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2020-11-17杨奕
文_杨奕
所谓创造教育,即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课堂是否有生命、有创新、有个性。一堂好课不是在于教给学生很多知识,而是在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科学家对人类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大脑的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任何复杂的知识,都需经教育者直观地呈现、讲解,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才能被学生吸收。机械讲解、背诵、做题所调动的主要是大脑左半球,如果知识直接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缺乏形象性、深刻性,难于理解,效果将不尽如人意。而情境教学法恰恰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思维。情境教学法致力于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情境,从而帮助其理解抽象的知识,形成自我感性认识。这种先感受后理解,或者边感受边理解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大脑的内部潜能,活跃了创新思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教师一生致力于“情境教育”,其理念与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以“疑”致“奇”,激发创新动机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伟大的发现背后都隐藏着一颗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牛顿因好奇“苹果为什么往下掉”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好奇心可以促使学生沉下心来观察,提出大胆的猜想,主动参与思考与探究。好奇心不会必然诞生发现者,但由此引发的积极探索行为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
我所任教的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都非常缺乏生活经验。语文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他们所不能理解的词汇与表达。例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出现了“自由自在”一词,初读课文时,就有学生提出不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字典上解释为“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但我并没有采用字典上的解释,而是先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们,瞧瞧这幅图片,蝈蝈们在干什么呀?再看看它们的表情,你觉得它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呢?你在哪些时候也会有像蝈蝈一样的心情呢?”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的注意力从冥想词语的意思转移到观察这幅色彩明亮的图片上来。颜色、图片对孩子来说有着更强的吸引力,观察图片可谓毫不费力。加上教师的提问层层推进,学生很容易在教师的引领下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巧妙地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也很符合低段孩子的认知水平,他们会说出许许多多“自由自在”的场景:捉迷藏时、看电视时、操场玩耍时、旅游时……学生抢着说,一个个眼睛里都闪着快乐的光芒。我们一起大声念着“自由自在”这个词,更有几个孩子自告奋勇要表演自由自在的样子,模样俏皮可爱,很好地诠释了“自由”的特点。我确信这比直接告诉他们字典上的解释有趣多了。
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每一篇课文都有不止一个这样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捕捉,在恰当的情境、恰当的环节,质恰当的“疑”,这实际上相当于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因为感兴趣,他们喜欢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因为好奇,他们做出个性的猜测;因为想探个究竟,他们开动脑筋,寻求答案。学生享受大脑快速运转的课堂,在这一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探索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以“动”引“究”,活跃创新思维
学生习得知识,一方面依靠教师的传授,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现有材料主动获取。传统课堂受工具、资料的局限,大多只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现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资料查阅快捷方便。教师开始设置“动”境,给予学生自我探索新知的机会,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
江南的孩子冬天几乎不会看到冰花,当然也就不知道冰花为何物。因此在教学《冰花》一课时,我暂且先不忙着讲课,而是让学生去了解冰花,了解冰花是如何形成的。当天放学前,我把这项任务布置下去:通过询问长辈或查阅书籍、网络的方法了解冰花是如何形成的,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当时我心里没有底,因为这涉及物理学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即使找到了答案,理解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第二天,我检查孩子们的完成情况,他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显示出胸有成竹的样子。我看到他们的课桌上大多都放了一张纸,想必是爸爸妈妈为他们打印出来的。能做到靠父母协助完成任务已经很不错了,那他们能否说出来呢?我喊了一位男生,男生没有看纸,很自信地站起来说:“我爸爸说,是房间里的热空气碰到很冷的玻璃,然后结冰了,像花的形状。”我欣赏孩子的语言,又喊起一位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女生,她说:“我问爸爸妈妈,他们不知道,我让他们上网查,爸爸查到了,说冰花就是冷空气和热空气‘撞’了一下后形成的,不过,基本只有北方才有,我们这边冬天不是特别冷,很难见到。”她居然能说出冰花的分布地域,出人意料。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我同样布置任务下去:除了大雁、青蛙、松鼠,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要冬眠呢?它们又是如何冬眠的?第二天学生反馈的回答同样是精彩万分。
设置“动”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去做,能调动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经过主动探索,产生新的认知。这样做不仅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还会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受到启发,解决原有的困惑。
以“赛”制“乐”,鼓励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成功的体验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追逐成就的平台,可以在情境下引导学生进行比赛,鼓励大胆发言,勇于创新,在思维的碰撞与语言的角逐中形成一股奋勇向上的状态。
在《乌鸦喝水》一文中,小乌鸦观察了周围的环境,发现原来用小石子就可以喝到水。乌鸦很聪明,但这是否就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呢?这是一道很好的思维发散题,我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先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再进行“金点子”比赛,每组依次派一位代表亮出自己的观点,如若所提建议具有可行性、新颖性,则加一分。随着分数的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也愈发高涨,他们在追求合理性的同时向创新迈进,提出许多想法:将叶子作为吸管吸水,去附近找动物小朋友借小碗,用细长的海绵吸水,等等。
教师提问后,十个学生可能会给出十个想法,而当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时,十个学生或许能给出二十种回答,尽管某些想法比较古怪,但这必定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有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形式、别具一格的想象力,一定要马上大力表扬,这样,学生从比赛中获得的成就感便会鼓舞其继续保持创造热情,创新的种子也会在心坎上萌生嫩芽。
总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自身需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其次,在实践中应善于摸索方法,寻找最适宜的策略。本文主要从情境设置角度入手,结合案例简要谈了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想法。我们的做法尽管千差万别,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教师应是他们创新之花的守护者,相信在民主平等的教育土壤下、教师的精心呵护滋润下,每个孩子都能开出最动人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