表露,这其中存在的矛盾便是本研究的动机所在。
在互联网时代下,除了社交形态的改变,社交媒体也促发新形态的商业模式。对微信来说,朋友圈的应用造就新的营销手段,服务提供商也需大量倚赖消费者表露的讯息。为收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信息或找寻潜在消费者, 企业公司普遍在微信公众号上收集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 或收集个人在朋友圈里公开的信息。 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表露的个人真实姓名、联络方式、地址、教育程度、过去经历、个人真实照片,并显示个人实时动态,通讯簿中好友都能浏览并截取这些数据,若将这些资料作为不法用途,更是涉及如侵犯他人隐私权、利用他人数据获得利益等法律问题。
微信官方显然也意识到了用户隐私表露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17 年3 月, 微信6.5.6 版本在其隐私选项下增设了「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这一选项,包括三天、半年和全部。通过有选择地表露信息,可以体现出用户对所发表信息展示出更强的控制权, 这种控制权可能与用户感知到隐私风险有关。那么,探讨这当中所存在的隐私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行为之间的矛盾与联系便是本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考虑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50 份,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教育水平群体。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了微信使用者的基本特征、风险感知水平、自我表露内容和表露程度等问题。
除此之外, 为了试图了解微信朋友圈使用者感知风险情况下的自我表露现状, 并探讨该矛盾状况下自我表露的深层次原因, 以及对感知风险下的自我表露这一话题的基本态度,本研究在量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后期辅助对少量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以求对研究对象的真实想法、影响因素以及心理过程进行更全面的解读。
(二)变数测量
1.人口统计学因素测量
本研究选取人口统计学因素中的 “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这4 个维度,来测量不同人群之间感知风险自我表露的差异。
2.感知风险测量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感知风险被分为了不同的维度。针对微信朋友圈这一对象具有的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本次研究将感知风险分为时间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隐私风险和财务风险。
感知风险测量结合当代人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习惯,参考黄李明《微博用户自我表露研究》[1]中的问卷,将每一个测量纬度设计两个场景。 使用李克特式量表,被测者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 个程度中选择一个表示对该观点的认可程度,从低至高分别赋值1-5 分,从而获取对感知风险的敏感程度。
3.自我表露测量
考虑到人们在不同生活主题上的自我表露程度也会存在差异,所以,本研究在自我表露程度的测量,选择了基于生活主题的自我表露问卷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包括:态度和观点、爱好和兴趣、学习或工作、钱、个性、身体六个纬度。依据表露程度将评定等级选项由浅至深依次列为:“1”从未在微信朋友圈上说过;“2”说了一些(其他人只得到关于我这方面的一般印象)“3”非常详细地在微信朋友圈上说过(通过微信朋圈能完全了解我,确地描绘我)。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根据研究所需变量测量设计问卷, 并采用克伦巴赫一致性系数来检验感知风险问卷整体的可靠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797,大于0.600,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KMO 值为0.737,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相伴概率P 值为0.000,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因素与感知风险
1.微信朋友圈世界“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角色特征
从研究结果上来看,男性感知的社会风险比女性要强、女性感知的财务风险比男性要强。 这和以往在互联网产品网上购物上的研究结论刚好相反, 网络购物的研究结果是隐私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差异显着,而社会风险差异不显著。但微信和网上购物的形态存在很大差异, 微信上感受到的社会风险和财务风险可能和男女性在当下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和分工存有关系。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方式使得男性更为在乎怎样更好地接触社会, 而不是如何分配家庭收支,而女性更加注重的是财务方面的问题,女性对财务的得失心更重于男性。
2.更好的生存经验决定更强的感知风险能力
