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以昆山市花桥集善中学为例
2020-11-17张培培
文_张培培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辖区内的花桥集善中学是一所公立中学,新市民子女占据较大比例。因此,对新市民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新市民子女相关概念界定
根据《昆山市新市民子女公办学校积分入学办法(修订)》的相关规定可知,昆山市新市民子女是指夫妻(含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双方中至少一方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昆山籍人员符合入学年龄的子女:一是当年度报名截止日前持有本市住宅类房产证;二是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合法稳定职业;三是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合法稳定住所。按照相关学者的论述,现在的新市民群体包括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管理人员等,并且在昆山工作或学习一年以上的人员。由于昆山有许多台商企业,这些新市民同样也包括台湾同胞。而新市民子女则是指伴随这一群体而来或者在本地出生的以上群体的子女。
新市民子女教育现状
第一,学校教育资源配比仍有待提高。近年来,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昆山,花桥镇新规划建设了两所中学,即花桥集善中学和正在规划中的徐公桥中学。花桥集善中学政府投入了许多资金,为新市民子女的教育提供了较大的物质支持,但是在师资的配比上仍然存在一些缺口。
第二,家庭教育的良好引导相对缺失。家庭教育是良好教育的开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是在对花桥集善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近一年的观察中发现,家庭教育的良好引导相对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首先,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重视。在花桥集善中学2018 级新生中,部分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对教育不重视。以初一某班的小A 同学为例,小A 父母在花桥镇菜场经营一家小吃摊,放学回家的小A 只能在熙熙攘攘的闹市里完成作业,然后帮助父母打理生意。其次,部分父母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照看。笔者在班级做了一项调查,全班51 个同学中,父母中至少一方在昆山以外的地方上班的有35 个;父母双方都在昆山以外的地方上班的有15 个。与父母一个星期以上才能见一次面的有8 个;与父母其中一方一个月以上才能见一面的有4 个。从开学到调查时的半年中能够认真检查孩子作业并签字的父母仅有8 位。由于父母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的良好引导无法形成,与此同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这一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再次,部分父母教育理念相对滞后。部分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合理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方式存在偏差。最后,未成年人自身主体性不够。未成年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但是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其主体性的发挥。他们的流动性比较大,学习基础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较大问题。
新市民子女教育路径
第一,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为了更好地推动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政府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缩小师资配备比例。就乡镇中学的教师而言,要促进区域间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动。社区等可以通过积极的教育宣传和环境打造推动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相应的立法和监督工作,确保新市民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第二,德育引领学生成长,助力学生飞翔。首先,教学与德育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做好课堂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密不可分。同时,学校教育也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比如花桥集善中学在班级实行的“爱心早餐当铺”(没有吃早餐的同学可以凭信用免费领取一份早餐,在一定时间内还回即可),就很好地增加了学生的归属感,间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注重学生心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新市民子女在家庭中可以获得的温暖和心理慰藉较少,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邀请校外心理专家开展讲座等都是不错的教育方法。
第三,构建至善校园,做好环境育人。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花桥集善中学借助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如评选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美德少年、阳光少年等,使学生明白努力的意义;举行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展志愿活动、走进社区活动,让学生明白亲近社会的重要性等。
第四,家庭发挥教育合力,搭建成长桥梁。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首先,要提高新市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要想解决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提高新市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学校、社区、社会等多方渠道给予新市民正向和负向的引导,促进新市民观念的改变,才能有相应的行动产生。其次,提升新市民教育理念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开设家长论坛,就父母面临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家长与教师合力解决;利用班会等在校时间,邀请学生家长给学生和其他父母上一节课,家长教育家长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加强新市民与子女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利于教育效果的实现,学校和班级举行的多样亲子互动十分必要。花桥集善中学通过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亲子环保手工制作、给父母的一封信、家长课堂等方式,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也能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合力。
总之,对于新市民子女的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