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闻业
2020-11-17
一、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
(一)人工智能带给新闻业巨大机遇
拓宽信息渠道。近几年,机器写作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在证券交易、体育赛事、地震信息等方面,机构网站提供信息借口,机器可迅速抓取而后生成并推送新闻。2018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媒体大脑”只耗时5秒,便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两会舆情热词,生产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MGC视频新闻——《2018两会舆情热点》,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条视频新闻着眼于网民关心的两会议题,从受众的“注意点”来寻求新闻信息的价值点,拓展了新闻的价值点,使得报道更加精准。
新闻呈现方式互动化。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结合VR/AR/MR和大数据技术推出“沉浸式新闻”,使阅读者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对新闻真实的体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会上,央视、新华社等媒体采用了“VR+5G+8K”多机位直播,观众可以自主选择观看视角,360度感受阅兵盛典的震撼场面。同时,全程语音解说,能够快速带入,提升用户参与感、体验感和满足感。
提高新闻生产效率。人工智能参与新闻生产环节中一些繁琐的初级任务,可以将记者“解放”出来,投入更为复杂的、更有深度的报道中去。例如自然灾害、体育、财经、科技等动态消息,智能机器人可以做到快速精确地生成、及时迅捷地发布,而且差错率要远远低于人工。浙江省媒体在2019台风“利奇马”报道中利用新华智云的突发识别机器人采集、抓取相关镜头画面,帮助记者、编辑在短时间内处理了大量信息,节省了人力物力。
(二)人工智能带给新闻业多种挑战
新闻工作者的岗位退场危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新闻工作者,且一定时期内无法取代人的位置,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新闻工作者确实产生岗位被替代的危机感。初级工作的被取代意味着新闻工作者需要在高级工作上投入更多,其能动性和新闻专业素养就显得无比重要。
把关权利转移致使新闻价值湮灭。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行业内部存在着严格的把关制度,新闻工作者的把关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突出。随着算法机制的应用,平台取代大众媒体成为新的把关者,这导致了新闻把关权的滞后。根据个性偏向和用户喜好作为依据的技术把关会造成信息茧房下个人对新闻价值感知的退化。因此,未来的传播需要在谋求更精准的个性化推送的同时,要优化公共性信息服务,平衡好个性化传播与公共性传播、个性满足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受众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让步。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着隐私泄露的伦理问题,其技术发展需要以海量个人信息数据作为支撑。未来媒介发展趋势中,尤其需要依靠数据挖掘,需要对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描绘,对用户行为进行详尽分析,这样用户的隐私就难免存在泄露风险。只有合理管控这种风险,从伦理层面对人工智能应用加以正确引导,才可以将隐私泄露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的发展前景
(一)融合发展,媒体加速智能化进程
打造智能媒体矩阵,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平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和反馈中,全面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这为新闻行业探索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指明了方向。2019年,“媒体+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委员会在国家网信办等多部委联合指导下成立,探索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深度融合。
(二)形态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
5G时代已经到来,5G技术与人工智能将促进视频新闻的快速发展,新闻的表现方式将进一步创新,如已有主流媒体开始尝试的“VLOG+新闻”的新形式。另外,主流媒体已经迅速开始实践应用5G,探索媒体融合的新方向。2019年11月20日,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上线,它主要应用5G+4K/8K+AI等新技术。
三、结语
目前,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依然是知识化和程序化的新闻生产。但是随着技术的更新与迭代,深入融合发展的趋势是毋容置疑的。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趋利避害,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维度,在牢记“内容为王”的同时,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创新新闻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实现高质量的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