在社会风险、隐私风险、财务风险3 个维度上,青年人的感知程度均显着小于中年人的感知程度。 在这样的高风险社会,中年人具备更好的生存能力、更多的生存经验以及更强的感知风险能力,正是由于中年人年龄相长,社会经验更足等原因,从线下延伸到线上的感知风险能力仍然存在。用户若隐私保护意识薄弱, 在内容展示上可能会不经任何处理将真实甚至详尽个人或他人信息传递出去, 成为个人隐私的安全隐患。 中年人在微信朋友圈的感知风险的能力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他们对信息充满着警惕性。
(二)人口统计学因素与自我表露
从微信朋友圈的发布的内容来看, 男性表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态度观点和兴趣爱好上, 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在微信朋友圈表露关于自己身体的信息; 年轻人更愿意表露自己个性、兴趣爱好的一面,而年长的用户则倾向于态度观点类的“养生鸡汤”;高学历类学生在态度观点、爱好兴趣、个性、 身体四个因素的表露意愿均高于相对受教育程度低的用户群体。 由此人口统计学的各项因素探讨出以下微信朋友圈中自我表露特征。
1.更倾向于满足基本心理需要的自我表露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中,女性对于身体,尤其是外貌的自我表露意愿的强烈表达; 年轻人对于自己独一无二青春个性的展现;高学历者对于传递自己获得知识的表达意愿等,都是对自己有利因素的自信表露。 这些用户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这些自己满意的信息时, 他们能够感知这些特定内容的自我表露所获得的收益时大于感知风险的, 也正因此动机选择表露隐私信息。 微信朋友圈中自我表露的根本动机是要满足基本心理需要, 通过展示自己并收获他人关注和赞许以获得自我满足。
2.以社会交往为目的的自我表露
以戈夫曼的自我呈现论来讲, 要想达到有效的社会交往, 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自我表露向目标对象传达美好印象[2]。 从不同年龄、阶层自我表露的不同因素倾向可以推断出,自我表露社会交往动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表露符合自己社会地位的内容,维护现有人际关系;二是表露自我擅长的内容,拓展交际范围。用户企图通过利用微信朋友圈作为平台来向他人传递自己的价值或在与其他人在群体里的表现一致性,以求来获得社会的认同感;或者通过自我表露自己获得了异于大多数人的特殊人生体验, 以此来引起朋友的关注,进而获得他人的认同感。这些认同感从用户自身心理角度来说,舒缓了对身份认同的心理焦虑,获得心理补偿,实现了自我认知的精神满足;从交友角度来说,朋友圈的自我表露维系和强化了人际关系, 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自我认知的渠道。
(三)感知风险与自我表露
1.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熟人和陌生人共存的“圈子”
在感知风险的5 个维度中, 时间风险和心理风险都与自我表露中的身体维度呈显着正相关, 即感知时间风险越大,人们在身体方面表露得越多,感知心理风险越大,身体表露的越多。根据社会渗透理论,社会渗透过程包含定向阶段、试探性的感情交换阶段、感情交换阶段和稳定稳定阶段[3]。 在感知到存在时间风险和心理风险时,人们会选择隐私性相对较弱的信息进行表露,这也解释了结果中好友数量与用户对朋友圈的信任度呈负相关关系。 在自我表露的6 个维度中, 身体方面的表露一方面能让朋友圈里的人有认识接触到自己的渠道, 以促进彼此之间下一步的交往,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暴露个人隐私性信息带来的不安全感,或避免因表露的态度观点类信息与他人不同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2.对人际关系发展的需求会引发适当的自我暴露
当感知到的社会风险越大时, 在自我表露的6 个维度中,人们倾向于表露态度和观点、学习和工作这两个方面的信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实践得出“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人际关系发展”的结论[4]。 所以当个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需要进行社会交往的需求,由于需要融入到社会环境中,需要与其他社会成员有共同的话题,而态度和观点、学习和工作类的话题最能引起共鸣, 因此在感知到自身人际交往方面的社会风险时, 一定程度上表露此类信息是个人发展人际关系、与社会连接的一种有效手段。
3、对于隐私、金钱的高度敏感性
当感知到存在一定的隐私风险时, 人们自我表露的欲望明显降低, 尤其是对金钱方面信息的表露则显得更为保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来说,相较于其他5 个维度,即态度和观点、学习和工作、兴趣和爱好、身体、个性,金钱是相对最具有私密性的信息,当感知到存在财务风险时,人们自我表露的欲望也普遍降低,其中态度和观点、金钱这两个维度的自我表露最为保守。而金钱、有关财务的态度和观点的表露更增加了这种风险, 对微信平台信息保护的不信任以及人们出于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使得人们不愿意在社交平台上表露此方面的信息。
注释:
[1]黄李明:《微博用户自我表露研究》,浙江大学2012年学位论文
[2][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3]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国际新闻界》2009 年第3 期
[4]PETRONIO S. Boundaries of Privacy: Dialectics of Disclo- sure [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