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编辑的现状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2020-11-17

记者观察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传统媒体受众

一、新媒体编辑的现状分析

(一)内容编辑深度有待提升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有着传播技术上的优势,其内容更加丰富,并且能以受众需求为基础灵活转变对策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受众也能通过网络的高交互性与新媒体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但单从采编方面来说,新媒体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准入门槛低等因素,相关从业人员的采编水平与传统媒体间存在较大差距,所能提供的新闻信息深度不足、权威性不强也已成为一种常态,信息质量难以满足网络用户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并且在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入驻新媒体平台,使得诸多新媒体人丧失技术优势,如果不能实现信息质量的突破,抓紧“内容为王”这一关键点,则很难留住受众。

(二)新媒体环境混乱

新媒体编辑属于一种新兴职位,与工作相关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很多情况下是摸着石头过河。新媒体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有诸多不同:首先从追求上,新媒体编辑的侧重点在经济效益上,思考以何种方式吸引受众目光,而传统媒体编辑则要保持舆论导向作用;其次在审核流程上,新媒体缺乏健全的审核制度,所以编辑缺乏制度约束,作品质量难以保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新媒体编辑人员直接从网上搜寻新闻,不加修改地上传到自己运营的媒体账号中,不仅缺乏创新,还有可能导致侵权问题的产生,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有时为了博人眼球出现文不对题、内容虚实难辨等状况,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舆论煽动受众情绪,各种蹭热度、没有实质内容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不仅使得网络舆论环境更加复杂,也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新媒体编辑职业能力提升的措施

(一)着力提高新媒体编辑职业素养

新媒体编辑的个人职业素养对新闻传播力有着较大影响,在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从媒体单位来说,要意识到编辑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人才聘用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保障专业对口的同时对其叙事、写作能力进行把控,对人才质量进行把控,这样才能在还原事件真相的同时加入更多的元素,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从编辑个人来说,要着力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探究与学习传统媒体编辑如何把控新闻内容、怎样运用灵巧多变的写作手法来提高新闻质量,并结合新媒体的特殊性对受众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满足媒体单位发展需要的编辑之路。

除此之外,新媒体编辑要运用网络技术的交互优势与受众形成高效互动,不断完善反馈机制,重视受众的意见,在可控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受众所提出的愿望,创新工作模式,开展专题或系列报道,着力提升新闻质量。

(二)明确新媒体编辑的定位

新媒体编辑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率优势为受众带去更新鲜的新闻报道,而新闻时效性与影响力的提升需要以正确导向为基础,如果新闻导向与内容的真实性无法保证,那么无疑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新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新媒体编辑要弘扬社会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闻有价值、有深意。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完善立法,用法律来有针对性地解决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媒体机构自身而言,要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发挥监督作用,对编辑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做到责任到人,如若发现其有违规或有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要严厉惩处,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着力提高编辑团队的整体素养,为自身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鉴别能力

在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中,虚假新闻数量之多难以想象,作为新媒体编辑要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用敏锐目光分析新闻信息真伪,逐步树立职业责任感与自豪感,明确自身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对新媒体在舆论环境中所具备的影响作用进行深入探究,为自己的新闻报道负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编辑要认清自己、明确定位,努力提高职业能力,以高标准、高要求严格要求自身,对采编模式进行创新,在给受众提供更多优质新闻的同时为良好舆论环境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传统媒体受众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影响与冲击的策略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传统媒体微信运作六要诀
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