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图书出版:现状、问题与保障

2020-11-17吴培华

现代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书稿选题学术

◎ 吴培华

在传统出版领域,出版物按照类别一般可分为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大众出版主要指大众阅读的普及类图书,教育出版泛指教育领域的教材教辅及相关读物,专业出版指在某个专业领域读者对象特定、受众面比较窄、内容专门化的图书。学术出版正属于专业出版的范畴。

学术,顾名思义,是对学问的研究与总结。学术出版是对学问研究总结的复制与传播,它的作者一般是学者、学问家,因此学术出版有着比其他类别的出版更高的要求、更严的规范。学术出版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这是出版人的共识。

本文从出版人的视角,对目前学术出版的现状作回顾与分析,主要聚焦当下学术出版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和保障措施。

一、学术图书稿源现状

图书的质量、水准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由稿源决定的,虽说经过高水平的编辑整理加工,通过画龙点睛式的修改推敲,可以让书稿变得更规范、更严谨、更出彩,但如果书稿本身水准不高、质量低下、谬误百出,那编辑再努力也无法让书稿脱胎换骨。这就要求出版单位密切关注稿源,严把书稿质量关,这个问题在学术类图书的出版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出版界已经有一批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清华社、北大社、复旦社、人大社、南大社、华东师大社、广西师大社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学出版社,正崭露头角,成为学术出版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学术出版领域,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有不少地方不尽如人意,这首先表现在学术图书的稿源上。

1.稿源分析

对目前学术图书的选题来源进行分析,除了编辑长期跟踪关注、主动策划组织来的书稿外,其余大体上有这样几类:

一是应景书稿。比如职称类书,每年出版社都会遇到不少为评职称而出版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大学出版社,身处职称评审比较集中的环境,此类书稿更比比皆是。这类书稿一般由作者自付费用,而出版社考虑到生存环境,编辑顾及经济指标和出书任务,有时被迫降低把关标准,放任一些质量不高之作流向市场。这种印量只有几百册甚至几十册的学术图书出版后,绝大部分只能躺在出版社的库房里等待化浆处理。再比如应付结项或评估的书稿,此类也有不少属于应景之作,内容与项目是否紧密契合、是否具有实际价值、学术规范是否严谨等都是次要的,只要与项目搭上关系,就可以应付结项验收。这也使一些学术图书存在滥竽充数之嫌。

二是民营出版机构制造的书稿。随着出版改革的推进,我国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民营出版公司、工作室,它们对于推动我国出版业的改革、繁荣图书市场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一部分民营出版公司、工作室干的是“制造书稿”的勾当,剽窃抄袭、跟风模仿、改头换面、冒名顶替,这种“剪刀加浆糊”“制造”出的成果,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的图书市场上“华丽现身”,严重拉低了学术出版的品位。

三是引进翻译类书稿。学术图书中有相当数量是引进的。应该说,这类图书代表了国际学术界研究的最新成果,代表了某个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且经过了国外出版机构的把关和加工,学术质量比较有保证。但也无法否认,在这类图书中,同样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从对引进项目的审核论证,到项目谈判的恶性竞争,从对译者翻译水准的把握到学术出版规范的掌控,都会影响引进版学术图书的出版质量。特别是在翻译环节,有的译者精通外语却不懂专业,有的具有专业水准但翻译水平不高,更有一些翻译公司以流水线的方式翻译书稿,无法翻译出优秀作品。

2.问题与症结

学术图书的书稿在进入出版流程之前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学术出版领域里乱象产生的根源。

第一,学术图书的学术含量被稀释,水准不高,具有重大创新价值和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匮乏。在今天,以山川命名的学者名目繁多,科学研究项目各类招标层出不穷,浮躁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是不可能培育出科学之花的。清华大学有位著名教授曾说过:学者们在头衔项目林立中忙于申请、报批、竞争甚至抢夺,如何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追求真实、真知、真理的研究工作?又如何能够忠于自己的良知与本职?学术研究的是问题,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自然科学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第二,抄袭剽窃丑闻频出,污染了学术出版环境。浮躁的社会风气,腐败的社会现象,同样在学术研究领域里滋生、蔓延乃至泛滥。不当署名、冒名顶替、雇用枪手等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同样严重污染了学术风气。学术腐败带来的各种伪学术图书堂而皇之地被出版,不仅污染了学术研究风气,而且恶化了学术图书出版环境,同时误导读者、劣币驱逐良币,造成的恶劣影响与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3.优质书稿的可能来源

稿源决定着学术图书出版的价值与影响。作为出版方,探寻优秀的稿源是学术出版的第一步,而且是决定成败的一步。那么,出版社应该如何从源头上去寻找优秀的作者,去发现有价值的选题,去组织优秀的书稿呢?

