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系列专题报道

2020-11-17

记者观察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专题报道系列报道日报

一、增强“眼力”“脚力”,打开新闻的源头活水——《杭企技能人才争夺战技术迭代之下的暗流涌动》系列报道

“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体现在新闻专题策划报道上,就要求每一位新闻采编人员都应练就一双慧眼,深入实际,打开新闻的源头活水。

“技,巧也。中国制造加速迈向高端化的进程,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落地杭州,是两化融合下,企业对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渴求,是求而不得的‘绞尽脑汁’,是技师院校的不断创新……”

这是《杭州日报》经济版推出的系列报道——《杭企技能人才争夺战技术迭代之下的暗流涌动》开篇部分。本组策划是缘于跑线记者在对企业采访中发现。比如,在当地著名企业——华日电冰箱生产基地里,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拥有全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线,但是,其具有“高级技师”资格的员工才5人,技师几十人。而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卖到下游企业后,当遇到问题时,却找不到既懂智能制造又懂机器自动化操作的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去解决,因而出现了企业产品卖出去却后期维护跟不上现象。

“为何明明我们的生产线并不比国际著名企业落后,甚至是使用同一设备,但是人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比我们有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不足的原因,从而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技能提升,缺乏优良的工艺保障,产品多以中低端为主,而高端市场仍以国外高端品牌为主。”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负责人金新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方面是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不足,结构性技工荒问题突出,一方面却是智能制造下,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性作用凸显,可以说,技能人才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杭州日报》推出了本组系列报道,希望和企业、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一起探寻方向,并对处于毕业季的应届大学生们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具体来看,该组报道首先抛出当今技能人才市场出现的困局,徐徐展开为破解这一难点痛点,杭州诸多生产企业经营者,技工院校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应对。如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改革:绍兴在全省首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互通机制”,打通了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由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省质监局印发的《浙江省特种设备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评价内容上主张要打破学历、资历、论文门槛,突出特种设备岗位标志性业绩和成果,真正实现“干什么、评什么。” 在人才培养上,企业积极和技工院校合作,实现市场、产业、行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组报道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践行“四力”的结果:通过增强“脚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清楚企业、群众的呼声,同时又通过增强“眼力”,从平常的事件中发现重大意义,从而连续推出这样一组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报道,使“技术迭代之下的暗流涌动”扑面而来。

二、增强“脑力”“笔力”,体现党媒职责使命——“精准帮扶进行时”系列报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了做好杭州参与对口帮扶的宣传报道,今年5月,《杭州日报》联合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启动“对口帮扶西部行”大型采访活动。事实上,为配合这场脱贫攻坚战,早在4年前,《杭州日报》就持续策划推出多篇系列专题报道。如在2018年9月,《杭州日报》先后派出2组记者,前往湖北恩施州和贵州黔东南州进行深入采访,并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分为《之江情暖黔东南》《为有源头活水来》《山水相连天地广》《携手同奔小康路》《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劳务协作天地宽》等6篇文章,全面展现了杭州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为了凸显整组报道的重要性和可读性,该系列报道的每篇作品均在日报头版发表,通过“通讯报道+记者手记”的报道形式,讲述杭州对口帮扶的好故事,实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为了让系列报道更有可读性,整组作品尽量跳出讲述帮扶工作就大量使用工作资料的模式,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通过具有标志性、现象级的事件或案例,凸显文章主题。如在《携手同奔小康路》文章中,记者在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窑场村一处山坡上,看到一块竖立的牌子,一打听,原来这是浙江本土龙头企业海亮集团旗下明康汇在该地的蛋鸡项目,也是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项目。

