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读书的刘备为何受大名士待见
2020-11-17刘勃
刘勃
/知名历史学者
在同族叔叔的赞助下,刘备15 岁那年,离开家乡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到京师洛阳,跟随大儒卢植念书。卢植这位大儒,大到什么地步呢?曹操曾追悼卢植,把他比作商朝的商容,郑国的子产,评价是“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当时曹操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大权在握,这算是官方定论。
刘备拜在这样牛的老师门下,简直是天大的福分。但刘备的表现是:“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他好像完全不太珍惜这个学习机会。
《三国演义》大概是觉得这段话比较影响刘备的形象,不同版本,做了不同程度的删节。以东汉末的时代氛围,刘备全力以赴读书的话,回报率不会很高。因为当时读书讲究要有“家学”,你爸爸、你爷爷、你祖爷爷……都是研究这部经典的,你还在研究这部经典,自然而然就透出你的水平比别人高。不然,哪怕你水平确实高,也得不到别人承认。
我们今天无法知道,刘备读书热情不高,是理性判断还是单纯的不喜欢。但可以肯定,他做了一个对自己非常有利的选择——在战争中打出一片天地比较现实。当然,如果是直接以个人身份去投军,那很可能成为炮灰,所以最好能先得到一个军事强人的赏识。
刚巧这样的人物,卢植门下就有一个,就是来自辽西的公孙瓒。事实上刘备创业的起步阶段,和公孙瓒无关,后来追随公孙瓒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他首先还是想要回家乡拉起一支自己的队伍。那需要很多很多钱,刘备的钱有限,就只能靠人格魅力。
刘备虽然不爱读书,但并没有失掉老师的欢心,甚至说,他成功引起了当时一大批顶级的文化人的关注。北海国相孔融遇到麻烦,向刘备求援时,刘备喜出望外说了一句:“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孔融是顶级名士,而刘备根本没想到这个大人物会知道自己。其实名士圈子就那么大,孔融知道刘备,自然是之前和刘备有过接触的名士,对刘备印象很好,为他做了宣传。这当中,很可能就有刘备的老师卢植,还有老领导陈纪。
《华阳国志》里提到,诸葛亮曾回忆说:“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陈元方就是陈纪,是“当世者靡不荣之”的名士;郑康成就是郑玄,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儒。
刘备说自己和他们“周旋”,而且谈论“治乱之道悉矣”,就是把治国之道都讨论遍了。显然不是只聊过一次两次,而且聊得很投机。
因为陈纪做过平原国相,刘备做过平原县令,这有点类似于今天省长和省会市长的关系,在一个城市办公的上下级,经常打交道是难免的。
刘备领徐州牧的时候,郑玄正在徐州。郑玄和卢植是关系很好的同学,和陈纪之间也不陌生,光是对身边吃瓜群众渲染彼此关系有多亲近,都可以聊半天。
《三国演义》里写道:刘备少年时就拜郑玄为师,向袁绍求援时又讨要了一封郑玄的书信,这些内容固然是虚构的,却可以视为是史料基础上的发挥:因为负责跑腿的是孙乾,孙乾是郑玄推荐给刘备的。刘备投靠袁绍、刘表时,都派孙乾负责联络,袁绍、刘表都是名士,孙乾背后有郑玄的影响力,可以扫除很多障碍。
不读书的刘备,怎么就能赢得这么多大名士的好感呢?可能是,大名士的道德声望流誉天下,不缺钱,也不缺政治资源,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为自己服务的军事人才。但不是所有军阀都可以,像公孙瓒、袁术那种违背自己最基本人生信念的,就不行。刘备却让这些名士感受到,这个人虽然不怎么爱读书,但以后可以在战局中承担传统道德捍卫者的角色。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和顶级名士许多赞赏刘备相反,次一等的名士往往最瞧不起刘备,如刘巴。或许走刘备这种路线的人如果能实现阶层跃升,最有挫折感的就是他们。生态位的竞争,终归是最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