第一,学者长期研究领域的成果。寻找好的学术图书选题,必须紧盯学者的学术研究领域。在提倡专业化的编辑与编辑的专业化的前提下,编辑应该对自己所熟悉的专业领域的学者的学术研究、科研项目予以关注,去观察、去选择、去跟踪,把符合本出版社学术图书板块的选题组织起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群。

第二,重要学术活动的成果。出版社的专业编辑应该持续关注自己所熟悉的专业领域,尤其是该专业领域里的重要学术活动。在一些有重要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活动、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的研讨会中,往往也能发现有价值的选题。

第三,引进国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通过版权引进,翻译出版有重要价值和影响的国外学者的科研成果,在保证翻译水准基础上出版,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那些处在学术前沿的最新科研成果,一般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少出版社为了丰富自己的某个图书板块,引领这个专业领域的潮流,取得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即便是在经济效益上无利可图,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列入自己的出版计划。

第四,国家各级各类重要科研项目。在目前的体制下,政府主导的科研项目占了极大的比重,经费的支持一般也很充足。这是出版社寻找学术出版选题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项目的规划,选准方向与对象,长期跟踪,是有可能挖掘出很好的选题的。此外,一些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都理应成为出版社关注的对象,成为学术出版规划中的重要板块。当然,发现、挖掘这类选题也是对出版人的学术视野与选择眼光的考验。

二、学术图书出版操作现状

1.操作方式

部分具有影响力与实力的出版社已对图书选题尤其是学术类图书选题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障选题质量与书稿质量,例如启用了学术图书选题的专门评价标准与论证机制,采用了书稿由多位专家审读把关的方式,建立了作者信息库等。但是,上述措施成本较大、周期较长,因而在学术图书的出版中,更常采用如下三种操作方式:

第一,资助出版,社内操作。学术图书出版大多采用资助出版的形式运作。所谓资助出版,就是选题在出版社通过以后,由于受众面窄、销量有限,由作者提供部分经费作为出版费用。出版社根据营销渠道与市场潜力做出分析判断,确定印制数量,同时出版社对市场的判断也会影响到作者资助的数额——如有一定销量,资助数额可以减少。出版后,出版社根据协议给作者提供成品书,其余就由出版社推向市场。这是目前在学术图书出版中比较通行的一种形式,除了出版费用由作者提供或部分提供外,其余全部流程由出版社把控,业内称之为“体内循环”。

第二,收取管理费,基本在社外操作。这种形式原则上也是由出版社通过选题论证申报的,但出版社只是根据通行的标准(不同出版社奉行的标准不同)收取管理费,然后基本由作者方进行审读编校。相对规范一些的出版社会在终审终校上参与一个轮次,以控制质量。至于由谁印制、印制多少、印刷费结算,出版方基本不参与意见。出版以后,出版社需要作者送回规定数量的样书,其余均由作者方处理。这种操作方式在业内被称为“体外循环”。

第三,买卖书号,管理基本失控。这种形式是目前出版界仍然存在的一种严重违规违法的出版形式。它是指出版社根据协议收取书号费,之后基本放任不管,选题论证、编辑把关、三审三校等环节都放任自流。作者或工作室获得书号后,自行主导出版流程,最后送给出版社规定数量的样书。这种现象在那些举步维艰、经营惨淡的出版社中仍时有发生。

2.问题与症结

上述三种操作方式,第一种在目前的出版环境中尚属正常,第二种尤其是第三种则存在着很多隐患。出版界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包括学术图书质量下滑,其根源大多在于此。

第一,质量低下,管理失控。出版社对利润的追求,一定程度上使其放松对选题的把控,导致内容上出现潜在的政治倾向问题;出版流程管理的失控,又导致编校质量、印制质量严重下滑;对于成品书,作者或工作室为了回收成本,没有底线地特价处理,扰乱了图书市场的秩序。

