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疫情之下广电新媒体提升报道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2020-11-17

记者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讯息广电影响力

一、提升公信力,提高权威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居家隔离,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受众观看讯息的时间有所增加。广电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广告创收方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改变都相应地给传统媒体的经营环境带来了变化。广电新媒体作为权威信息发布的主要媒体,党媒属性具有自媒体不具备的工作开展优势,让传统媒体的公信力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广电新媒体要抓住利用广电新媒体平台,抓住全新的机遇,提升广电媒体形象,践行媒体担当,提升媒体的公信力,赢得社会的关注,提升影响力。

突发性新闻事件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其本身就存在重大的新闻价值。因此,广电新媒体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突出实效性的同时力争原创和首发,积极报道政府各部门的工作部署,准确反映和传达政府的各项决定,争取把权威的信息,真实的信息,一手的信息依托权威的专业优势,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

各大广电新媒体要借鉴传统纸媒新媒体纷纷开展大型公益助力活动的经验,提升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比如,随着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流媒体为了帮助各行各业及时复工复产纷纷推出公益行动,桂林日报免费向文旅及零售放送百万元广告资源,南方+客户端推出1.8亿元客户端刊例资源定向支持4S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和广东百强餐饮企业,中国青年报社启动了“防疫抗疫 暖春行动”公益计划等,这些公益活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同时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广电新媒体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服务市场经济,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

二、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

在抗疫期间,央视在新闻频道每日循环报道疫情,各大广电新媒体紧随主流媒体的报道步伐,纷纷推出疫情报道的特别节目,新媒体利用全天候,定时推送,滚动播出,增加时长等方式为舆论造势。广电新媒体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公众及时传达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况,深入抗疫一线记录最真实的抗疫故事,鼓舞了人心,增加了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抗疫工作的开展营造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舆论环境。

疫情期间,互联网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作为传统媒体的广电新媒体平台,要对新闻内容严格把关,用真实准确的权威报道内容击碎谣言,及时地平息安抚受众的情绪,防止矛盾激化,舆论导向的错误,利用广电新媒体平台接地气的特点,传播社会正能量,保持冷静、理智的思考,化解疫情危机。

广电新媒体在疫情期间,通过动员社会捐款,安抚受众情绪,培养受众接受讯息习惯等方面积极跟受众互动,让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受众黏度

在疫情报道期间,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宣传片、纪录片、新闻专题、医疗节目直接的传播疫情防控的讯息,为了适应年轻受众的接听习惯和个性特点,广电新媒体还要利用视频资源优势,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等社交平台,精心选材,编辑文案,对视频进行二次创作,用轻松,幽默的短视频报道形式,投放到新媒体平台,比如,厦门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广电视频资源优势,制作的科普类短视频《闲着没事干可能想太多。医生建议:适当调整放松自己》,《滴滴在厦门组建“医护保障车队”》,短视频总播放量近千万,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扩大了广电新媒体报道的影响力。

广电新媒体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增加受众的数量,还要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打造文化旅游、空中课堂、家庭影院、娱乐休闲等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讯息平台,扩充内容量,提升服务水平。比如:央视影音就利用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科教综艺、体育运动、心理疏导等多样化的讯息服务内容,策划“客厅舞战役2020一起赢”客厅舞挑战活动,通过跟受众的互动,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结语

广电新媒体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在整合媒体资源、创新报道形式、引导社会舆论、践行媒体的责任与担当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尝试,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要以内容为先,以质量为本,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制作高质量的疫情防控的新闻,让新媒体产品在多平台发布,提升影响力。

猜你喜欢

讯息广电影响力
论慈善组织的影响力投资及其立法完善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太极拳,风縻世界的影响力
讯息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My Hobby
走出讯息的囚笼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广电新媒体发展需要“融合”什么样的人才
广电业态变革的三大关系重构
广电媒体跨界经营的三种模式