舍近求远在浙江之外发展养殖项目,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影响,企业又是如何看待该项目的?记者通过对项目负责人的深入采访,得出了“杭州有好的技术和市场,恩施有优质资源,两者合作,恩施优质农产品、硒产品纷纷借势借力走出大山,打开销售新格局的发展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杭州日报》在奔赴湖北恩施州采访时,同样采访了该企业,同样也是偶然发现。原来在疫情期间,在建始产的鸡蛋无法运到杭州。大量鸡蛋滞留在场里,而鸡又不停生产,怎么办?经过与鸡场负责人电话沟通得知,当地政府共采购了14000箱鸡蛋,已解鸡场之困。通过这个故事,让东西部扶贫协作有了更新一层意义,不仅是东部帮西部,东西部互相帮,相互受益,这才能真正持续地帮扶。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时代的见证者、社情世情的瞭望哨,“脑力”“笔力”是保证。只有全面提升策划水平、语言表达水平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浓墨重彩做好主题报道,体现党媒担当。

三、不断增强“四力”,创新报道传播手段——服务地方中心工作,两会融媒体报道亮点纷呈

作为党的“喉舌”,地方党报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传递权威声音是新闻宣传工作重点。例如,《杭州日报》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一带一路 杭州行动》系列报道,推出的背景就是为充分展示杭州加快融入“一带一路”的新探索新气象新作为,全方位反映杭州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亮点,激发更多的杭州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本组报道共分为“网上丝路 联通世界”“创新之城 逐梦世界”“文化名城 走向世界”三个篇章,解读在“一带一路”上的“杭州故事”“杭州样本”。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在生产制作时必须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传统纸媒的策划报道中,文字是论据的载体,而到了全媒体时代,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所以,地方党报要想提升专题报道传播力,使原本高大上的主题系列报道更接地气,必须增强新媒体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实现报道多平台、多渠道分发。

如上文所提到的《杭州日报》“对口帮扶西部行”大型采访活动,在纸媒发布的同时,还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在新闻客户端以专题形式进行同步刊载。报道推出后,在党委政府、部委办局和人民群众当中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得到了读者的好评,网友的点赞。特别是今年6月份见报的稿件,经过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选用并推荐到全国平台首页后,一天的阅读量就有1200多万,创下杭州学习平台开办以来最高纪录,扩大了稿件的新媒体影响力。

今年4月,在杭州两会期间,《杭州日报》策划推出了《会声会色》专栏,从代表委员心声、市民街采、两会探营等多个方面报道两会,并在报纸版面、微信、H5链接、朋友圈短视频等不同平台呈现。如在朋友圈得到广泛传播的《30秒读懂2020杭州政府工作报告》的H5,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实现了“爆款”目标。

同一时段,《杭州日报》杭+新闻客户端联合文字记者推出了“扛起新担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一把手访谈”栏目,邀请各区、县(市)一把手,就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市两会精神,围绕“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畅谈新思路、新举措。

可以说,这是一次纸媒和新媒的深度合作,彻底打通了纸媒、新媒的“边界”。平日擅长文字的记者大胆走向前台,他们既参与前期策划、撰写采写提纲,又是节目的主持人,与此同时,全媒体中心在视频拍摄和剪辑上下足功夫,不仅加入前期素材、动画制图等元素,还在推出访谈视频的同时,同步推出文字实录,方便读者“悦看”“悦听”“悦读”,从而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综上,专题报道不仅是地方党报的特色,甚至是其重要“法宝”之一。做好专题报道,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统筹能力、策划水平,也是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在激烈竞争中的立身之本。此外,还应注重两个提升: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以党媒的立场为立场、党媒的观点为观点、党媒的使命为使命,突出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策划能力,精心谋划、提前部署,对选取素材细节精心独到,确保系列专题报道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同时还应顺应潮流,积极探索系列专题报道融合化报道的创新道路,实现版面与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专题报道系列报道日报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打了疫苗还感染,为何还要打疫苗
《检察机关铸战“疫”钢铁防线》专题报道之二 “四大检察”新局面是怎么做的?
《检察机关铸战“疫”钢铁防线》专题报道之一 “十连发”典型案例是怎么来的?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二 不平凡:从代表到委员都是“代言人”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一 不寻常:从时间到空间都创“新时代”
抗击新冠肺炎专题报道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