第二,库存积压,大量报废。一些学术图书由于质量低下,没有市场前景,即便出版社已经压缩了印制数量,仍会产生库存积压。有的作者甚至领取了所需样书后就不再过问,滞销图书一直躺在出版社的仓库,挤占了出版社的库存资源。这些图书大多到最后会被化成纸浆,造成极大的浪费。

第三,出版方监控不力,信誉严重受损。由于出版方管理失控,从内容问题到编校质量、印制质量,事故频出。出版社因为图书质量不合格,被通报、曝光、约谈,甚至遭到停业整顿乃至于摘牌撤销,出版业信誉严重受损。

第四,买卖书号导致出版社空壳化。买卖书号导致图书出现严重问题、出版社被处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书号买卖盛行,有相当一部分出版社以此为生,出版社管理能力、经营能力进一步弱化,空壳化现象越发严重,有极少数的出版社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3.优化措施

在目前的出版环境中,以上种种不规范的操作方式一时还难以根治,但出版管理部门正逐步实施出版质量与出版规模密切挂钩的措施。那些由有出版理想、懂出版规律的出版人领导的出版社,也正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出版氛围,正在探索建立健康的学术图书出版机制与路径。

第一,建立学术图书出版规范,严格把控出版质量。出版社应该建立学术图书出版规范,从严控书稿质量到严格把关流程,从严谨学术研究方法到规范学术图书体例,应做到全流程铺开;从作者的署名方式到主题词、内容提要、词语索引,从注释引文到参考文献,其规范不仅编辑应该掌握,而且应该做到“著译者须知”。

第二,建立作者资源库,关注优秀作者。一个经常有好书问世的出版社,一定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一个好编辑,其身边也一定活跃着一个优质的作者群体。真正的学术图书,靠编辑策划是策划不来的,因为真正的学术图书一定是作者“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所以编辑不仅要关注学者的最终研究成果,而且要关注他们学习研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作者队伍才可能是优秀的,而且是最具有忠诚度的。

第三,关注国际学术出版动态,积极引进有影响的学术著作的版权。编辑同时也应该关注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里关注前沿研究成果,关注国外学术出版的最新进展,对那些符合我国研究需要和出版条件的学术著作,要以最快的速度洽谈版权引进事宜。

三、学术图书出版健康发展的保障

我国出版业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跟风出版、教辅大战的混乱割据局面,经历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追求扩张、数量激增的规模发展阶段,目前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特别是随着出版改革的深化、出版理念的发展,一方面出版管理部门将质量与书号管理紧密挂钩,书号规模被主动、有序地压缩;另一方面出版社把对质量、精品的追求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尤其是把专业出版中的学术出版板块作为主要的功能板块之一,以整体规划、制度建设、队伍培养为主要保障,进一步夯实了学术出版的基础。

1.出版社的整体规划

第一,学术图书的出版规划与架构。不可否认,在精品图书中有相当比例的专业图书,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学术著作,成为精品建设中的亮点。大多数出版人在长期的出版实践探索中,逐步认清了出版理想就是为时代留下精品,为人民群众出版好书,大部分的出版社逐步意识到出版社的发展史就是追求精品、出版好书的历史。因此,在整体发展规划中,它们就把专业出版作为重要的发展板块,尤其是一批大学出版社。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就不仅在有关分社建立学术出版的产品群,还专门建立了学术出版中心,对学术出版进行长期而全面的规划,其入选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项目,大部分属于学术出版领域,经过最近两个五年计划,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价值的学术出版项目。

第二,学术图书质量评价标准化、制度化。学术图书的出版,首先必须保证质量,因此出版社必须建立学术图书出版的评估体系。出版社对作者学术水准的评估、学术编辑对学术著作出版价值的评估都必须制度化。有条件的出版社应该聘请在某些领域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组建学术出版委员会,研讨评判重点出版项目的学术水准,对其学术规范与出版价值进行论证评审,对于质量不高、水准平庸、缺乏出版价值的书稿坚决退稿。

