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崖底蝶变

2020-11-17王雯霞

支部建设 2020年34期
关键词:食用菌洪水大棚

□ 王雯霞

佛崖底,一个地处黎城县北部山区、晋冀两省三县交界处的小山村,因村后山崖上有座佛庙而得名。

庚子年中秋时节的一天,记者来到佛崖底村。今年因为闰四月,秋天来得比较迟,但我省晋东南地区的黎城县,由于地处高寒山区无霜期比较短,田野上已是金黄一片。金色的秋天,同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同样令人向往。太阳照射在被群山环抱,熠熠生辉的佛崖底村。整洁有序排列的办公大楼、休闲广场、居民楼,白墙红瓦,别具风格。笔直的街道,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山青、水秀、石韵、村美。

然而,20多年前的佛崖底村,还是一个“鬼见愁”村。由于地处太行山深处,两山夹一沟,自然条件很不好。雨季河水泛滥,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洪水经常把佛崖底村的土地和房屋冲得七零八落。干旱时,土地因浇不上水,又饱受“旱”的苦难,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许多人都不想在佛崖底生活,拖儿带女背井离乡。特别是1996年连续40天的连绵秋雨,使佛崖底村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一夜之间,绿油油、齐刷刷的上百亩庄稼被冲成了乱石河滩,村民居住的房屋有将近一半倒塌。洪灾过后,满目疮痍,村民们欲哭无泪……

站在村里休闲广场雕塑的二十四孝图前,望着街道笔直、干净整洁,花草树木、绿意葳蕤,白墙红瓦、清新雅致的佛崖底村,村民说:佛崖底村“凤凰涅槃”,缘于一个心中有梦的领路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保庆。

1999年,厚实淳朴、精明能干的贾保庆当选村委会主任后,让老百姓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生活开始有了保障。

要让佛崖底村发生质变,首先必须制住洪涝灾害。佛崖底村过去就是这样:“干旱饿死牛,下雨洪水流。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祖祖辈辈没有一个人能够制住洪水。贾保庆不信这个邪,他在竞选村委会主任时发表演说,他说要建一条千米长堤把洪水锁住。贾保庆说得头头是道,村民听得越来越有兴趣;一致推选贾保庆当村委主任。消息传到城里,离家出走的人听了一拍大腿,说:“这个人选对了,我们也不在外面干了,干脆回村跟着贾保庆一同治山治水”。

贾保庆给村民描绘的远景规划是:第一,建一条千米长堤,把洪水锁住。第二,造几百亩地,让村民有地种。农民不种地,吃啥喝啥?靠什么养活家口?第三,建两栋住宅楼,让每家每户都有房子住,再不用担心被洪水冲毁房子。第四,发展田园经济,搞特色产业种植,依靠黄崖洞发展旅游业。

锁住洪水,必须建造一条一千多米的防洪长堤。这对于一个仅有59户219口人的小山村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小工程。他们请来水利专家,以百年一遇的标准进行设计。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和科学测算,将修筑堤坝所需的石头、沙子按人头分配到每家每户,保证有足够的石料建造大堤。而由于村民没有钱,所需要的水泥则以贾保庆自己的名义先行贷款买回到村里。村里全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披星星、戴月亮,经过几年时间修建,终于建成一条高标准的拦洪大堤。他们从5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来土,造了100多亩地。他们对被洪水冲毁的村庄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经过5年多的共同努力,终于建成一个黎城县鲜有、长治市远近闻名的半公园式新佛崖底村。村民搬进了新住宅楼。出门有绿地,村内有公园,有健身活动广场,有游泳池。其中17项用于新农村建设改造较大的工程建设总投资600多万元。

贾保庆初任村委主任时,全村只有12户安装有闭路电视。贾保庆担任村委主任后,为了让全村人在2000年元旦时都能看上闭路电视,看到春节联欢晚会,贾保庆宣布,全村统一安装闭路电视,300元的闭路安装费由个人和集体各出一半。结果仅用三天时间,全村人就全都看上了闭路电视。

佛崖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临近的左权县人到佛崖底村来参观学习,有人半开玩笑说:“你们村的贾保庆是个宝,我们左权县想买,你们卖不卖?”

贾保庆说:“在我上任的这几年里,大年三十晚上凌晨一两点钟才有时间去贴对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七八年。村里的事情太多了。”贾保庆就是这样,把心贴在事业上。他不放心别人,许多事都要亲为。

在贾保庆回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初期,家里有人怪怨他把所有的钱都拿给了村里。儿子与他赌气说:“我父亲,对别人,比对我还亲”。贾保庆说:“对于家庭,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是对于我们村集体来说,我有这个责任,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带领全村人奔富裕、去穷根” 。

在佛崖底村,村民都亲切地称贾保庆为“掌柜”,就是当家人的意思。过去在晋东南地区,有人“走口外”,到了口外就在商铺里干,所以称当家的人为“掌柜”。现在,他们习惯了还延续这个称呼。贾保庆不计较大家叫他什么,只要村民有要求,他二话不说尽量帮助解决。他不计较个人利益,乐为老百姓谋福祉。

村里人看病、读书、盖房、娶媳妇,都习惯了找他商量。向他借钱,只要他有余钱,就会借给村民。村里有人生病,贾保庆知道后,主动捐款给生病的人。贾保庆说:“我虽然能力有限,帮村里人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但我主观上总要尽到作为一个村干部应该尽到的责任。”

经过许多年的努力,村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面貌变了,但是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明显提高。依靠有限的土地和外出打工很难致富。怎么才能使村民快速致富?贾保庆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找专家论证,找村民商量,他们一致认为:一个村要发展,必须要先发展集体经济,有集体经济作支撑,村民的发展才有保障、有靠山。

秉持着让村民快速富起来的宗旨,贾保庆经过多方考察,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一、在佛崖底实施香菇大棚遮阳网覆盖和菌棒自制项目;二、依靠紧挨黄崖洞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事体验、田园采摘项目;三、经营水上乐园和佛祖庙观光项目;四、新建高标准农家乐及配套设施,把佛崖底村打造成一个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综合体”。

为了实现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他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成立了“佛亚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起了“佛崖底田园食用菌种植基地”,为有劳力的贫困户搭建就近务工增收平台。建设了120座食用菌种植大棚的食用菌种植加工基地;建设了标准化仓储基地。在农产品的增产保质、仓储保鲜上下功夫。从菌棒的选择到大棚的建设,从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到质检和市场销售;从技术培训、管理到品牌创建,均由企业负责。他们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佛亚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了农民食用菌、核桃和柿子等鲜品进入我省长治、晋城、太原和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等市场的“传动轴”和“稳定器”。农民有了畅通的销售渠道,收入大增。

如今,沿着佛崖底村宽阔平整的水泥路行进,道路两旁一排排温室大棚排列整齐。佛崖底村共建有21座大棚,装了17万棒菌棒。“一根菌棒可产两三斤菇,加工成干菇市场能卖到三四十块一斤。目前,全村有60名贫困村民通过在食用菌基地务农获得劳动报酬。平时一天挣40元,食用菌成熟时采菇、装棒一天能挣80元左右。村里还有核桃树160多亩,村民久有种植小杂粮的传统,这些也都成为村民走向新生活的收入来源。人们到黄崖洞旅游,很多人就住在佛崖底村,品农家饭、观农村新景,回家的时候再带上一些新鲜蔬菜和土特产品。

一个环境优美、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融合、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农村,正逐渐在佛崖底村变为现实。佛崖底村已被评为“山西省生态文明村”“山西省精神文明村”,2016年被黎城县列为“县级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食用菌洪水大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又见洪水(外二首)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