第三,作者、编辑的队伍建设也必须有规划。建立优秀作者资源库,既要密切关注已经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更要关注正开始显示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学者,以及那些极具潜力、正在成长中的优秀年轻人才。编辑队伍建设的规划也应该列入出版社的发展规划,除了加强本出版社内编辑队伍的建设外,有条件的出版社还可以建立社外学术编辑队伍,将那些极具活力、感觉灵敏又有着广泛人脉关系的学者发展成社外学术编辑,这对于拓宽学术出版的领域、发掘优秀的学术图书稿源、发现优秀的作者,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2.出版社的制度保障

学术出版要想走得远、取得优秀的成果,出版社就必须在加强学术图书出版平台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具有前瞻性的制度和适合实际操作的机制。大学出版社应该以优势学科为主,以重大出版项目为抓手,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家级出版奖项为努力方向,不仅要建立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学术图书出版平台,而且必须建立起跟踪和研究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动态机制,同时针对学术图书出版的特点,制定编辑人员的考核办法,制定专门的质量保障办法,加大对学术图书“引进来”“走出去”的投入。

有条件的出版社可以在学术图书出版方面加强引导与政策鼓励,如在校内外主动设立学术出版基金,征集优秀书稿,把优秀的科研项目纳入自己的出版规划之中。建立切合本社实际的学术图书出版鼓励政策,在经济效益、编辑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予以倾斜;建立行之有效的书稿质量审查机制和内外结合的评审制度,实行学者盲审、社内匿名打分、选题分类分级制度;建立明确的编辑专业分工制度,设立跨学科出版的限制,配备合适的编辑力量,从制度上保障学术图书的出版质量。

3.编辑的理念与素养

对于出版而言,一部书稿的质量如何,在客观上首先取决于作者,作者是书稿质量的源头;一部正式出版的图书,其价值、质量如何,在主观上首先取决于编辑,编辑是图书质量与价值的第一把关人。因为书稿不符合出版要求,编辑可以退稿;书稿存在质量问题,编辑可以提出修改建议;书稿存在某些瑕疵,编辑可以通过精益求精的加工予以弥补。因此,编辑的出版理念与业务修养在图书出版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编辑必须具有精品出版的理念与追求。好选题需要编辑去发掘,好作者需要编辑去发现,好书稿需要编辑去精雕细刻,这就决定了编辑自身必须具有正确的出版理念和出版追求。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出版“比自己生命长寿的书”,应该成为编辑的毕生追求。有了这样的出版理想,编辑才能树立对于时代、对于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静下心来去发现具有学术水准的作者,挖掘具有重大出版价值的选题,才能沉下心来精益求精地去打磨书稿。

其次,在编辑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强调专业化。传统出版经历了由无序竞争到反思回归的过程,今天,走专业化道路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出版社的发展路径。强调专业化反映出编辑职能的回归。编辑职能就是“选择”,选择好的主题、选择合适的作者、选择好的表现形式、选择合适的读者对象。尤其在融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核心更加突出“选择”,使那些在海量信息中被选择出来的信息成为有用的知识。曾有人下过定论,在互联网时代,“选择”与否,几乎成了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最显著的区别之一。要做到正确选择,需要以编辑的专业化能力为前提,出版界所提倡的特色、创新、品牌、精品,其实都来自于对专业化的敬畏和坚持。在互联网时代,专业的事只有让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去做。

最后,必须强调编辑的理论素养与学术信仰。真正的学术研究是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是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主导学术出版的编辑需要与主导学术研究的学者打交道,没有与作者在专业上的互动,就没有“打磨”书稿一说。因此,编辑尤其是学术出版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准,这样“打磨”才可能实现互动,这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我们的编辑应该具有学术信仰,对学术怀有敬畏之心,在出版实践中,时刻不忘提升学术素养,提高对学术问题的思辨能力,才能对学术研究问题有自己的评判意见,才能对学术书稿进行精雕细刻。同时,这也是一个专业编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

当然,对于学术出版现状的改变,除了作者、出版者外,社会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充斥着浮躁风气的社会环境中,要出版一大批优秀的学术精品,也是不可能的。《哈佛出版史》中提到1972年2月L.H.巴特菲尔德致博克校长的信:“出版最高品质的学术图书实在昂贵,这在如今的时代会带来亏损。但是如果首先让财务人员来判断一家学术出版社成功与否,那么它很快就不再是学术出版社了。”不过,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不是出版人所能左右的了,也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猜你喜欢

书稿选题学术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新年刊
期刊与当代学术研讨会暨《长江学术》发展论坛掠影
选题有误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